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
摘 要: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廣泛的覆蓋了各個領域,海量的信息對青年學生的思想、行為、觀念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促進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和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效傳播,為提升青年學生的網絡預判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安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校是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主陣地,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國際形勢的變幻莫測和網絡空間的開放性,高校在網絡工作中維護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安全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網絡交流平臺的不斷擴大,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出現,為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提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黨的執政安全、國家安全和社會主義發展建設,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身心發展。
一、國家意識形態安全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包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習近平多次在不同場合中強調,廣大師生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做積極的傳播者、堅定的信仰者。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要鞏固國家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加強高校網絡空間建設與監管,加大力度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1]青年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堅定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對今后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高校運用網絡正確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使青年學生肩負起復興中華的使命,將國家意識形態融入高校網絡思想工作建設的全過程中去,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代課題。
二、國家意識形態安全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現實瓶頸
目前,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并沒有完全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中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網絡傳播中亟待加強,這種困境的原因有以下幾反面: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工作環節薄弱加速了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危機的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學校在改制改革的過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黨中央領導集體以及高校長期以來都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高校在網絡宣傳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存在諸多薄弱的地方,為此產生的后果加速了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危機的形成。高校在網絡上宣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力度不夠、創新不足,不能有效的結合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安全進行有力傳播,缺乏吸引力,導致部分學生對國家意識形態認同存在模糊情況,并且使學生的理想信念也缺失。同時,國家敵對勢力通過互聯網提供話題來吸引高校學生不斷參與意識形態的議題,從而影響了高校學生對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認同,也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二)國際秩序的影響因子致使高校學生對國家意識形態認知的偏差
互聯網改變了世界格局,使各國成為一體,國際秩序也發生改變,但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慣用手段,西方國家利用互聯網的發展控制網絡話語權來影響我國意識形態安全,致使高校學生對國家意識形態認同產生了偏差,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頗有微詞。互聯網最早誕生于西方國家,憑著科技手段來控制網絡話語權,在網絡上散播謠言,動搖我國的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全等,特別是青年學生,是運用互聯網高峰的一代,同時也是未來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學生的心智、信念尚在塑造中,而運用互聯網滲透西方國家觀念是最致命的武器。高校要始終加強學生用網管理制度,引導學生網絡思維行為,提高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管控機制。
(三)互聯網傳播的非主流意識形態阻礙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發言人,由于網絡監管的逐漸完善,讓許多發表網絡庸俗作品的鍵盤俠鉆了空子,落后、低俗、非主流意識形態的作品極大的吸引青年學生,并且占據了學生大部分時間。網絡空間海量的負面信息分散了學生對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關注,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空間的非主流意識形態對高校學生的影響,外加敵對勢力通過網絡渠道灌輸的價值觀念等,都阻礙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國家意識形態安全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研究
國家意識形態安全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建設的融合是各高校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高校應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有效的宣傳和弘揚國家意思形態。打造高校網絡思想意識形態主陣地,是為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利用網絡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合性宣傳,提升國家意識形態安全
互聯網時代國家意識形態面臨著西方國家渠道掌控的滲透,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應實施相應對策,通過學生的網絡影評、論壇、貼吧評論等深度分析學生的思維認知價值,加強高校網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整合有效性宣傳,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甄別篩選,找出學生價值觀念的關鍵因素,線上線下多元化進行引導,營造網絡空間健康積極的環境,從而有效保障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導地位。
(二)著力打造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傳播力,實現國家意識形態在高校網絡空間的轉換
著力加大國家意識形態傳播力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更生動具體積極的方式融入影視、文學、廣告、商業等傳播環節。推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了解學生近期思想動態和關注的社會事實問題,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建設,開展相關活動、加強宣傳、有效引導。體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價值,建造國家意識形態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立體推廣平臺,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網絡空間的時空轉換。
(三)積極鍛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品牌,增強國家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國家意識形態融合載體,打造高校一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品牌,通過青年學生網絡個性的需求,推送正能量、有溫度、有品質的優秀網絡精品活動,努力把概括性的理論通過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形式具體化,在高校網絡品牌上多下功夫,提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有效融合高校網絡品牌建造,使國家意識形態的高校網絡傳播更有吸引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李懷杰,吳滿意,夏虎.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建設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5).
[3]朱霖.國家意識形態語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當代青年研究,2009(04).
[4]冷文勇.網絡“微”時代我國高校學生意識形態認同安全[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8(06).
[5]張華春,劉越.高校教科書在意識形態認同中的價值影響[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