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璐瑤
摘 要:語用失誤指在交際中由某些原因造成談話雙方在交際時缺乏相互理解,未能達到交際目的,導致的交際失敗。造成語內語用失誤的原因多樣,包括語境、社會地位、社會文化差異、知識水平、教育經歷、性別和年齡等。本文以俄羅斯本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語內語用失誤為例,分析產生原因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語內語用失誤;語境;交際條件
一、語用失誤的概念與分類
語用失誤通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語用失誤是指包含語法錯誤、語音錯誤等在內的語言運用錯誤,狹義的語用失誤,即研究語言使用的可接受性,而非語法使用正確與否。當今,國內外大多語用學家著重研究狹義的語用錯誤。
此外,以交際發生在同一文化還是在跨文化中為衡量標準,還可以把狹義的語用失誤分為跨文化交際中的失誤(語際語用失誤)和母語文化內部的交際失誤(語內語用失誤)。經調查,國內語用學家所著的大量語用學文章都把研究重點放在研究跨文化語際語用失誤上,他們常常把母語與所學外語相聯系、作比較,研究異文化間的交際案例,但是在研究語際語用失誤上,有時往往因為母語水平和自身所掌握的外語水平程度不在同一水平上,故而不能充分區分和解釋廣義的語用失誤和狹義的語用失誤。
所以,針對目前國內大多語用學者著重研究語際語用失誤,而對語內語用失誤則鮮少涉及的現狀,本文在前人的基礎上把視角放在了語內語用研究上,并結合筆者的學習經歷,將俄語中的語內語用失誤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二、語內語用失誤產生的原因
雙方言語交際的成功與否是由各式各樣、但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語言內、外因素決定的。所以,除了說話人的意愿和選擇之外,還有大多數非言語因素影響著言語交際,例如:談話雙方之間的人物關系、社會地位、行為、語境、情感、性別、年齡、知識水平和個人經歷等。所以必須從不同領域、不同方面找尋語用失誤產生的原因。在此,將對以下幾種較為典型的影響因素做出進一步解釋。
(一)語境
在言語交際中,語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陌生語境下易產生語用失誤。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會拘束、謹慎、不自在甚至是沉默寡言,使得雙方之間的交際不順暢、彌漫一種不和諧的氛圍。雙方交際的順暢程度會隨著雙方熟悉度的變化而變化。科學表明,人在緊張、狀態不佳的情況下,說錯話的次數會明顯增多。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情景比比皆是,比如不同寢室的學生互相串門或是去朋友的工作地點參觀時,常常會出現聊天話題結束后,雙方一時間找不到新話題的尷尬境地。第二,在多人對話情境下易產生語用失誤。在多人對話時,常常會發生因為第三方的插話或某種突發狀況造成交際停頓或者引起發話人注意力分散,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第三,借助電子設備進行語言輸出時可能會發生語用失誤。比如借用電話交談或書信、網絡交流時,由于信號或者搞混手機中的名字以至于信息發送錯誤等導致聽話人沒能完全理解發話人的意思和情感而做出錯誤應答。
(二)社會地位
雙方的社會地位不同,會導致雙方對同一詞匯的理解及社會定型不同。
比如:某學校的一位領導與教師談話時,領導對教師說:Мне кажется ,что тебе нужно подробно подумать о своем росте。教師一聽很詫異,因為рост在俄語中通常是“身高”的意思,教師不明白領導為什么要說自己的身高問題,但是在領導的話語中рост的意思是“前途”的意思,領導是想提醒教師要好好思考職稱晉升等事情。由此可見,由于雙方處于的社會地位不同,對同一詞的理解就會存在很大差別。
此外,有時由于談話雙方的社會地位相差懸殊,發話人很可能會忽視交際平等原則,全程自己侃侃而談,不理會聽話者是否能聽懂或是否有傾聽的意愿,把兩人之間的交際變成了自己的獨白。
(三)知識水平、教育經歷的差異
談話雙方教育水平上的巨大差異會導致雙方對語言的理解和言語掌握范圍不同。
1.由于談話雙方一方的知識空缺而造成交際失敗
?Коммерсант Майсль приезжает из Черновцов в Вену. Вечером он хочет пойти в Бургтеатр. Он спрашивает в кассе театра: ?Ну что у вас сегодня на сце?не?? – ?Как вам будет угодно?. – ?Отлично! Пусть будет ?Короле?ва чардаша? [41, 89]. Если читатель знает, что Бургтеатр – это драматический театр и что ?Как вам будет угодно? – пьеса Шекс?пира, то 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ая неудача коммерсанта будет очевидна.
