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念芬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和學會做人,因此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從而學會學習勢在必行。通過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探索出了幾種行之有效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方法。
大多數學生從小就喜歡繪畫,思維導圖意在用圖解的方式表達抽象的概念,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引入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知識點,繪畫的形式和顏色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架構知識體系,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每個人的思維表達方式不同,教師不能要求所有學生繪制一樣的思維導圖,但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多想多畫,繪制適合自己學習、理解知識的思維導圖。
在回顧知識重點和難點時,我經常指導學生在本子上繪制思維導圖。下面這幾幅思維導圖就是小學六年級學生在總復習時畫的。
學生在整理知識點時很認真,繪制思維導圖時講究知識的完整性和邏輯性,會用自己喜歡的顏色與圖形來區分不同的知識點,加強記憶。通過這種方式學習,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小組合作學習能把學生自學、小組交流、教師指點等有機結合起來,讓教師從臺前退到幕后,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激發學習熱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在班上組建學習合作小組,學生自愿自主自由組合,“一幫一”,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幫助一個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好的學生擔當“小老師”角色。他們除了互相督促學習、解疑答惑外,“小老師”每天還會根據搭檔的知識掌握情況,在“互助學習本”上列出3到5個題目,由搭檔來完成。搭檔做完題目后,“小老師”進行檢查,再列出能“舉一反三”的題目,以鞏固知識。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我每天放學前檢查學生們出的習題質量以及完成情況,在鼓勵的基礎上給予適當建議,并做記錄,每兩周進行小結評比。評比時小組成員根據雙方的學習態度和進步程度互相評分,并結合老師記錄的完成情況和在班級的表現,評選出一批“優秀學習搭檔”。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基礎較差的孩子在“小老師”一對一的輔導下確實有明顯進步,“小老師”在選題、出題、檢查答案過程中也鞏固了所學知識,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去觀察生活,把自己的觀察結果、發現等寫成數學日記,把枯燥的數學知識生活化,將生活經驗數學化,使數學學習變得有趣而貼近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內動力,提高數學實際應用能力。
我經常指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體驗生活,多寫數學日記,感受生活中數學的魅力。學生們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時常記錄自己感興趣的數學知識,愛上了寫數學日記。一個學生在數學日記中這樣寫道:“今天的數學作業是制作莫比烏斯帶,我用剪刀從中央把紙帶剪開,驚奇地發現紙帶不但沒有一分為二,反而變成了一個兩倍長的紙圈!我好奇地問媽媽這是怎么回事,媽媽告訴我這就是神奇的莫比烏斯帶,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在玩紙條時仔細觀察爬到紙條上的螞蟻,發現螞蟻雖沒翻越紙條邊沿,卻爬過了紙條表面的每一個地方,覺得非常驚訝,這張本來是兩個面的紙條經過粘接怎么變成一個面的了?一個偉大的數學發現就這樣在不經意間產生了,并且以發現者莫比烏斯的名字命名。現在,莫比烏斯帶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例如,有些機器上的傳動帶就做成了莫比烏斯帶,這樣傳動帶就不會只磨損一面。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要向莫比烏斯學習,仔細觀察,長大后成為一名數學家!”
寫數學日記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提高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梳理、歸納了學到的知識,提高了數學素養,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
教師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組建小組和同學一起合作學習、經常撰寫數學日記,有助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互助學習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感受數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