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素軍 劉東艷 劉桂然
【摘要】文章首先對當前醫學院校中線性代數課程現狀以及不足之處展開分析,而后進一步提出兩個方面的建設意見。
【關鍵詞】醫學院 線性代數 教改
【課題項目】河北醫科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2018YB-53);河北醫科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2018YB-5)。
【中圖分類號】O15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058-01
一、線性代數教學特征分析
首先明確的一點在于線性代數教學本身多呈現出抽象枯燥的特征,因此很多高校在線性代數教學過程中,最為突出的教學模式即為帶領學生展開解題過程的探索。這種教學方式一度被數學教師認定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醫學院校環境之中,此種方式仍然不足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綜合線性代數對于醫學專業學生的發展支持進行考慮,如果不能有效對其進行掌握,必然會為將來學生,乃至于醫學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從當前醫學院線性代數教學工作的展開狀況看,從理論到解題,已經成為教學的主要形態和內容。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已經認識到線性代數的實踐價值,也因此在題目的設置過程中引入必要案例進行支持,但是這種支持,更多只是形成了應用題,而沒有為線性代數朝向實踐環境的應用搭起橋梁。對于教學而言,這是一種典型的正向思維方式,圍繞線性代數學科自身體系作為核心向外發散,以理論作為起點,從這個起點開始尋找應用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明確線性代數的應用價值。此種教學方式有效,但不能標記為高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取到的始終是線性代數數學理論體系。或者可以說第一印象決定了學生對于線性代數的觀念,就將其限定在了數學理論的框架之下。
除此以外,還應當注意到,醫學院校是一種集應用和研究兩個方面共同存在的特殊院校,不能單純用一個方面的尺度對其教學質量進行衡量。一般來說,研究型的院校會偏重于理論的深入研究,而應用性,諸如職業院校,則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棄理論體系的講授,而直接從應用環境中出發。但是對于醫學院而言,這兩種做法都不可取,學生將來步入工作崗位,是要不停面對實踐環境,但同時也應當注意到,醫學的發展也正是從這些微觀的實踐中出發的。因此唯有同時加強應用和理論兩個維度的建設,才能實現線性代數學科在醫學領域的價值。
二、切實推動醫學院校線性代數教改深入
通過上文中對于醫學院線性代數課程展開現狀以及不足之處的分析,可以發現,唯有深化教學改革,才是推動線性代數教學實現縱深發展的有力武器。具體而言,有如下兩個方面,可以作為推進醫學院校線性代數教學改革實現深入的重要著手點:
首先,注重雙向教學思路的構建。所謂雙向,就是要同時注重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同時加強從理論到實踐以及對應的逆向教學過程,將線性代數的價值,完整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一直以來,在線性代數教學過程中,對于理論的相對重視,已經成為教學的重點所在,因此當前的改革方向,應當加強線性代數在實踐環境中的應用。并且與此同時,不能放棄線性代數在整個數學框架下的理論闡述。雖然如此,從表面上看是加重了教師需要承擔起來的教學內容,但是同時也應當清晰地認識到,為學生提供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對于他們展開有效學習,具有毋庸置疑的積極意義。實際工作中,應當加強項目教學方法的應用范圍和深度,并且著重關注教學中所用到項目的建設,在無法實現項目建設的時候,可以選用對應的案例進行替代。理想的情況下,不同數學相關科目之間應當能夠實現案例或者項目的互通,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熟悉不同數學方法的差異和價值。
其次,對于考試方式同樣應當進行變革。目前,考試方式仍然比較單一,尤其是在數學領域之中,這種單一的考試考核方式尤其突出。此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教師的工作總量,因此被很多教師引入并且在長期教學發展中保留下來。但是保留并不代表合理,綜合當前的教學狀況,加強考核而適當弱化考試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如果項目教學法能夠得到有效運用,那么日常對于項目的完成,或者對于案例的深入分析,尤其是發散性思維方式的培養,應當作為對學生考核的重點。而對應的試卷考試評估學生學習狀況的手段,則應當適當弱化,但考慮到線性代數本身的強理論性特征,仍然不應當予以放棄。
三、結論
線性代數的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迭代進步的過程。只有不斷深入分析細節,發現不足,才能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善措施;也只有在有效的落實之下,才能獲取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國麗.問題驅動下的線性代數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29):127-128
[2]沈雁.線性代數教學中直觀性應用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