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看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如果要課堂洋溢生成之美,就要關注課堂的一個個細節;課堂的精彩是由每個課堂細節組成的。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不僅要從預設課堂細節開始,更要感受課堂上每一個細節、捕捉動態的細節之美,并且挖掘文本“隱點”、推敲文本“顯點”、掌控課堂細節、進行文本的“讀書指導”,精心打造課堂細節。因此小學語文課堂上精彩的課堂細節是創造精彩語文課堂的保證,是精彩相約的有力保證。
關鍵詞:關注;課堂細節;洋溢;生成之美
如果說小學語文課堂是一棵茂盛的大樹,那么每個課堂細節就是它的每一條枝條。因此關注課堂細節,捕捉動態的細節,會讓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精彩”!因此,我們要關注課堂的每一個細節,捕捉課堂的每一個細節。
一、 預設課堂細節,充盈靈動之美
只有預設好課堂細節,才有充盈的課堂,才有課堂的靈動之美。因此要對課堂細節進行預約,讓其精彩生成。而導學案可以說是師生合作探究學習及課堂教學的藍圖,課堂細節的預約,因此只有在充分研究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礎上編寫導學案,并發揮教學機智,讓課堂充盈靈動之美。
二、 感受課堂細節,捕捉動態之美
課堂細節在哪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它是多姿靈動的。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用動態的觀點去對待我們的課堂教學,來捕捉課堂上的動態之美,并將即時生成的有趣的、有效的知識轉化為我們的學習內容,構建出一個靈動、動態的課堂,并以此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曾聽過一次公開課,授課老師在教學《紙的故事》一課時,他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文本中“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這句話,可以讓我們的學生說說“你們還知道生活中哪些形形色色的紙?這些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紙在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這時,課堂上出現一個可以說是大家不想聽到的聲音:“有一種紙,是衛生紙用來擦屁股的。”話音未落,就引發課堂上哄然大笑。幾秒鐘后,只見這位老師不動聲色地說:“是啊,我們的祖先發明出衛生紙,解決了我們的的生活需要,你們可以想一想,如果沒有它,我們的生活會是多不方便啊!”接著,此老師干脆就以“衛生紙”為話題來了個借題發揮,問:“那么衛生紙的使用從古至今有怎樣的變化呢?衛生紙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又有了什么新的應用呢?”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得恰到好處,什么面巾紙、尿不濕等等全都被挖掘出來了。最后,讓學生回歸到“我們的祖先真的是十分了不起的!”這一境界。
試想,如果沒有學生的那句“衛生紙”一說,沒有老師敏銳地捕捉課堂上的動態之美,還會有我們課堂的這份精彩嗎?因此,面對動態的語文課堂細節,需要我們教師能感受課堂細節,敏銳地捕捉課堂上的動態之美,從而構建出具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三、 挖掘文本“隱點”,掌控課堂細節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在《聽竇桂梅師講課》這一書中曾說過:在備課時,我們教師一定要和文本對話,明白作者的真實想法,準確了解文本的內容,以此來挖掘文本“隱點”,就是挖掘該文本所隱藏的內容。
如我們在教學古詩《江雪》,備課時一定要先問問自己:“在如此寒冷的冬天,老人家為什么還在江上釣魚?他會釣到魚嗎?”果然,上課時就有學生提到這個問題,因此可以請我們學生大膽地設想。有的同學說老人家愛好釣魚這一運動;有的說他以釣魚來養家糊口;還有說他是無聊,通過釣魚來消磨時間。此時老師可馬上拋出一個問題:看來大家的理解是從不同角度出發,當然答案也是多種多樣的,哪一種角度會與作者柳宗元當時的情境相似呢?此時老師補充介紹了作者柳宗元寫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然后請學生再談談自己的理解。學生立刻就會真正地領悟到柳宗元是借文中的“蓑笠翁”來表達自己孤僻高傲的心情,詩人在文中的真實思想不是釣魚,而是他對當時那種政治環境不屈服的一種心境。
這樣精彩的課堂細節,就是源于教師能掌控課堂細節,從中挖掘文本“隱點”,即挖掘該文本所隱藏的內容。
四、 推敲文本“顯點”,感受細節之美
文本“顯點”推敲,是對一篇文章中的關鍵詞語的推敲;是對一處精彩語句的推敲;對一句概括整段甚至整篇語句的推敲……因此我們語文教師一定要能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感受詞語、語言,培養學生積極、高尚的審美觀。
如教學《葡萄溝》一課中“疆”這個生字時,先引導學生分析“疆”字的左半部分是由弓字和土字構成的,再讓學生想想為什么“疆”字的左半部分由弓字和土字構成。學生經過一番討論后,理解別具一格:弓就好比彎彎曲曲的西北邊界線,新疆是我國的邊疆,是祖國的領土,因此要在弓字里加上土字。學生的想象力出乎我的意料,我當時就大大夸獎了他們,并引導他們用“疆”字組詞,再用其中的一個詞來造句。“疆土、邊疆、海疆;我們的海軍艦艇部隊時刻守衛祖國的海疆”。學生如能理解字意,組詞、造句便不是難事。對于以上的教學,是從學生的生活常識和知識儲備出發,關注他們能力發展的層次性,關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運用,注重開發學習內容內蘊的情感價值,集方法的指導和習得、語言的遷移和應用于一體,步步深入,真正有深度、有廣度、較好地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五、 文本的“讀書指導”,“品讀”課堂細節
此處的“讀書指導”,包括放聲朗讀、靜心潛讀——默讀、瀏覽的指導。讓讀來領悟情感、讓讀來積累語言、促進表達,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旋律。因而,閱讀教學應以讀為本的主張也得到廣泛認同。因此要讓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體會、讀中獲得。
可以說這些課堂細節雖然看似淺顯,但是在淺顯中蘊藏著豐富;看似隨心所欲,但是在隨心所欲中滲透出藝術;看似尋常,但是在尋常中體現出思想。我們教師一定要能反應靈敏,發現這些靈動、豐富多彩的課堂細節,并挖掘課堂細節,才是創造精彩語文課堂的保證,是精彩相約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范永發.關注教學細節 成就高效課堂[J].中學語文,2012(3):23-24.
[2]劉長慶.細節成就完美——關注課堂細節[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6):38-40.
作者簡介:王慶英,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霞浦縣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