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超,曾娟(南寧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廣西 南寧 530002)
BIM即為建筑信息模型,簡單可理解為帶有全部信息的數字化模型。現階段國家大力推廣BIM技術普及,201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的通知》預示著BIM將成為行業的發展方向。相比于建筑及機械等行業,市政工程BIM起步較晚,但其發展迅速已成燎原之勢。對于市政立交工程而言,由于其復雜的空間關系,BIM技術的應用對其具有革命性意義。
市政立交主要有分離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之分。分離式立交多用于高等級道路與低等級道路相交的立交形式,不需實現轉向需求,其技術及條件較為簡單;互通式立交為相近或相同高等級道路相交,需要實現其相互之間交通轉換的立交形式。
市政立交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特點:立交形式多樣,選型難:市政常用互通式立交主要包括菱形立交、苜蓿葉式立交、蝶形立交、半定向立交等一種或多種組合形式,設計首先需要在眾多類型中確定立交選型;市政立交工程空間關系復雜、制約因素多:包括立交自身空間交叉關系,立交與地下管線、管廊、隧道、軌道交通的銜接與交叉等諸多方面,立交設計需梳理各方面之間的銜接及相互影響關系。
市政立交方案設計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立交選型決策、立交空間及技術問題,其中立交選型為其重中之重,其主要受交通需求、用地需求及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影響;立交空間問題需要各專業相互之間協調、配合解決;立交技術問題解決需要結合技術、知識、經驗等諸多條件實現。
傳統CAD二維設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已成熟且應用廣泛,相對于畫板時代其計算機繪圖技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具有高效、快捷、精確等諸多明顯優勢。于普通市政道路工程方案設計中,影響因素較少、空間關系簡單、各專業分界明顯,傳統CAD二維設計可完全勝任。
相對普通市政道路工程,市政立交工程更加復雜,主要體現在立交形式多樣、空間關系復雜、成果難以完整展示等。傳統二維平面設計在立交方案設計中存在著設計難度大、設計精度及效率難以保證、空間分析能力弱、效果難以表現、驗證困難且難于決策判斷等諸多問題。故市政立交工程的方案設計過程往往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設計及決策過程需要大量的工作以及時間,而BIM技術作為開創性設計手段為解決此類問題創造了條件。
BIM技術作為新興技術,相對于傳統二維設計,其設計理念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首先,BIM技術實現從二維到三維質的改變,BIM技術通過建立三維建模實現數字化、信息化設計,與普通的3D模型不同的是,BIM模型含有工程設計全部信息,如材料組成、尺寸、建設條件等,使設計集成簡化,并保證設計精度;其次,BIM技術模型可實現各專業協同設計,即基于同一模型條件下集成工程范圍內所有建設條件,包括道路、橋梁、排水、交通、景觀、照明等各個專業,使專業之間銜接更高效、準確;再次,BIM技術可進行成果驗證,由于數字化模型及協同設計,可實現專業自身及專業之間的核查,如材料核查、尺寸核查、坡度核查、視線核查、空間關系核查等,保證設計準確性及精度;最后,BIM技術成果展示效果顯著,由于其采用三維真實化建模,BIM成果可實現全方位、全立體的建成效果展示,對多方案比選及決策判斷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市政立交工程復雜,BIM技術的應用對其方案設計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首先,對現有資料進行建模,包括地形地貌、物探資料等,分析基礎條件對立交的影響,為立交設計提供依據;其次,市政立交工程環境復雜、形式多樣、決策困難,BIM技術通過立交三維化建模,實現立交選型方案落地比選,直觀判斷其與周邊的環境互適性、用地適應性、場地銜接性等關系,有利于立交選型決策;第三,市政立交工程空間關系復雜,通過BIM技術建立總體場景,將所有專業集成,可直觀判斷立交整體協調性、立交凈空是否滿足要求、立交橋梁樁基與各類管線凈距是否滿足要求、立交各類構筑物之間是否存在碰撞、立交三角視距是否受到結構物、樹、燈影響等等,為立交技術可行性提供保障;第四,立交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交通服務,利用BIM技術對立交交通運行進行真實化模擬演示,將預測交通量數據導入BIM模型,于立交模型中模擬交通運行,可直觀判斷立交交通運行狀態,為立交決策判斷提供有力依據;第五,BIM技術立交成果展示效果突出,三維模型可實現立交全方位、全立體的動態展示效果,并可進行后期渲染,對立交于不同的季節、氣候、天氣等狀態下進行模擬分析,可實現立交最真實的效果展示;第六,立交結構復雜,BIM技術將所有信息輸入立交模型之中,立交模型結構分塊與真實的施工情況一致,結構分塊包含施工所需的所有信息,可直接指導立交施工,提高效率;最后,BIM技術可實現立交施工模擬,通過施工模擬演示,保證立交的實施可行性,為立交實施方案決策提供判斷依據。
南寧市某立交工程方案設計復雜,利用BIM技術進行分析,從立交選型建模到立交空間分析,再從立交靜態效果渲染到動態交通演示等方面,實現立交高效、準確、合理的決策判斷。

圖3 立交景觀效果
立交從多角度提出方案構思,并分別進行BIM建模比選,并確定以方案一作為推薦方案:
立交協同設計,集成道路、橋梁、排水、交通、景觀、電氣等工程于同一場景,實現整體協同并進行相關分析:
立交景觀效果渲染,并進行季相、氣候、天氣狀態分析演示:
立交交通模擬演示分析,進行最真實的交通模擬分析,判斷立交運行狀態:

圖4 立交交通運行模擬分析
隨著時代進步及行業發展,BIM設計技術普及以及未來取代二維CAD設計已成為必然趨勢。針對傳統設計于市政立交設計中存在設計難度大、設計精度及效率難以保證、效果難以表現、驗證困難等局限性,BIM技術在參數化建模、專業協同設計、空間關系組織、交通仿真、碰撞核查及效果展現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對復雜的市政立交工程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雖然目前BIM技術尚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但是其解決亦只是時間問題,對此,我們可以展望未來數字模型將會取代圖紙出圖,實現設計的革命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