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喆 謝苑苑
摘 要:文章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為基礎,探討中美口腔保健差異。研究通過了解中美口腔保健現狀,探究引起中美兩國口腔保健差異的社會文化因素。此外,文章探索改善我國口腔健康現狀的方法,以期為中國口腔保健的發展提供新方向。
關鍵詞:口腔保健;文化維度理論;中美差異
日前,我國口腔健康問題嚴重,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報告顯示我國國民牙周健康和口腔衛生狀況較差。與此同時,美國的口腔健康水平明顯高于我國,尤其是在慢性牙周疾病方面,其患病率遠遠低于我國。口腔保健意識與口腔健康情況有著極大的關系,通過良好的口腔護理能夠切實地改善口腔衛生。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國民口腔保健意識也有所提升,但相比較美國來說,我國國民口腔保健情況不容樂觀。社會文化對于國民口腔保健意識的建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本研究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探究中美口腔保健差異及其社會文化因素。研究中涉及的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與醫學領域結合的相關研究并不多,但曾有研究明確社會文化體系與健康之間的關系。除此之外,也有運用跨文化理論研究老年癡呆的先例。這些都對本次研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一、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
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是用來衡量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一個框架,并將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歸納為六個基本的文化價值觀維度:權力距離、不確定性規避、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男性主義與女性主義、長期取向與短期取向、自我放縱與約束。
(一)權力距離
權力距離是指在某一社會中地位較低的人如何去理解權力,并面對其所帶來的在社會或組織中的不平等分配。不同的國家對權力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例如,美國人并不是特別看重權力差距,員工與管理者之間更平等。而在中國,國民對權力注重,地位象征更為重要,權力也更具有約束力。
(二)確定性規避
不確定性規避指一個社會受到不確定的事件和非常規的環境威脅時是否通過正式的渠道來避免和控制不確定性。回避程度較高的美國社會對生活中固有的不確定性較為敏感。因此,面對這些威脅,國民總是試圖加以防止,具有較高程度的緊迫感和上進心;回避程度低的中國社會較容易地接受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能夠接受更多的意見,因而適應性也更強。
(三)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
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指某一社會總體是關注個人的利益還是關注集體的利益。個體主義傾向的美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松散的,人們傾向于關心自己及小家庭,強調個人自由以及個人的成就;而具有集體主義傾向的中國,則注重族群內關系,對集體有一種感情依賴。牢固的族群關系提供持續的保護,但個人對族群必須絕對忠誠。
(四)男性主義與女性主義
男性主義與女性主義指某一社會代表男性的品質多,還是代表女性的品質多,以及對男性和女性職能的界定。中國和美國都是男性化較強的國家,居于統治地位的往往是武斷而好勝的男性主義人格,優先選擇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娛樂和休閑的重要性相對較低。
(五)長期取向和短期取向
長期取向和短期取向指某一文化中的成員對延遲其物質、情感、社會需求的滿足所能接受的程度。中國傾向長期取向,更注重節約與堅定,為了取得重大成就而堅持不懈。而美國則是擅長建立、遵守規則制度,但很少有節約意識及儲蓄習慣,專注于短期目標而非長遠利益。
(六)自身放縱與約束
自身放縱與約束是某一社會對人基本需求與享受生活享樂欲望的允許程度。在中國,國民傾向于自我約束,習慣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不看重休閑娛樂,并以限制欲望的滿足而達到建立自己優勢條件的目的;而美國則為放縱型社會,人們趨向于釋放他們原始的本能和欲望,享受生活而不是自我克制,擁有樂觀的態度和更感性的消費方式。
二、中美口腔保健
(一)中美口腔保健差異
(1)口腔保健意識差異
我國居民受“牙疼不是病”的老觀念影響較深,因口腔問題就醫的比例非常低,與其高需求量不成正比,尤其是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狀況相對更差。而美國國民的口腔保健意識從小就開始建立,牙齒的美觀性影響著他們的自信程度,因此其口腔保健意識較強烈。
(2)口腔保健習慣差異
雖然我國古籍中已有記載多種口腔保健方法,如扣齒、揩齒、攪海、鼓漱等。然而,如今口腔衛生條件大大提高,口腔疾病的發生率卻有增無減。我國國民口腔清潔習慣大多為早起刷牙、晚上睡前刷牙;而美國人除此之外更有飯后清潔口腔的習慣。
(3)口腔醫療保險差異
美國醫療保險包含牙齒的常規保護和治療,是促進美國人重視口腔保健及其美觀性的重要因素,口腔保健意識也密切影響著其投保行為。在美國,專業牙科保險制度極為完善,它并不與普通醫療保險合并。美國口腔醫療保險公司采取基本的牙齒檢查、定期潔牙、患者教育等服務措施,減少投保者發生牙科疾病的風險,從而達到盈利的目的。類似的牙科保健公司發展迅速,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并促使投保人采取預防措施,降低口腔疾病基本的發生率,這一現象迅速促進了國民形成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識,做好自我保健預防措施,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此外,兒童口腔保險的投入多少反映了家長是否具備良好的口腔保健知識。家長的口腔保健知識和意識對下一代的口腔健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這也是美國口腔健康狀況總體較好的原因之一。據另一研究表明,口腔疾病就診率與投保率有密切聯系,并且這間接導致了中美兒童口腔患病率的差異。反觀中國卻沒有建立良好的口腔醫療保險制度,且在普通醫保體系中,可報銷的口腔醫療項目也較少。看病貴看病難,是影響我國國民口腔保健的主要問題。
