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云
隨著高考選拔人才機能的深入人心,家校聯合共同致力于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以期能靠知識改變命運有個光明的未來。然而,單純以知識學習為目標的辦學恰恰忽視了學生的長遠發展,甚至可以說這種教育是粗暴的。一個人三觀的形成以及步入社會后的交際能力、業務能力的強弱都與學校教育密不可分,而這一切的培養離不開校園文化的建設。
校園文化是一個人不竭學習動力的源頭活水。嚴謹、認真負責、耐心細致、開拓進取的教風,無形中就能引導和促進勤奮學習、積極向上、嚴謹求實、尊師重教、遵紀守法、舉止文明的優良學風,優秀的學習生活習慣將伴隨終生。社會的發展是突飛猛進的,為適應瞬息萬變的時代形勢,每個人都需要終身學習,所以,打造馨香校園,育時代英才已是迫切之勢。
在校園的建設與布局上,可以借鑒王澍的理念,用造園的手法來設計一所校園,在今天浮躁的社會中便是給當代學生最好的禮物。園林式校園,能最大化地適應人的視覺和心理上的滿足和愉悅體驗,能與觀者產生不同共鳴。校園能打造出可持續的優質景觀,能引領學生以大局的觀點和發展的態度審視我們的生活,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對人與自然的思考。
完善的校園設施將為師生員工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提供重要的陣地,使師生員工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
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場所,將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將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將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將激發校園人的開拓進取精神,將約束校園人的不良風氣和行為,將促進校園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則是精神文化的建設:1.校風建設。好的校風具有對學生內在動力的激發作用,催人奮進;好的校風對學校成員的心理發展具有保護作用,對不良的心理傾向和行為具有強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種不良心理和行為的侵蝕和干擾。2.教風建設。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是人才的搖籃,而教師是人才的培養者,教師工作中形成的實事求是、艱苦奮斗、勤政廉政、團結協作、高效嚴謹、服務周到、細心耐心的工作作風和樹立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治學嚴謹、認真負責、耐心細致、開拓進取的教風,將有效引導和促進勤奮學習、積極向上、嚴謹求實、尊師重教、遵紀守法、舉止文明的優良學風的形成。3.學校人際關系建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親切溫暖、團結真誠 有助于提升學生與人交往的信心,處理問題的信心。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正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每個時代的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青年將承擔更大的責任和使命,培育時代英才,學校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