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雨軒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小的時候,不想長大。那時的我也是這樣想的,因為我認為長大就意味著父母和疼愛我的外婆要離開我了,所以小時候的我經常莫名其妙地哭得稀里嘩啦。媽媽問我怎么了,我就一邊抹眼淚,一邊打著哭嗝說:“我……我不想你死……”這時,媽媽會笑著說:“說什么呢,不會的,不會的。”
后來,我慢慢長高,心智也稍微成熟了一些,開始渴望長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上初中了,開始了與小學不一樣的生活。最大的變化是科目變多了,其中還有一節上小學時總是被數學課“霸占”的道德與法治課。
第一節道德與法治課正好是在星期一。上課鈴聲響起后,我們靜靜地等待著老師的到來。只見一位短發女子走了進來,她在講臺上站定,說道:“同學們,我是你們的道德與法治老師,你們可以叫我劉老師。”
多么新鮮的稱呼!以往的道德與法治課上的都是數學課,我根本沒有見過什么道德與法治老師。劉老師皮膚白白的,語言極具特色,帶著一絲幽默,好像永遠也不會生氣,我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了。
當學到“生命”這一單元時,我下意識地感到不舒服。但是劉老師的一番話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她說:生命很脆弱,很短暫,但它也是堅強的、獨特的。我們要敬畏它、珍惜它。生命的意義是創造和奉獻,我們要做的是把握現在,珍惜每一天,而不要因為生命有終點就唉聲嘆氣。
劉老師的這番話徹底點醒了我,讓我拋棄了小時候的幼稚想法。雖然終有一天,我的親人會離我而去,我的生命也會有結束的一天,但是,只要我們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天,就不會辜負生命的意義。這時,我猛然意識到:我長大了!哪怕是一點點,也讓我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