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剛


摘要:國防專利是國防技術領域大量優秀科研成果的結晶,是國防和軍隊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構成了國防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在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國防專利解密尚處于探索和起步階段。推動國防專利解密制度改革,必須要在軍民融合體系下,在國防專利解密原則、條件、標準和程序、配到措施四個方面完善國防專利解密制度體系,推動我國國防專利解密和轉移轉化,加速軍民深度融合。
Abstract: National defense patent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as well as strategic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military, and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forc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the rise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s a national strategy, the declassific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patents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and initial stag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defense patent decryption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defense patent decryption system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principles, conditions,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of defense patent decryp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under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decryption,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defense patents and accelerate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關鍵詞:國防專利制度;專利保密;專利解密
Key words: national defense patent system;patent secrecy;patent decryption
中圖分類號:G306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0-0291-03
0 ?引言
國防科技的發展程度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水平,各發達國家為謀求保護國家核心安全利益也都高度重視國防知識產權戰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國家戰略,要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等,把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加快推進軍民融合,進一步提升國防科技成果轉化率,也必將是我國國防知識產權實施工作的重點,國防專利作為國防科技成果最主要的工作領域,理應充分發揮和實現其價值所在,進一步用之于民。當前,我國國防專利解密和轉移轉化面臨著風險大、成本高、規定嚴、缺激勵、少平臺等問題,亟需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從開展國防專利保密解密制度解密原則、條件、標準和程序、配到措施等途徑,推動我國國防專利解密和轉移轉化,加速軍民深度融合。
1 ?我國國防專利解密制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由于武器裝備領域和國防科工領域的特殊性,國防專利除具有普通專利的創造性、實用性、新穎性等普通專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外,還具有保密性、非完全市場性特點。在我國國防專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防知識產權主要經歷了國防知識產權創新的結構調整期——國防知識產權運用的政策驅動期——國防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高壓期——國防知識產權管理的模式轉換期等四個典型的發展階段。
1990年,我國的第一部《國防專利條例》正式頒布并實施,現行的《國防專利條例》則是1999年11月重新制定,并于2004年11月頒布實施的。該部法規是我國國防專利法律制度體系的核心,也是我國申請和審批國防專利的主要法律依據。
自1985年4月1日受理第一個國防專利申請以來,我國國防專利申請量就年年激增,其中,2011年的申請量甚至達到2005年前20年申請專利的總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防專利的解密工作卻不容樂觀,同樣是截止2011年,解密總數才4件,還都是經國防專利人請求解密的。我國國防專利解密,不僅標準少的可憐,已有的解密規定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