(二)文化維度理論下口腔保健差異的成因
(1)大體為先和生命至上
中國以集體主義為先,國民傾向于關注大家庭,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時往往會選擇集體利益而放棄個人利益。由于工作日要完成工作任務,大多患者遇到口腔問題時會選擇在休息日就診,這就導致了周末醫院業務繁忙,就診環境不容樂觀,患者難以得到高質量的指導。在美國則相反,首先他們認為口腔健康對于其自身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對自身口腔健康關注度較高,因而就診率高,且在日常保健中也會定時去醫院或診所檢查或復查口腔健康情況。
(2)以靜制動和及時防衛
中國社會的不確定性規避更低,適應程度更強。在口腔健康出現在可承受范圍內的疾病時,國民對其的包容程度更高。因此,在疾病初發時期的就診率較低,平時對于口腔保健也較少重視。預防措施的不足、保健意識的缺乏,導致大多患者在病程較嚴重的時候才會選擇就醫。相對而言,美國不確定性避免程度高,無論是在平時的口腔保健中,還是在口腔問題剛發生時就能及時就醫,使得其口腔問題在未發生時就被很好地預防或在疾病初期就能得到良好的解決。
(3)授受于人和醫患平等
中國是一個權力距離較大的國家,上下級關系趨向兩極化。這不光是在組織中有所體現,在醫患關系中也有非常明顯的體現。醫生在醫患關系中往往處于權力地位較高的位置,而患者則相反。在這種關系中,醫患往往處于輸出與接收的兩端,往往也導致了患者害怕去醫院,害怕就醫的現象;而美國的權力距離小,無論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或是醫患之間,都處于較為平等的位置。因此,雙方的直接參與度更高,無論是交換信息還是提供建議都極為方便。患者可以直接了解自己的疾病情況并對其有更清楚的認識,醫生也有機會為病人建立更好的口腔保健意識,進而達到及時預防、及時診治的目的。
三、對中國口腔保健的啟示
(一)強調健康優先,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以人為本,守護健康首要目標。積極引導國民在面對私人健康問題與工作事業時,應該處理好其間的關系,懂得取舍,而不是一味地盲目投身于工作。因此建立良好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識是最先應該做到的。只有提高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才能夠真正做到及時就醫。
(二)重視疾病初期表現,提高就診率
疾病初始時的治療效果往往是最佳的。相對于重癥患者來說,輕度時期發現并接受治療的患者預后較好。因此,應該加強健康教育,普及口腔疾病知識,讓更多的國民能夠在疾病發生初期就有效判斷其癥狀,做到及時就醫、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三)緩解醫患關系,建立良好的醫療體制
在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今天,作為患者或醫生應該更加互相體諒,避免激化矛盾。其次是嘗試淡化醫患之間的等級關系,讓兩者以平等的地位去溝通。只有加強溝通才能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情況,也能夠加深醫生對患者生活習慣的了解。與此同時,平等溝通還有利于口腔保健知識的宣教,只有做到真正提高口腔保健意識,才能夠改善國民口腔健康問題。與此同時,國家應積極完善口腔醫療制度,大力推動口腔健康保險服務行業的開發,這樣不僅能夠保障國民利益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口腔醫療行業的壓力。
四、結語
國民口腔保健現狀與社會文化因素切實相關。中美兩國文化維度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其口腔保健意識和現有醫療體系也有所不同。本研究通過了解中美兩國文化維度的差異,探究影響中美兩國口腔保健的社會文化因素,并探索改善國民口腔保健現狀的方式。這對改善我國的口腔保健現狀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為口腔保健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娜.通過口腔護理改善口腔衛生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49):64.
[2] Mansyur,C.L.et al.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Health Inequalities:A Cross-sectional,Multilevel Examination of 52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2009,39(02):301-309.
[3] Calia,et al.Cross-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Dementia: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global health,2019,9(01):1-11.
[4] Hofstede,G.Cultures Con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
[5] 張靖,廖菁,萬紹平,等.四川省居民口腔健康和知識行為現狀調查[J].重慶醫學,2018,47(19):2594-2597.
[6] 伍精云,趙瑞安.中醫口腔保健的源流及其現代應用價值[J].陜西中醫學院報,1993,16(01):4-5.
[7] 李剛.美國牙科保險制度和口腔衛生服務[J].環球保險,2005(10):48,62-63.
[8] 翟星,王萌,周學東等.美國牙科保險的歷史、現狀及啟示[J].上海保險,2013(12):55-58.
[9] Glenn,F. et al. The Health and Health-care Impact of Providing Insurance Coverage to Uninsured Children: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BMC Public Health, 2017(17):1-14.
[10] Zhou, N. et al. Oral Health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Special Healthcare Needs[J].Oral Diseases,2019,25(04):1121-1128.
作者簡介:石喆(1998- ),女,漢族,浙江紹興人,浙江中醫藥大學口腔醫學專業。
*通訊作者:謝苑苑(1982- ),女,漢族,浙江杭州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中醫跨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