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翠花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在自身的成長中和學生們一起修行。在和學生一起讀書的過程中,我分享幾個故事。
小妙招推薦:閱讀存折用起來。我告訴學生們,讀書等于攢錢。
通過這種虛擬的經濟制度,讓學生懂得獎懲規則和成功無捷徑的道理。
故事一:上星期我發現班上的一個小學生居然在上課的時候還在看漫畫書。當時的我火冒三丈,一把將他的漫畫書收上來,并丟在講臺上。然后對著全班學生說了一句:以后不許看漫畫書,特別是上課!為了強調效果,又命令道:這些是沒有營養的書籍,不許看!
在閱讀了《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一種修行》一書后,我注意到書中提到看到一些孩子看漫畫、卡通之類的書時,教師在表揚他們有讀書習慣的同時,引導他們讀一些文字類的書,告訴他們文字比圖畫更能傳神地描述故事。
在生活和學習中,每個孩子都會表現出自身的一些特質,有些是好的,需要鼓勵和保持;有些是不好的,需要加以引導和改變。家長在其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引領作用。
所以,我后來是這樣跟學生說的:“××,我很喜歡你看書的習慣,你真是個愛看書的孩子,但是你選擇的時間不對,因為這是上課時間。你現在已經讀二年級了,能夠認更多的字了,老師希望你看些文字類的故事書,變成識字大王,是不是比你現在看這些圖畫書要有用很多呢?你覺得呢?”
實際上,低年級的小學生看什么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養成看書和愛看書的習慣。正如《成語兒歌100首》中提到的一段話:健康的食譜需要葷素搭配,漢語的學習也該如此。唐詩宋詞、成語是葷菜,諺語、歇后語是素菜。一些優秀的作品就等同綠色的食品,也是漢語的精華,有不可替代性和永久的生命力。然而,我國小學語文歷來都存在偏食的狀態,都在傳統的教學中吃得過于油膩,所以胖子太多,厭食者太多,昏昏欲睡者隨處可見。
所以我認為有些健康的漫畫書,如《父與子》《繪本故事》《米小圈上學記》,可作為小學生學習的一種調味品,不要盲目地制止他們讀這類書,注意用一些激勵性的,有引導性的語言來指導他們。如“我覺得你看的這個漫畫有趣極了,我也很喜歡跟你看,比如《父與子》這些都是很不錯的。不過,如果書中有故事性的言語,會更有利于你寫作文,我們也試著多看一些好嗎。”
另外,在培養小學生讀書興趣的期間,不要過多地干涉他們,只要鼓勵他們多看具有文字性和故事性的書籍就可以。從而做到海量閱讀,不求甚解,厚積薄發。
書籍我們隨處可見,隨處可看。我喜歡“竊書”的小書蟲們。不要擔心書籍搞丟了,損壞了。當看到小學生喜歡看書時,這不是比金子更為珍貴嗎?
故事二:晚自習后進行整理圖書的兩個小寶貝一直陪我到九點多鐘,辛苦了,寶貝!同時,我告訴每一個還書的小朋友,要有責任心地把圖書放回圖書角。
幫我清理完書后,兩個孩子發現班上還有板凳沒有豎起來,便立刻跑過去豎板凳,又很貼心地說:“我們把水杯擺一下吧!”我明顯地感受到他們這種強烈的班級責任感,正如我經常告訴學生們的那句話:要做一個心里有他,心里有班級的孩子……
此刻,我又想起了昨天分享給學生們的一部電影——《風語咒》,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眼盲的小男孩兒為了守護自己的家人,拼盡全力的故事。雖然手中沒有俠嵐印記,一樣可以拯救蒼生;雖然沒有顯赫頭銜,照樣能做蓋世英雄!只要心中有擔當,眼里有良善,誰都能做自己的superman!
你們就是老師心中的小小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