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宜璟
摘 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歷了40年。在這40年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屯墾戍邊、維護新疆穩定上,始終牢記黨中央賦予的職責使命,造田植樹,興業戍邊,逐漸成為維護和促進邊疆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新時期,總結兵團黨建工作的經驗,對于如何加強黨對新疆屯墾事業的領導,如何更好地去鞏固邊防事業,如何構建新時期的兵團,與如何加速進行新型的團場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改革開放;兵團;屯墾戍邊;黨的建設
一、引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是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二、第六軍,原新疆三區革命的民族軍和陶峙岳將軍率領的原起義軍組成的。曾經歷了長征,參與了延安保衛戰,并解放了我國的大西北,捍衛著我國的領土主權。兵團執行國家賦予的開墾土地、保衛邊疆的神圣使命。他們是一支不穿軍裝,不拿軍餉,永不復員的特殊部隊。新疆兵團的建立與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治理邊疆地區的重大舉措。
自1954年兵團建立以來,經歷了兵團的成立、兵團國有農場標準化建設、兵團的大發展、兵團遭遇挫折與破壞、兵團被撤銷并成立農墾總局和新的發展等不同時期。1975-1981年,兵團從被撤銷體制成立農墾總局階段到實現兵團體制的恢復并向大發展方向大步邁進的過程,是兵團一次蛻變和實現大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改革開放以來,兵團屯墾戍邊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先后經歷過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兵團在被撤銷體制組建農墾總局時期,無論在發展還是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影響,黨的建設也毫不例外。兵團恢復體制后,標志著新疆的農墾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兵團機構設置逐步完善并按照中央的要求對機構進行了改革,達到了精簡機構、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也使兵團機構設置更加適應開創農墾建設新局面的需要。在此期間,兵團黨的建設逐步步入正軌,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兵團在推進屯墾戍邊事業偉大歷史進程中,黨的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總結歷史,有利于啟迪未來;總結經驗,有利于揚帆起航。立足改革開放的時代大背景,縱觀兵團,總結兵團黨的建設歷程、成就和基本經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特別是在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兵團的發展史和黨的建設史上。筆者在此基礎上,分析并總結出黨在兵團的建設方面取得了以下3個方面的經驗。
二、嚴格依照中央戰略部署,牢記兵團職責使命
兵團需嚴格按照黨的戰略部署開展黨的建設。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黨中央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恢復了兵團,并對兵團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就是現在的農墾部隊,是穩定新疆的核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要恢復。”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發出《關于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決定》,指出:“生產兵團屯墾戍邊,發展農墾事業,對于發展自治區各民族的經濟、文化建設,防御霸權主義侵略,保衛祖國邊疆,都有十分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新疆時也指出:“在新疆組建擔負屯墾戍邊使命的兵團,是黨中央治國安邦的戰略布局,是強化邊疆治理的重要方略。新形勢下,兵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屯墾興,則西域興;屯墾廢,則西域亂”,“要把兵團工作放到新疆長治久安的大局中”,兵團需始終秉持著“牢記職責使命始終服務大局”的初心,牢記兵團利益與國家利益息息相關,兵團大局與新疆大局脈脈相通。1954年,在兵團設立之初,兵團的職責使命就與國家戰略全局緊密相連。新疆兵團的組建是中央的英明之舉。黨中央的戰略部署是黨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方向。因此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也是兵團履行好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推進兵團各項工作向前發展的根本依據和方向。
兵團的歷史使命是屯墾戍邊、勞武結合。兵團作為穩定新疆的核心,其使命是立身之本,更是存在之基,離開了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兵團的存在和發展也將無法繼續。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在兵團恢復體制不斷開創屯墾戍邊事業新局面的這一歷史階段,兵團黨的建設始終圍繞中央的戰略部署逐步向制度化、規范化發展,兵團黨的建設伴隨著屯墾戍邊的腳步也在不斷向前推進。
又因為我黨建設的基本指導思想就是,黨的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黨的政治路線進行。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改革開放以來,兵團充分結合黨政軍企合一、使命特殊的實際,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80年代前期和中期緊緊圍繞屯墾戍邊歷史使命開展整黨來促進發展和黨的建設;黨的十三大以初級階段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全體黨員、統一思想、鼓舞干勁推進黨的建設;黨的十四大上,提出要加強領導,促進發展,保障黨的建設,要做好黨的思想、領導班子、預備役干部和廉政建設;黨的十五大更是提出要加強黨的建設,為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切實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用兵團精神推進黨的建設;黨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推進屯墾戍邊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強的領導;黨的十八大提出并總結了黨中央管理新疆的戰略和兵團定位等要求,并要堅定不移地繼續深化改革,以促進兵團事業的發展、開放、創新和全面進步;黨的十九大提出在新時代繼續全面進行深化改革并始終要做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兵團始終把黨的政治路線創造性地與兵團特殊實際相結合來推進兵團黨的建設。
由此分析得出的經驗就是,兵團需始終嚴格依照中央戰略部署,牢記兵團職責使命,重視并積極推進兵團黨的建設。也只有在黨的建設、推進屯墾戍邊事業以及更好地履行屯墾戍邊歷史使命方面找到結合點,并且緊緊圍繞中央的戰略部署,牢記屯墾戍邊歷史使命,才能實現兵團黨的建設與履行使命的相互促進與相互發展。
三、加強思想建設,推進理論創新