2.對多義詞或術語不了解而造成交際失敗。
Так, например, в ходе полилога (три участника разговора, кол?леги, двое с университетским образованием) один из собеседников взглянул на часы и начал прощаться: ?Мне с вами хорошо… Однако время не время, мне еще сегодня нужно заехать в одно место по делу… ?Мы встретимся снова!? (строчка из популярной песни). – 2-й уч.: Танюш, не исчезай. – Куда я денусь, мы софеноменальны – 3-й уч.: Чего, чего? Софеноменальны? Не понял…? 此時,Софеноменальны就成了檢驗第三方知識儲備的獨特石蕊試紙了。
(四)年齡
人們常常用“代溝”一詞來表示不同年代的人在交際時出現的語用失誤。年齡差距過大的交談者之間為什么會出現“代溝”呢?一是因為當今時代變化飛快,信息更新日新月異,老一輩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中對新鮮事物不敏感、接受能力弱,渴望回到過去,與新新時代相脫節。這種情況很容易使老一輩落伍,對年輕人隨口而出的“新鮮詞”不甚理解。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在考慮問題時表現的要更全面謹慎一些,往往不如年輕人那樣干凈利落,在對一件事情的評價上,也會比年輕人考慮的因素更多,做出的評價會更持重一些,不像年輕人那樣涇渭分明。
由于年齡造成的語內語用失誤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最日常的體現就是父母與子輩的日常交流,比如青年人在與長輩交流時常使用俚語,例如Шкура – девушка свободных нравов. Или грубое, пренебрежительное название девушек вообще。(毛皮一詞在年輕人口中是行為不檢點、粗鄙女孩的意思)。
三、交際成功的條件及應對策略
(一)成功交際需要的條件
參與交談者應把自己培養成容易打交道、易于共事的人。此類人有什么特點呢?通常,這種人的共性就在于他們都是渴求知識、做事專注、以積極態度對待周圍世界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交際時保持強烈的交際意愿,保持專注認真的態度,盡量避免外部因素對談話的影響,從而形成和諧的交際氛圍(交際者的語速、語調、暗示、停頓、沉默等交際技巧)。
談話雙方都應在交際時具有移情能力,這種能力是指談話者在交際時要關注對方的內心世界、思想和情感,對對方的經歷、遭遇、喜憂感同身受。這一能力對教師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他們需要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內心的發展情況并根據變化為其制定或適時調整恰當的教育方式。對此,在后面會在策略中詳細指出如何提高這一能力。談話雙方要擁有自身的個人魅力。例如:正能量、良好的行為規范、良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懂得化繁為簡,對人真誠善良、樸素勇敢不張揚等良好特質。
在交際時選擇恰當的交際方式。常見的交際方式有聽覺交際方式(以話語和聽力交際,例如:日常談話、電話交談)、視覺交際方式(例如:以書信形式交際、通過觀察談話者的外表特征、穿著等細節特征判斷其性格特點和處事風格)、觸覺交際方式,即交際中的行為動作(例如:握手、擁抱、豎大拇指等表達友好或惡意的手勢等)
談話者富有幽默感也是成功交際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一個人的幽默感體現在他是否善于在生活中的點滴中發現并創造幽默,以樂觀幽默的心態對待周圍的人或事,談話中有適當的幽默會促使交際成功進行,但是要謹記,幽默也要恰當、有度,過度幽默可能會讓對方厭惡,產生負面情緒,反而適得其反,導致交際失敗。
(二)應對語用失誤的常用策略
1.語言順應策略
第一,將語言的可變性和協商性綜合運用可得出語言的順應性,所謂可變性是指語言在特定情境中可選擇的范圍,協商性是指語言非機械、靈活的使用。第二,為求得交際的成功,需要在一定語境下將二者綜合起來運用,即表現為對可選擇語言范圍的靈活運用,也就是語言的順應性。
2.容忍策略
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常常會容忍因為談話雙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和差異而導致語用失誤,并不加以修正,以達到交際順利進行的目的。相比之下,人們對本國人造成的語內語用失誤的容忍度遠不如前者。他們認為后種的語用失誤是有意而為之,是不尊重、不配合、不專心的表現。所以,為克服由于某種因素而產生的語內語用失誤,容忍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3.移情策略
所謂移情是指說話者在說話時考慮到對方的立場和情感態度,以求雙方能在情感上產生共鳴,聽話者能夠設想和理解說話方的用意。語用移情有三個原則:等同原則、合理原則、禮貌原則。等同原則是指說話人把自己當成聽話人中的一員,使自己的話語顯得更親切,更易互相溝通。合理原則是指說的話要合乎情理,為對方的情感、利益考慮。禮貌原則與禮貌原則相似,要多說有利于他人的話,減少與他人的觀點不一致或發生沖突。
四、結語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自開始使用語言,就常伴隨著語用失誤。失誤在所難免,重要的是,為了能順利獲得預期的交際效果,要理解什么是語用失誤,正視它的存在,分析造成語用失誤的原因,適時應用恰當的策略。
參考文獻:
[1]金立.合作與對話 合作原則及其應用探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2]劉森林.語用策略[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3]唐紅芳.跨文化語用失誤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4]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