張毅
摘要:“有絲分裂”是高中生物課程中較為復雜并且有一定難度的學習內容。因此,老師在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當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成績。任何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是需要一定的過程的,對于本次話題——高中生物中的“有絲分裂”,這只是眾多知識中的一部分。理論的教、習固然重要,掌握了適合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本文采用了“教、學、做”和諧統一的方式,以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教、學、做”;有絲分裂
“教、學、做”,是以“做”為核心的一種教育方法。在三者和諧統一的表現形式上可體現出教師應以“做”為目的而進行“教”的行為,和學生要以“做”為目的而進行“學”的行為。教師和學生的“做”應當是一致的。當“教、學、做”達到和諧統一的時候就實現了兩位主體(教師和學生)的目的了。
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的“有絲分裂”,對于本階段認知水平的學生來說,相對會有一定的難度,那么為什么利用“教、學、做”和諧統一的方法較好,以及如何利用此方法弄懂“有絲分裂”,這就是我們接下來將要討論的問題。
1 “有絲分裂”教學與學習中的問題
在日常的“有絲分裂”教學中,作為重點、難點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感到很抽象,難以理解,所以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來,很容易打消學生的積極性。總結來看,主要有以下的幾個問題:
1.1 教學方式上的問題
由于任課老師過于僵化的教授學生課本知識,照本宣科,導致內容層次不清、重難點不突出,學生思維混亂、條理紊亂。另外,本身,“有絲分裂”就是相對較難的知識點,但是,教師在備課中沒有新意,課堂一片沉寂,只有老師在講臺上說教,學生是沒有任何學習積極性的。這就是在“教”的過程中,沒有以“做”為目的,教學方式有誤;
1.2 學生學習中的問題
學生對于苦澀難懂的知識點會減少學習的積極性。本身,在高中階段就屬于“灌輸式”教學,為的就是高考能考出好成績即可。可能就會出現學生厭煩學習重難點的知識的現象。這就是在老師“教”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到學生之后的“做”,以至于在“學”的階段出現了問題;
1.3 理論與實踐不協調
當教學中出現了問題,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出現相應的問題,那么不充足的理論知識是難以實現實踐出完美的效果的。所以當“教、學、做”出現了不和諧現象,那么就會問題百出。
另外,在日常的“有絲分裂”教學中,還存在一些細節問題,或是不太突出的問題,根據下面所說的“教、學、做”和諧統一的課例分析這些問題就會不攻自破,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習成績。
2 “有絲分裂”教學與學習中如何實現“教、學、做”和諧統一
常言道:“方法總會比困難多”。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教學理念——“教、學、做”和諧統一的方法是相對行之有效的,總體來講,此方法必然是包含兩個環節。第一是:教師的教學內容首先要讓學生學懂、弄清;第二就是:學生在課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要懂得應用于實驗實踐中。那么就要涉及到以下三點:
2.1 教學內容針對性強、實用性強
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備課。一個好的亮點出現在課堂上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形式可以花樣百出,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課堂氛圍。
最重要的還是在于要給學生一個清晰地調理、完整的框架。將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講述內容能使學生接受并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操作性;
2.2 教師與學生和諧互動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渲染出來后,教師就要注意要隨著保持和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因為一開始的備課只是處在老師自己的方面來說,等到具體課堂中可能會有一些差錯。比如說:一些老師認為的難點或許在學生這里不是難點,一些較為簡單的內容,可能在學生那里就不好理解,這都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所以在課堂上一定要和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教師心里清楚學生哪里學的比較好,哪里還需要深入講解,或者采用習題的形式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
2.3 實現理論到實踐的過程轉移
“教”與“學”達成一致后,教師完成了第一環節的“教”,以及學習的過程。接下來就是第二環節:學生就要試著將學會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上。可能在此時,需要老師做一定的指導,因為純粹的理論知識可能學生在應用起來較有難度,因此教師的講解是很有必要的。
以研究洋蔥的根尖分生組織為例,在實驗中引導學生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并且分清“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具體步驟:去洋蔥的根尖部分,先用藥物做一個預處理,用卡諾氏固定液做固定,解離后用染色液染色并做壓片,之后用顯微鏡觀察染色情況。事后要永久封片以便示范。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誘導學生在觀察染色情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再次回理論,充實理論知識,再次指導實踐。這就形成了一個:“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作用于理論、理論再次指導實踐”的辯證統一關系。
3 結語
“教、學、做”和諧統一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而且還能在學習中尋找樂趣、發現問題,得出自己的理論成果,進而也會讓學生有一定的自豪感。學生的學習情況是需要老師時刻考慮的,以上就是本人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所總結出的一些個人成果,以供業界人士參考,如有不當之處,還望不吝賜教,讓我們共同為學科的發展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時也能為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開辟一條陽光大道!
參考文獻:
[1] 徐君.“教、學、做”和諧統一——“有絲分裂”課例分析[J].中學生物教學,2015(07).
[2] 曾良,馬元方,謝峰,等.“以發展為中心,教、學、做統一”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2(08).
(作者單位:四川省南江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