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昌分校原為國民黨第5路軍干部學校(另稱第5路軍軍官補習所),于1928年4月30日在南昌成立。第5路軍干部學校原是江西省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第1集團軍第5方面軍總指揮朱培德接受同窗好友朱德的建議成立的軍官教導團。是年10月,國民黨中央禁止各軍自辦軍校,該校乃改隸并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昌分校。
南昌分校設校長、教育主任,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下設教授部、訓練部,另有經理處、庶務處、醫務所等。劉體乾、張鑒桂、唐淮源先后任校長;鄒兆衡、曹兆徵先后任教育主任。訓練部下設步兵第1、2、3區隊,工兵區隊,炮兵區隊。步兵科科長為杜方陵,炮兵科科長為梁賽,工兵科科長為王戈,教授部主任由教育主任兼,訓練部主任由指定之各兵科科長兼任。組織系統列表如下圖。
南昌分校的學生從第5路軍師旅團選送識字的青年下級軍官及優秀軍士中考選700余人,經考試錄取。5月1日舉行開學典禮。8月初甄試,被淘汰者百余人。改隸后,12月間,撥返原單位服務者120余人,均給予修業證書。其余學生則編為步兵3個區隊、工兵區隊、炮兵區隊。每區隊學生80余名,分為5個教授班施教。該分校教育分軍事教育與政治教育兩種。軍事教育的科目和本校略同,如軍事學中,就有戰術學、兵器學、地形學、筑城學、射擊教范、交通學、陣中要務令、夜間教育學、軍隊衛生學、步兵操典等;土木工程學習中,就涉及測量學、鐵道學、道路學、材料學、施工學、河工學、制圖學、力學及橋梁學、三角代數及幾何等內容。軍事教育缺少各科見習、參謀旅行、交通復習等科目。政治科目和本校大致相同,有中國革命史、三民主義、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各國革命史、政治經濟大要、軍隊政治工作、特別演講等7門。
1929年6月初,該分校以學生畢業將屆,特舉行聯合演習。6月中旬,舉行畢業考試,前后歷時5日。25日舉行畢業典禮。蔣介石派代表監誓及訓話。該期學生畢業時間與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接近,故與本校第6期生同等待遇。畢業典禮后,畢業學生分配到陸軍第7師、12師及江西省政府所轄各部隊見習。自學生畢業分發后,國民黨中央以南昌無再設分校的必要,乃命令該分校辦理結束。該分校奉命將所有教具移交給江西省政府民政廳保管,全校官兵則給資遣散。
南昌分校創始人朱培德。朱培德(1888-1937),字益之,祖籍云南安寧,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1907至1911年就學于云南武備學堂第1期步兵科丙班,與朱德、范石生、金漢鼎、唐淮源等同學,當時與朱德并稱“模范二朱”。朱培德是在黃埔軍校建校初期有過重要影響和作用的高級將領,從第7期至13期連任10年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務委員,參與軍校建設許多事務。他早年對辛亥革命、云南“重九起義”、討袁護法護國戰爭、襄助孫中山回師廣東重建政權、中國國民黨改組、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等皆有突出貢獻。朱培德官至江西省主席,參謀總長,代理總司令、軍委辦公廳主任。
1924年10月,朱培德任建國滇軍第1軍軍長,1925年6月,任建國滇軍總司令。同年8月4日,駐粵滇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3軍,朱培德被廣州國民政府委任國民革命軍第3軍軍長。1927年1月25日,朱培德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預備隊總指揮,第3軍留守江西,部隊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5路軍,他接受朱德的建議成立軍官教導團。同年4月,接李烈鈞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兼任國民革命軍第1集團軍第5方面軍總指揮。6月,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為江西特別委員會主席。12月1日,朱培德主持在江西南昌創辦第5路軍干部學校,另稱“第5路軍軍官補習所”。1928年4月30日,籌備完畢,錄取下級干部和優秀軍士700余人,編成步兵3個區隊,炮兵、工兵各一個區隊,同年5月1日開學。同年10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令禁止各軍自行創辦軍校,朱培德遂將其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昌分校。
南昌分校教育長唐淮源。唐淮源(1886-1941),云南江川人,國民革命軍上將,曾任陸軍軍官學校南昌分校教育長。1909年,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堂,被編入丙班二隊,與朱德、朱培德同學。1911年,參加云南“重九起義”和辛亥革命。時云南擴充新軍,唐被派往軍中,出任排長。1915年,云南首發討袁護國,唐淮源隨蔡鍔率領的護國第1軍于次年1月出師四川,擔任副連長。戰斗中屢建奇功,升任營長。隨后升任團長、旅長,參加靖國等役。1922年,入粵參加北伐,始投于第3軍,轉戰入江西。
1927年,唐淮源任陸軍軍官學校南昌分校教育長。他回顧自己十多年來的軍事生涯,總結自己的軍事實踐,悉心鉆研軍事指揮藝術,運用于教學實踐,教育得法,深受學員和同事的好評,為軍隊培養了一批軍事人才。
1928年10月,南京政府決定整編全國軍隊,唐淮源由南昌分校教育長調任12師副師長兼任35旅旅長,師部駐江西吉安。1933年,升任12師師長,督師贛皖甘寧。1936年10月,任第3軍副軍長兼12師師長。1937年抗戰爆發,升任第3軍軍長。1941年5月,在中條山戰役中被日寇圍困不得脫身,于山西夏縣自殺殉國,時年55歲。國民政府為紀念唐將軍的抗日功績,特追贈他為陸軍上將。1986年,唐淮源誕辰100周年時,由民政部批準追認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