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
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
根據中老兩國簽署的《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建設共同總體方案》及《總體規劃》,中老兩國將在中國磨憨口岸和老撾磨丁口岸建立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
合作區自批準設立以來,累計簽訂項目協議超過100個,協議資金超過290億元人民幣。老撾磨丁經濟特區位于老撾瑯南塔省,目前,磨丁經濟特區免稅購物中心、物流中心一期、磨丁秀表演館改造等項目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按照規劃,磨丁將以金融會展和文化旅游為主,建設一個面向廣大中國市場并輻射中南半島的“免稅天堂”。
中緬瑞麗—木姐跨境經濟合作區
2017年5月,中緬雙方簽署了《中國商務部與緬甸商務部關于建設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中緬瑞麗—木姐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正式啟動。
目前,該跨合區建設進展順利,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緊推進。姐告跨境電商特色小鎮、緬甸木姐中央商務區等開發項目建設啟動。依托跨合區建設的中緬跨境電商出口型銷售平臺eMyan(邊貿通),已有緬甸零售商認證用戶共計5600戶,下載用戶3.6萬,成為在緬甸交易量最大的電商平臺。
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
中越在界河北侖河兩岸規劃建設的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雙邊核心區總規劃面積23.13平方公里。合作區主要發展進出口加工、跨境金融、跨境旅游等產業。2019年3月,中越北侖河二橋及其臨時驗貨場已啟用,進出口貨物實體通關時間大大減少。
老撾南塔河1號水電站
2018年10月29日,老撾南塔河1號水電站實現全部投產發電。該項目位于老撾北部博膠省湄公河左岸支流南塔河上,靠近云南西雙版納,電站總裝機容量168MW,是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發的第一個境外BOT(建設—運營—移交)水電項目。
該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每年可為老撾北部提供7.21億度電,并惠及泰國北部、緬老邊境地區,預計可讓200多萬人用上綠色電能。項目的實施不僅將幫助老撾實現“水電富國”的戰略目標,還給瀾湄次區域、甚至整個東盟的電力合作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柬埔寨桑河二級水電站
2018年12月,由中國華能集團建設的桑河二級水電站在柬埔寨上丁省正式竣工并全面投產。這個柬埔寨史上最大的水電工程,擁有長達6.5公里的亞洲第一長壩。該水電站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占柬埔寨全國總裝機容量的近20%。水電站年發電量可達19.7億千瓦時,按照柬埔寨全國1400萬人口、全年社會用電量88億千瓦時來計算,一個桑河二級水電站就能解決約300萬柬埔寨人一年的用電問題。
“瀾滄江—湄公河地區油茶良種選育”項目
“瀾滄江—湄公河地區油茶良種選育”項目為2017年瀾湄合作基金項目,由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盟林業合作研究中心(掛靠廣西林科院)承擔實施。
項目將利用廣西林科院成熟的油茶良種選育、豐產栽培技術,與泰國猜帕他納基金會、越南林業大學等單位在中國廣西,泰國清萊,越南義安、諒山等地聯合開展油茶良種選育等研究,篩選出適宜泰國、越南種植的油茶優良品系,通過技術交流與培訓,提高湄公河國家油茶生產管理水平,增加當地、尤其是泰國北部金三角地區山民的經濟收入。
此外,2017年以來,中國農業部利用瀾湄合作專項基金和農業國際合作交流專項資金,對瀾湄農業合作進行傾斜,主要涉及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和能力建設。
貴州山地特色農業技術助推瀾湄區域減貧示范項目
“貴州山地特色農業技術助推瀾湄區域減貧示范”項目在2018年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上被納入《瀾湄合作第二批項目清單》。項目實施單位為貴州大學,通過與泰國皇太后大學、清邁大學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合作,在瀾湄流域國家開展貴州省山地特色農業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并帶動當地農民學習實用技術,進而脫貧致富。
“深系瀾湄——湄公河太陽村”項目
2018年1月,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通過了“深系瀾湄——湄公河太陽村”項目,由中方聯合湄公河各國政府,通過為湄公河國家提供太陽能光伏技術和設備,降低有關國家城郊、鄉村等偏遠地區供電成本,改善居民基本生活用電情況。項目先以柬埔寨為試點,之后向其他湄公河國家推廣。
2018 年 8 月,共計300 套離線光伏發電設備、100 臺太陽能學習燈和 10 臺太陽能電視及天線等有關設備,由柬方執行單位陸續送抵并安裝在柬埔寨茶膠省 的10 個村莊,解決了300戶居民及部分學校、醫院公共場所的用電問題。
瀾湄青年領袖文化體驗營
瀾湄青年領袖文化體驗營是為深入貫徹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精神而舉辦的瀾湄青年交流品牌項目。參加者包括瀾湄國家青年政府官員、企業家、環保社團負責人、高校師生等,旨在探討瀾湄國家青年在構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中所發揮的作用和責任,增進各國青年之間的友誼和交流合作。
文化體驗營于2018年開始舉辦,對深化瀾湄流域國家的青年交流,促進瀾湄流域國家青年加深了解、加強合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綠色瀾湄計劃”
2018年1月,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正式提出實施“綠色瀾湄計劃”。該計劃是瀾湄環境合作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具體落實戰略的旗艦項目計劃,主要包括政策對話、能力建設、環境政策主流化、聯合研究和環保示范合作等內容?!熬G色瀾湄計劃”自啟動以來,在瀾湄環境合作網絡建設、區域聯合研究、示范項目落地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推動著區域經濟和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
“瀾湄光明行”
在2016年召開的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上,“瀾湄光明行”的第一期項目“湄公河光明行”活動被列入早期收獲項目聯合清單。第一期項目中,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委派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以及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為柬埔寨、老撾、緬甸3國民眾實施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約800名患者重見光明。此后,這一活動受到湄公河沿岸國家普遍歡迎。2018年5月,第二期項目在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展開,約1萬名當地中小學生接受了眼健康檢查,中方還免費為有需要的學生配制了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