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紅梅
摘? 要: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借助非國有資本迸發國有企業發展活力,不過在混改之后企業存在控制權溢出問題,需要深入分析控制權實現系數。本文通過概述控制權來源,圍繞實現系數、闕值等方面探究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控制權實現系數以及具體的優化途徑,依據戰略要求加強對企業控股的管理。
關鍵詞:國企混合所有制;國有企業;控制權實現系數
在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國有企業控制權存在旁落問題,其中國有股比例過高和過低均會影響資產投資情況。需要科學解決控制權問題,引入非國有資本,迸發企業競爭力和活力。因此,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應采取科學對策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企業持股進行控制,明確控制權闕值,獲取控制權實現系數。
一、控制權來源分析
控制權是法定權或非正式渠道壓力,能夠影響董事會決策,并影響企業今后發展路徑。企業所有權是控制權的核心,若單一股東獲得公司所有權超過1/2,則對于公司的控制權會超過所有權。同時,企業控制權與股東所掌握的發展資源相關,當股東持股的比例相近,擁有企業發展急需資源的股東將優先享有控制權。通常情況下控制權可以劃分為實際控制和名義控制,管理層由于信息優勢較大,因此能夠擁有實際控制權。
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確定控制權實現系數的途徑
(1)實現系數模型
本課題通過構建控股股東最優控制權的闕值模型,獲取修正概率投票。若國有企業股東數是N,第i股東持股Si (i=1,2,...N)。股權利相同,Si是股東持股份額,則總股數公式為:T=
i,而第i個股東的持股占比是Pi=Si/T。依據概率投票模型能夠確定投票股東之間相互獨立,支持和反對控股股東決策的比例是1:1。在重大事項決策的控制度計算公式是:
=Pr(M>0)=
(
)=
(
)=
(
)。在該式子中,M指股東們贊成決策的占比,P1是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
y是決議贊成票數的方差;H是股東持股比例的實際平方和。若限制控制股東對國有企業的控制度
,則可以得出決策控制持股比例。其中控制權的闕值計算公式是:P**=
,在該式子中
是之前限定控制度的正態離散量,若控制度是99%,
=2.326。因此,若控股股東的控制權是99%,則說明會產生有效控制,其闕值可以設置為P**99%,控制實現系數公式是:Z=
。
(2)控制權實現系數類型
國企改革產權基礎是國家控制權,實現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確保國有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在制度改革后對于國企的控制類型包含三種:一是,強型。當國有企業控股股東的持股比重超過50%,則股權高度集中。此時非國有資產參與力度不足,影響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對于資產增值保值產生消極影響。二是,半強型。若控股股東的持股份額處于20%-50%間,其控制力相較于弱型企業要強。不過波動幅度較大,此時若出現產權交易模糊情況,將會影響國有資產的流失。三是,弱型。此類型控股股東的持股份額低于20%,會減弱國家控制權,使國有企業逐漸轉向私有化,容易使國有資產受到惡性侵吞。因此,有必要對控股股東的控制種類完成分析,在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升級股權平衡結構,實現國企、民資的相互促進發展。
(3)設置實現系數
控制權實現系數實際上是控制股東持股的比例和最佳控制權闕值的比值,得出實現度的確切值,可以將控制類型劃分為無效控制、過剩控制、有效控制。其主要代表控制權實現系數<1、>1(控制類型是強型)、>1(控制類型是半強型或弱型)三種。國有企業采取有效控制模式可以基于國家控制權避免國有資產流失,迸發自身活力,屬于最佳的股權控制形式。
(4)效度函數
結合控制權的具體實現系數,可以將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有效性當作實現系數效度。把實現系數設置為Z,其與控制權闕值P**、持股比例A1密切相關。借助此系數能夠分析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控制權實際配置效度,本課題涉及到的控制權實現系數和闕值、持股比例的函數關系為:Z=f(A1,P**),A1是控股股東實現直接控股的比重,劃分為強型、半強型、弱型。P**是最優控制權闕值,包含0-20%、20-50%、50%-100%三種,借助列聯圖將持股比例和闕值完成綜合分析,獲取效度值。在此過程中將Z=1當作警戒線,可以結合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控股股東的控制類型完成重新劃分,將其調整為無效控制類、有效控制類、過??刂祁悺?/p>
(5)優化路徑分析
通過考察某國有企業的控制權實現系數,除去無效數據和異常數據得出:企業在2013年至2019年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平均值是39.29%,2015年出現下降趨勢,說明該年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出臺后成效顯著。2013-2019年全年國有企業控制權實現系數平均值是1.0124,控制權和集中度的溢出情況得到改善。不過在改革制度推行后,國有企業保障權益尚未實現平衡,需要進一步分析和優化,具體路徑如下:
1.將過??刂妻D變為有效控制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主要是提升國企競爭力,實現增值保值,若股權過度集中會影響其自身的運行效益和發展進程。針對過??刂祁悋衅髽I,有必要克服“一股獨大”的問題。依托控制權發揮系數警戒作用,積極引進非國有資本,使國企向有效控制方面發展。借助頂層設計完成非國有資本和國有資本的合作,提升前者參與度,迸發國有企業發展升級,實現股東多元化和分散化,防止控股股東控制權的濫用。此外,明確持股股東認定標準,界定范圍是控股企業、部門、機構、事業單位。設置產權標準,促進民營資本的參與積極性。
例如,某國有企業通過披露子公司增資引進投資者方案,以1070.94億現金增資認購企業29.99%股權。本項目交易方式是增資,圍繞“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完成組織實施,借助競爭性談判、評選的方式進行評議。共同成立外部監事、獨立董事、評價委員會,針對投資額度和投資者進行綜合分析。國有企業共持股70.01%,是絕對控股股東,其他股東持股29.99%。在判定投資控制權時,依據持股比例和組織形式完成分析。
2.使無效控制升級為有效控制
國有企業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是實現社會轉型升級的支柱力量。若控股股東持股比例較低,會削弱國家控制權。無效控制類國有企業需要增持國有股份,進而維持控制權保有量,確保其從無效控制向有效控制發展。在向有效控制模式轉型時需依據控制權實現系數,明確股東控制力,發揮系數Z≥1的警戒性,促進國有企業增加國有資本、約束非國有資本,完成持股股東的優勢互補。
3.加強有效控制持續性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需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企業中有效控制共有兩種流動模式:其一,由保有控制權至維持控制權發展。其二,由維持控制權向推進混改制度發展。若國有企業處于過??刂茰p持、增持或無效控制狀態,需要維持國家控制權。依據Z≥1這一標準,健全國企的股權結構,確保企業股權分散和多元化,做到資源最優配置。降低政府干預,迸發企業股東活力,和其他所有制一同發展。此外,對于絕對控股股東需加強監督,對其市場交易行為進行監管,完成信息披露,健全混合所有制投資決策管理標準。
三、結論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通過在國有企業內引入民營資本,提升國企經營管理效率,促進公司增值保值。借助控制權實現系數,將Z≥1當作警戒線,針對不同控制類型完成優化。使過??刂啤o效控制向有效控制轉變,利用控制權明確系數分析股東控制力和今后企業發展改進方向,加快其自身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王雪梅,譚經偉.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控制權實現系數與優化路徑[J].財會通訊:2020:1-4.
[2]孫魯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問題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9(09):24-25.
[3]付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控制權、治理結構與企業績效[D].東北財經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