兵團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無論是黨還是黨員干部,理論成熟都是政治成熟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在兵團的發展過程中,兵團十分重視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武裝全黨和領導干部,堅持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水平和對屯墾戍邊的認識。改革開放以來,兵團更是始終結合自身實際抓理論武裝和推進理論創新,這是兵團事業前進的保證,也是黨的建設的突出特點和經驗。
實踐應用的成功,建立在理論基礎之上。改革開放以來,屯墾戍邊理論在學術領域的研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兵團對屯墾戍邊理論的理解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系統化的過程。從分散的屯田戍邊、屯城戍邊、文化戍邊等的學術研究,到屯田史、新疆史、兵團問題的研究,再到新的歷史時期成立屯田戍邊理論研究中心對屯墾戍邊理論進行系統化研究,關于屯田戍邊理論的研究實現了巨大的飛躍。為深入開展屯墾戍邊黨的建設的具體問題,兵團還成立了兵團黨建研究會和兵團機關黨建研究專委會,為進一步探討新時期兵團黨的建設的重大理論提供了基地和平臺。理論不斷創新與進步的同時,兵團也始終十分重視理論研究成果在實踐中的應用。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為指導,理論創新推動者兵團事業的發展。理論創新加強了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設,使廣大黨員成為堅定的屯墾戍邊事業的推動者。
改革開放以來,兵團始終重視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理論武裝工作。因此,在新時期,兵團仍需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仍需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仍需繼續堅持敢于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要求。這樣可以總結的經驗就是,只有兵團充分認識到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充分結合自身建設和發展的實際,堅持加強思想建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才能鞏固屯墾戍邊的碩果,繼續完善兵團黨的建設工作。
四、加快健全和轉變“政”的職能
兵團黨委七屆四次全會提出,要扎實深化健全和轉變“政”的職能改革,增強依法行政的意識,承接和行使好自治區授予的行政職能和行政執法權,建立符合現代社會管理服務要求的新型行政管理體制機制。
健全和轉變“政”的職能,是兵團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兵團真正落實“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的一次全新改革。只有逐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圍繞承接和行使自治區授予的行政職能和行政執法權,促成各級各部門“政”的思維和行為逐步養成,才能為兵團全面推進各項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礎。
長期以來,兵團黨政軍企合一的特殊體制發揮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但其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行政職能越位、缺位、錯位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其次,兵團中普遍存在政企不分、政資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現象,導致政府與市場不能進行有效的調和,不僅阻礙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也造成很多干部甚至領導形成了思維定勢、觀念僵局。因此,加快完善和轉變“政”職能,對兵團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作出了兵團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為兵團健全和轉變“政”的職能、完善黨政軍企合一體制帶來了重大機遇。面對重大機遇,兵團黨委需緊緊依照黨中央戰略部署,舉辦健全和轉變“政”的職能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為各級領導干部授課,幫助眾多基層干部樹立“政”的思維和意識,提升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水。開展討論活動,從“為什么要轉變職能”到“如何轉變職能”再到“轉變職能應該怎么做”等問題,幫助各級黨員干部深刻認識改進和轉變“政”的職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各級黨員干部能夠真正從思想上接受、認同并決心深化推進改革。在兵團各地大力推行政企、政資、政事、政社“四分開”,嚴格做到依照市場規律、嚴格做到依法行政。
兵團各級各部門需認真落實兵團黨委的安排工作,圍繞承接行使自治區賦予的行政職能和行政執法權,不斷提高能力建設、隊伍建設、作風建設,在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同時,努力提高兵團各級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五、結語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重要一步,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一步。中國多年來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未來的發展更是離不開改革開放,正是因為全面深化改革才有了兵團今天生動活潑的事業局面。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進一步改革兵團的要求,我們要在嚴格依照中央戰略部署,牢記兵團職責使命的前提上,加強思想建設,推進理論創新,然后做到努力加快健全和轉變“政”的職能。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重點,不斷豐富和創新黨政軍企一體化體系的內涵和實現形式;進一步加強黨的核心領導,完善和轉變“政”的職能,充分發揮黨政軍企合一體制的特殊優勢和巨大活力。兵團各級領導干部也要充分認識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深刻內涵,圍繞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和更好地發揮兵團特殊作用,激發全社會的創造力與發展活力。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新疆穩定是大局,選拔干部是關鍵[J].黨的文獻,2010(6).
[2]鄧小平.新時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恢復和發展有關文獻選載[J].黨的文獻,2004(6).
[3]吳詠杰.兵團使命永在——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綜述(八)[N].新疆日報,2017-06-25.
[4]袁雅蕾.習近平:屯墾興則西域興 屯墾廢則西域亂[EB/OL].http://www.ts.cn.2014-05-04.
[5]王澤,盛卉.習近平:不辭長作新疆人[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430/c1024-24962588.html.20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