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園文化對于德育教育有著極大的影響,可以說任何德育教育的開展都離不開校園文化的幫助。實際上,校園文化本來就具備一定的德育功能,其能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學生的影響,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以及道德素質。本文進一步探討了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希望能夠為我國校園德育教育的開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關鍵詞:校園文化;德育功能;價值導向;規范行為
學生一方面是校園文化的建設者,另一方面也是校園文化的受益者,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并且還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滿足社會的發展要求。
一、 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內涵
通常情況下,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指的是校園文化對學生行為、道德以及思想等多個方面產生的一些正面影響,在校園文化的影響下學生的思想水平以及道德層次會得到顯著地提升,并且養成一些比較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通常情況下校園文化可以分為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三個不同的層次,其不同的層次分別具備著不同的德育功能。
(一) 校園物質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園物質文化主要是校園物質的文化載體,其更多的體現的是學生的精神追求,校園文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精神狀態,具備一定的德育功能。
(二) 校園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園制度文化是校園內的規章制度在長期的發展中而形成的一種文化,校園制度文化能夠有效地規范學生的行為舉止,對學生的行為、思想以及禮儀道德進行約束。
(三) 校園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園精神文化蘊含著校園的核心底蘊,也是校園文化的根本,校園精神文化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凝聚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及拼搏欲,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 校園文化中德育功能的透析
校園文化作為校園環境下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意識群體,會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心理以及生活等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通常情況下,校園文化具備以下幾種德育功能:
(一) 價值導向功能
校園文化能夠對學生的價值產生正面、積極的導向作用,校園文化通常都是在長期的發展下而形成的,其中蘊含了先進的價值觀以及思想理念,學生長期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以及影響下,其價值觀必然也會隨著校園文化而發生一定的變化。當今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各種紛亂嘈雜的思想觀念在網絡上以及社會上層出不窮,對于人們的思想價值產生了較大的沖擊。而在校園環境內,無論外界的思想以及價值多么混亂,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正是受益于校園內正確的價值觀,校園文化的影響才會日益變大,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當然,校園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并不是說會限定學生價值觀的發展方向,實際上校園文化是一個比較自由、包容的文化體系,只要是正確的價值觀,都可以在校園文化中尋得一席之地,校園是思想觀念最多的一個場所,不同的價值觀、思想觀在校園中不斷地碰撞,進而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吸收與完善,由此可見校園文化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體系,其能夠有效地滿足不同的價值理念發展需求,起到一個較好的價值導向作用。
(二) 情感熏陶功能
校園文化不僅僅具備較好的價值導向功能,還具備一定的情感熏陶功能,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僅僅要加強對學科知識的講解分析,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情感熏陶以及性格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一直以來,如何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都是日常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一些教師嘗試著通過課堂教學來引導學生的情感,但是取得的教學效果并不好,由此可見以課程的形式來加強對學生情感的熏陶并不可靠。而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課程,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地改變學生的情感價值以及思想態度,因為所有的情感熏陶都是在無聲無息之中完成的,因此學生不會產生任何的排斥心理,能夠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校園文化的情感熏陶其實就是通過環境來影響學生的心理,學校可以組織一些科學的、高雅的文化活動來加強對學生的熏陶,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獨立的精神意識以及理性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的進一步成長。
(三) 規范行為功能
通常情況下,對于學生行為的規范都是通過學校的規章制度來實現的,但是規章制度畢竟只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其所具備的管理效應并不強,學生如果真正的存在不規范的行為,如果沒有教師進行監督管理,也無法有效地約束學生。而校園文化則不同,其作為一種無形的約束,并不是通過外在的管理以及監督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其更多的是通過對學生思想的影響進而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認識,讓學生明確地了解到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可以做的,從內部實現對學生行為的約束,規范學生的行為。
三、 結語
校園文化是校園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校園文化具備較強的德育功能,合理地應用校園文化來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能夠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行為,熏陶學生的情感,正確地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為我國培養更多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朝莊.試論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J].中國教育學刊,2004,22(7):12-15.
[2]張寶君,王繼奎.試論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J].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6,17(4):74-76.
[3]劉華.試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實現路徑[J].教育探索,2015,22(5):38-40.
[4]謝秀軍.試論高校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6(12):160.
作者簡介:康紅霞,甘肅省嘉峪關市,甘肅省嘉峪關市迎賓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