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小杰
【摘 要】素描教學是高中美術專業教學的中心環節。它的任務是通過嚴格、科學、系統的訓練,培養學生扎實、深入、創造性地掌握造型能力。
【關鍵詞】高中美術;素描教學
全面掌握素描的方法是學生從事社會一般美術工作、升入高等藝術院校深造必須打好的專業基礎。現根據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就高中素描基礎教學作一些粗淺的分析:
一、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很重要
素描是所有繪畫的基礎,也是學生啟蒙的關鍵。當前,我國美術院校考試的內容中素描必不可少。在素描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應該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
學好素描不僅要注重技術上的訓練,也要注重學生科學的觀察方式、三維空間表現能力及形象思維能力的訓練。教師不能急功近利,應幫助學生穩步打好基礎,在教學課程的設置、作業的安排及教學的進度上,要遵循由簡至繁、由易入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教師對每節課應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要求,這種要求應遵循美術教學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助于我們使逐漸復雜、難度增大的作業在較科學、合理的過程中進行,這樣也有利于使學生了解學習要求,明白每一個發展階段必須完成的課程。高中美術教育針對高考藝術教育的目標與要求,一般遵循一套既定的程序:
內容上:幾何形體—靜物—石膏分面像—石膏人像—真人肖像;教學手段以寫生、臨摹和默寫為主,培養學生手、眼、腦的協調性,從而形成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達到基本繪畫技巧與美學觀念相統一。
二、急功近利的訓練危害大
在素描訓練上,尤其是高中階段素描基礎訓練上切勿急功近利。很多教師和學生從開始訓練目光便盯著高考內容,對石膏幾何形體的訓練不屑一顧,認為與考試內容無關,直接進行石膏頭像或人物頭像寫生訓練。殊不知,這樣的訓練破壞了美術教學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破壞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會使學生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動搖學生學習的信心。
忽視素描的基礎訓練危害極大。比如:幾何形體是素描教學的基礎。在這一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構圖、形體比例、空間中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位置、主次及透視關系、大的明暗關系與對比層次的變化,尤其是立方體球體四面體和柱體包含了一切可見物體形狀的基本因素。幾何形體的寫生造型訓練對整個素描學習至關重要。一切復雜形體(包括人物)都是從這里發生組合而成的。通過對幾何形體嚴格而深入的訓練,可使學生學習掌握自然界多種不同形體在構造上最基礎的規律,跳過這一環節對學生后續的訓練埋下了很大隱患。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力及表現方法是訓練重點
在素描基礎訓練時,學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從局部入手,看一眼畫一筆,被動與膚淺地抄襲對象,從而造成比例、結構、明暗、空間、透視等方面的錯誤。
有經驗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方式及整體作畫的方式。在學生動手作畫前,教師應該提醒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對象,先幫助學生分析物體的比例、前后、大的明暗關系,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可要求學生多角度地走走看看,加深對所畫形體的認識和理解;在訓練中要求學生下筆要肯定,要根據學生自己的認識放開手腳去畫,鼓勵學生在第一根線條未畫準時,不急于用橡皮去擦,而是接著畫第二根、第三根……直到畫準時便可以擦去多余的線條,突出最準確的形體。
在訓練中,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允許學生犯錯誤。學生沒有了畫錯的心理障礙,有利于提高對形象直觀感受的把握,即可強調“憑感覺去畫”,才能變被動為主動,這對學生今后創作能力的培養很有益處。
四、長期作業和短期作業相結合
長期作業是素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解決學生深入的觀察、深入的表現能力,掌握深刻、生動地表現對象的作畫方法,打下扎實的素描基本功。而短期作業、速寫,則是素描教學的另一個重要部分,與長期作業相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積極觀察物象的能力、敏銳捕捉生活中的新鮮感受,從而深化對造型的理解,是長期作業必不可少的重要補充。短期作業對糾正長期作業中表現出來的視覺遲鈍、造型無力、缺乏整體把握十分有效。
五、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個性是畫家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對藝術的領悟,是獨特運用美學法則的表現,但個性又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獨創性。高中美術教學走的是“寫實”的道路,受到教師平時示范教學的影響,學生或多或少地學到了教師的作畫風格。教師應該更重視學生自我價值的表現,因材施教,學生掌握了基礎造型規律之后,引導和鼓勵學生向自己喜好的方向發展。
學會“技巧”并不意味著成為一個什么都會畫的能工巧匠,技巧是指一種更適于取得一定效果的手段。而作為初學者,技巧則又成為研究對象的一種手段。技巧的獲得首先來自主觀的勤奮練習,另一方面來自對前輩大師作品的臨摹學習和導師的指導,使之眼、腦、手協作進行。
臨摹是學習技巧最有效的途徑,同時也是提高素描水平和反映感知能力的途徑之一,世界上很多畫家都十分重視臨摹,不少專家主張借此手段解決諸多問題。素描寫生中結構的理解、表現、整體的協調,主次關系的處理等問題均可在臨摹中容易化解。但也有很多初學者在臨摹時得心應手,一到寫生全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①臨摹前沒有充分準備所需解決的問題,盲目選定范畫,無目的地臨摹;②完全依葫蘆畫瓢,未曾真正理解范畫,臨摹僅僅做了一次機械地“翻版”。由于初學者對范畫的理解不夠,訓練目的不夠明確,需由輔導老師根據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選定臨摹范本,明確臨摹目的,了解范畫的優點所在繼而進行。(對于初學者來講,并非所有優秀作品都可作為每個學習階段的臨摹范本)最后,臨摹完之后應及時進行總結。
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尊重規律、關注學生的個性、掌握具體切實可行的方法,才能教會學生、教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