自2015年開始,國防知識產權局對已授權國防專利開展密級審核工作,截止到2017年3月已集中解密3000余件國防專利,這說明國防專利解密已提上議事日程。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解密的國防專利中,失效專利就占了44%以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目前,我國國防專利解密過程中存在著國防專利管理部門不統一、國防專利的歸屬權不明確、國防專利定密機制不合理、國防專利解密機制尚不完善、補償標準不合理、解密要承擔風險等,解密難、轉移轉化難已成為制約“軍轉民”的關鍵瓶頸之一。
2 ?國外國防專利解密制度改革
西方國家的國防技術保密工作十分嚴格規范,在進行成果使用方面存在很多苛刻的要求,但隨著有些國家在解密工作上的運作模式比較成熟,在諸如分級進行保密審查、進行定期的解密降密、對權利人進行經濟補償等方面也已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2.1 系統完善的解密法規體系是解決國防專利權歸屬與轉化問題的基礎
美國、德國等實行保密專利的國家均十分重視制定和完善與保密專利相關的法律法規。以美國為例,雖然其《保密管理條例》只有五章內容,但專寫降密和解密管理規定的篇幅占到了全文的五分之一。定密和解密也作為美國信息安全監督署向總統提交的年度報告之中的核心內容。
2.2 貫徹“國防專利條例”的要求,充分發揮各部門,特別是地方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和軍工企業集團的作用,是提高國防專利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和完善國防專利解密系統的手段
對國防科研和生產環節的認真落實是制勝的關鍵。國防領域知識產權意識薄弱的問題也應該得到有效和妥善的解決。涉及國防知識產權活動的部門,如國防科技工業部門、軍隊、科研院所、軍工企業等,應定期組織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培養工作人員對國防專利的重要性認知和對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的解決能力。此外,從國家層面而言,加強立法和澄清國防領域知識產權歸屬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在增加相關人員責任機制的基礎上,還有必要以法律形式作出規定,使國防專利權人能依法維護、保障其權利。
2.3 科學完善國防專利秘密水平變化評估機制的設計,尤其是最初的固定密級設計的合理性和早期的解密系統的科學性,這對順利實施國防專利解密系統很重要
當前,在事物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無論是科技的進步,還是新問題的出現,相較之前都更加難以預測。因此,國防專利保密水平的變化應該增加時間敏感。有關單位和人員應建立科學合理的變更申請程序,以便及時重新評估國防專利。目前,有兩種主要的審查機制:積極(主動)審查和被動審查。主動審查,即國防專利權人或其他利益方,在考慮技術進步的基礎上,提出了評估相應國防專利機密性的審計機制;被動審查則是一種定期的國防專利修改和重新評估審查機制,是基于保密和解密標準的參考系統,設計了主動評估和被動評估的雙重機制??梢灶A見,將主動審查與被動審查相結合的評估機制的設計是未來的主要趨勢。
3 ?軍民融合體系下國防專利解密制度改革
3.1 完善國防專利解密原則
國防專利解密制度的完善建立在國防專利保密制度完善的基礎上。要實現國防專利的價值,國防專利解密制度所起到的作用必不可少,但不能以犧牲國家利益為代價。將涉及國家核心利益,且只能適用于武器裝備的機密級以上的國防專利排除在適合融合、創新的國防專利范圍之外。對于職務發明,國防專利發明單位,包括軍工企業,科研院所,軍事院校等,仍享有定密權,并可依法申請國防專利。要區別對待軍事秘密和國防專利,也對有關于國防專利密級確定的相關辦法和步驟及專司國防專利定、解密工作的機構的設立提出了要求。
國防專利辦公室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具體的公共標準,可以在一定期限內披露專利,專利可以向社會公開。在公開的過程中,當軍事機構發現其他公司或機構有涉嫌侵犯國防領域的專利權行為時,可以向主管部門報告,主管部門應對該行為積極調查取證,并處理與侵權人相應,從而完善國防專利法。此舉旨在提高中國國防部門的技術創新和競爭力。而對于仍在保密期內但已不屬于國家秘密,或者公開后不會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國防專利,有關機構應及時予以解密。制訂、修改保密事項范圍應當進行詳細具體的討論,并且充分聽取各相關機關單位的意見和建議。為充分發揮國防專利在軍民融合過程中的專利屬性,國防專利的解密審查應由國防科學研究開發和技術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專業機構充分科學參與,使國防專利能夠平衡國防安全,國防重點技術開發,軍民技術轉讓協調規劃等因素,全面開展保密審查,從而權衡各方利益,保證國防專利解密的科學性。
3.2 制定國防專利解密條件
國防專利解密分為強制解密和申請解密,前者分為受保護的國防專利和無保護的國防專利,后者可分為申請者同時是定密者和申請者與定密者無關兩種情況。由于涉及情況不同,解密條件也不同。
①受保護國防專利的強制解密,是指國防專利權人正常支付維護費而使其受保護的國防專利。對于民用領域急需且已經確定被列入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目錄的國防專利,或者已經連續幾年被國防知識產權局列入解密專利名錄的國防專利,即使原定密單位和機構正常繳納年費且不愿意解密,也可由國防知識產權局對該專利進行強制解密,并轉為普通專利。
②不受保護國防專利的強制解密,指在國防專利保密期內,由于國防專利權人自愿放棄,或者年費未繳納,或被有關機構判定無效等諸多因素而無保護的國防專利。對于不再繳納年費或被判無效等的國防專利,由國防專利局會同有關單位對該專利進行密級確定,如果不再屬于秘密,則強制解密,同時依法予以公開。對于仍屬于國家秘密范疇的,不予解密,但是也不再予以保護。
③申請者即定密者的國防專利申請解密:若對某項國防專利提出解密申請的申請者同時是國防專利密級制定者的,可以根據《保密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解密,同時轉為普通專利,但申請者需承擔可能帶來失泄密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