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全球的經濟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多的經濟管理模式引入人們的眼簾,而家族管理模式一直私營企業主要的企業管理模式。眾所周知,家族管理是將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二為一的一種管理模式,它不單單是一個私營企業在創建初期的重要選擇,更能夠幫助私營企業渡過難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私營企業慢慢發展壯大起來,私營企業的競爭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由原來的技術競爭轉變為人才競爭,因此,為了取得更加長足的發展,私營企業必須進行自我革命,轉變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是對私營企業家族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幫助私營企業成功轉型,進而促進私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私營企業;弊端;家族管理模式;探究
一、引言
在創建初期,私營企業一般會選擇家族管理模式,其不僅能夠幫助私營企業有效解決創業初期的資金、市場、人力等問題,還能夠在創業初期幫助私營企業渡過難關。另外,在家族管理模式中,私營企業中很多員工都是親戚或者熟人,大家都能夠齊心協力幫助企業老板將企業做大做強,然而,隨著私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家族管理模式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其早已經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因此,私營企業為了自身的發展,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本文對私營企業的家族管理模式進行了論述,讓更多的人了解家族管理模式的利弊,幫助私營企業進行相應的改革。
二、家族管理模式的弊端
在私營企業中,家族管理模式是無法長期立足的,尤其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家族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漸突顯出來,甚至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家族管理模式的弊端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企業組織機制存在障礙
在私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員工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在公司內部逐漸形成以利益為中心的團體,就會引發一系列的難題。例如,由于大部分企業員工都或多或少與企業老板存在親戚關系,使得企業管理者的立場不堅定。一旦有員工違反公司制度,企業管理者會礙于情面無法做出公正的裁決,這必然會引起其他員工的不滿,這也會縱容其他的員工違反公司章程。久而久之,家族企業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
(2)人力資源方面的弊端
通常情況下,在家族管理模式下,私營企業中很多擁有股權的是企業管理者的親朋好友,而外來員工由于發展空間較小,有時還會受到排擠,因此,私營企業很難引進工作能力強、從業經驗豐富的精英人才,導致企業的發展受阻。
(3)私營企業的決策具有獨斷性
在私營企業的創業初期,為了企業能夠快速發展起來,企業的管理者經常采取獨斷的公司決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隨身時代的進步,管理者固有的經營理念早已不適合私營企業的發展,因此,如果私營企業的管理者再一味地做出獨斷性的決策,必然會使得企業走向衰敗。
三、家族管理模式的轉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在私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很多管理者已經意識到家族管理模式的弊端,因此,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逐漸進行自我革命,開始向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轉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它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產物。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每個企業都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具有鮮明的特點,具體表述如下:
(1)產權清晰
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產權分析主要指的是兩個方面:首先,相關部門能夠對某些國有資產行使某些權利,包括占有權、使用權以及處置權等;其次,國有資產有清晰的劃分界限。
(2)權責分明
眾所周知,在任何企業中,一個企業的擁有者和一個企業的員工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都擁有各自的權利和責任,因此,“權責分明”指的是要明確企業所有者與勞動者的權利和責任。
(3)政企分開
所謂“政企分開”指的就是要將政府的管理職能與企業的經營職明確區分開。
(4)管理科學
一個企業如果想要取得長足的發展,必須擁有科學的管理制度,其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包括員工管理、銷售管理以及服務管理等。
四、家族管理模式向現代企業管理轉變的有效途徑
(1)改變固有的思想意識
私營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認識到家族管理模式的弊端,更要認識到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和企業的改革的必要性,因此,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改變固有的思想意識,堅定企業改革的想念。首先,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明白家族管理模式已經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了,甚至會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其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私營企業如果想要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解決資金、人力資源方面的問題,因此,私營企業要利用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人才,促進企業進行變革。所以,企業領導者必須要具有轉變管理模式的意識。
(2)擯棄原有的管理方式
私營企業在管理制度轉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困難是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會把家族成員的利益放在首位,會嚴重影響其他普通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甚至會出現跳槽的現象,因此,私營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摒棄原來的管理模式,將企業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清楚地認識到凡事都要以企業的發展為前提。
(3)建立健全完善的企業管理機制
私營企業的家族管理模式的漏洞百出,因此,必須建立健全企業管理機制。首先,轉變工作的方式,對企業員工一視同仁,每個人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公平競爭獲得自己的職位和薪資;其次,完善企業的人才選拔制度,廣納賢才,吸收先進的經驗做法,讓更多的人為企業的發展集思廣益,促進私營企業的發展;此外,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多聽取員工的建議,讓每個企業員工都能夠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去。總而言之,只有科學民主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證私營企業獲得長足的發展。
(4)家族創業精神的傳承
創業精神是眾多創業企業家的智慧成果,而且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創業精神的內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創業精神也在與時俱進。此外對于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創業精神也是不盡相同的。在創業初期,創業精神主要體現在吃苦耐勞;在創業穩速增長期,創業精神主要體現在堅持發展、完善管理以及風險防控等方面;在創業成熟期,創業精神主要體現在承擔社會責任以及對技術和服務內核進行創新等方面。在創業精神傳承方面,由于新一代的年輕人并沒有歷經上述階段,因此難以對家族企業的經營和管理產生濃厚興趣。所以要想傳承創業精神,絕不是簡單的說教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企業家對繼承者進行有組織的培養工作。目前,可以將創業精神傳承分為四個階段:選擇繼承人、初步引領、共同管理以及逐步放權。在選擇階段,要對繼承人的資歷和特點進行考核;在初步引領階段,需要繼承人適度參與到管理與經營事務之中;在共同管理階段,可以依據企業之前的經營特點決定繼承人的經營模式,例如碧桂園企業,7年之間,在其父楊國強的著力栽培下,楊惠妍拾級而上:2005年,23歲的楊惠妍加入碧桂園集團擔任采購部經理;2006年12月,獲委任為碧桂園執行董事,并兼任碧桂園集團若干成員公司的董事;2007年,代理家族持股晉升中國首富;至2012年獲委任為碧桂園副主席。在其控股或者是經營;在逐步放權階段,應該交由繼承人更大的權力,鼓勵繼承人大膽創新。在整個傳承過程中,負責人需要對傳承工作提起高度重視,并依據企業特點構建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選擇在合適的時機進行賦權,使繼承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鍛煉,并最終形成一定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在變,私營企業有家族管理模式向現代化管理模式轉變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本文就私營企業中家族管理模式的弊端以及如何向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轉變進行了探究,主要讓企業員更有干勁,幫助私營企業擁有更加科學、更加民主的管理模式,能夠獲得更加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鄺達.家族制管理向現代企業管理轉變的途徑研究[J].青年時代,2016(17):230.
[2]卓榮耀.由家族制管理機制向現代企業管理轉變的途徑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2):21-21.
[3]馮鵬程.中國家族企業及其財務戰略問題研究[D].福建:廈門大學,2007.
[4]劉洋.社會關系網絡轉型與家族企業成長研究[D].福建:廈門大學,2008.
[5]鄭霞.私營企業家族制管理與現代管理模式的關系初探[J].當代財經,2006(07):105-107.
作者簡介:唐秀蓉(1973-01-21)女,大專,注冊會計師,稅務師、中級會計師,主要從事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