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并為大學生提供心理服務,是時代背景下對學校工作提出的一項新的要求。文章通過研究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念探討了構建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G441;G448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2-0141-02
一、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與之相應的一些社會制度卻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致使社會中出現了很多以往未曾出現的問題。這些問題出現在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領域,各個角落。大學校園亦是如此。以往學校的職責就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備科學知識素養的各類專業人才,為大學生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教授專業的科學文化知識,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規范大學生的行為。但現如今,學校對大學生培養的職責又多了一項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這就使得很多學校不知該如何著手,并且由于資金、人員、設施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學校不能為大學生提供完備的心理服務體系。
二、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中形式化現象普遍存在
學校建立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就是要為大學生提供心理服務,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但就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很多學校為大學生提供的心理服務都只是一種形式化的存在。雖然設立了相應的心理咨詢室,但服務大多流于形式,不能提供系統的咨詢服務。很多都是靠簡單的問答形式進行,抑或是使用一些簡單的心理測試的量表,這樣得到的咨詢結果,只能是初步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很難真正深入地找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源所在。這就使得大學生心理咨詢服務的服務質量大打折扣,不能徹底地幫助大學生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
2.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中服務人員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
在大學校園中,與大學生接觸最多的并不是專業課的教師,而是負責管理大學生日常生活規范的輔導員。正因為如此,輔導員成了最能走進大學生生活和心里的人。所以,在實際情況中,能夠關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更多時候也是輔導員。很多學校為了方便管理,就將為大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這一項工作交由直接管理大學生的輔導員來進行。雖然這種做法是出于好意,但輔導員并不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所以為大學生提供的心理咨詢服務也不夠專業。一些學校雖然有專門的心理咨詢師,但是也并不是極具專業素養的心理咨詢師,可能是教授心理學相關課程的教師或者其他與心理學相關的學校工作人員。這些人雖然具備一定的心理學專業知識,但專業程度不夠。
3.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不夠健全
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從簡單的字面上就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一項包含多方面內容的工作。它不單單只有心理咨詢、心理服務人員,還應該具備相對應的配套設施以及相關的宣傳和活動。在為大學生提供的心理服務上,也不應只是在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后才對其進行關注,而是應該配合一些專業的手段方法,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提前干預。雖然現在人們都開始關注心理健康狀況,但很多人還是很避諱與別人談起自己的心理問題。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提前干預,看似沒有意義,實則非常有必要。這應當是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一項基礎性的工作。
三、科學發展觀下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的構建
1.發展是第一要義,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
發展是第一要義,這是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面對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的構建與發展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學校應當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并根據社會的變化和要求,為大學生提供完備的心理服務體系。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健全和完善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任何體系都要適應社會的發展,不能停滯不前,這是一個不斷更新的動態過程。
2.堅持以人為本,構建符合大學生需求的心理服務體系
發展觀提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學校在構建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時,若只是為大學生提供表面形式化的服務,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的核心對象就是大學生群體,學校在構建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時,應當以大學生為主,了解大學生的想法,采納大學生的意見,根據大學生群體的實際需求構建心理服務體系。
3.科學發展,優化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服務人員配置
專業的心理服務人員,對確保大學生心理服務質量起著關鍵性作用。沒有專業的心理服務人員,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便會失衡。科學發展觀下,要求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是一個科學健康的體系。因此,提升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中服務人員的整體專業素養,是構建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的最基本要求。對直接接觸管理大學生的輔導員進行相關培訓,使其能夠對心理學專業知識有基本的了解,這樣才能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疏導時,不會出現不必要的疏忽和失誤。對專門的心理咨詢師要進行專業資格考核,確保心理咨詢師具備專業的心理服務能力。對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中其他相關的工作人員,也要加強管理。
4.全面協調,完善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整體結構
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可持續發展。學校為大學生提供的心理服務,也應該是全面的、持續性的服務。不只是心理咨詢、心理疏導這么簡單。從整體環節上來看,學校應定期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問題,或是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出現之前,運用專業的方法對其心理狀態進行事先干預。并且對大學生提供的心理服務項目,也要更豐富,更全面。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舉辦心理健康相關的素質拓展活動,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在校園內營造一個溫馨的大環境,提醒大學生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這些都是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必要的內容。
為大學生提供心理服務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在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念下構建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能夠有效地改變當前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的現狀,針對性地解決存在的不足。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可持續發展,切實提供具有實際意義的服務,確保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健全的服務結構和豐富的服務形式。這些都是科學發展觀下當代大學生心理服務體系構建的必要條件,更是為大學生提供優質心理服務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蘇醒.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72-74.
[2]杜月云.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服務體系的構建研究[J].成才之路,2017(21):15-16.
作者簡介:呂雯(1987—),女,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