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薛盼麗



摘 要:西安、成都、重慶作為西部重點發展城市,發達的交通運輸系統對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本文對3個城市選取2008-2017年交通運輸水平指標數據建立面板模型,分析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通過對各交通運輸影響要素分別建立回歸模型進行計量檢驗,探討各項要素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西部特大城市;交通運輸;經濟發展
一、引言
作為西部3座特大城市,西安、成都、重慶的經濟發展向來備受關注。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交通運輸發展對國民財富增加會發揮巨大的作用。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交通設施建設會為城市發展帶來機遇。作為西部地區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西安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無論在地理位置還是國家戰略布局方面皆處于中心位置,發展潛力巨大;成都擁有西部唯一雙機場,鐵路與航空優勢都較為突出;重慶作為我國四大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憑借長江經濟帶發展出突出水運優勢。
此外,國家相關發展政策以及省市間合作戰略進一步促進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國務院發布《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將構建以重慶、成都為中心的“一主軸、放射狀”城際交通網絡;2018年1月,國務院批復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兩市全面推進《大西安立體綜合交通發展戰略規劃》中明確的重大項目落地實施。西安、成都、重慶的交通運輸水平在戰略政策的支持下會有更大發展。本文針對西部特大城市西安、成都、重慶的客運量及貨運量兩大方面,分別對客運量、航空、鐵路、公路貨運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分析,考察交通運輸對其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
二、文獻回顧
羅會華(2011)[1]在通過構建兩區域模型來探討交通運輸發展促進發展中大國區域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認為交通運輸發展促進了市場范圍的擴大,從而促進了經濟發展。王會宗(2011)[2]分別運用全國及三大區域1995-2006年的相關混合數據對預先設定的計量模型進行回歸,研究發現:鐵路建設在短期和長期都會對全國的經濟增長起到促進作用,但其長期促進作用更為明顯;鐵路建設在短期內就能促進東部地區的經濟增長,但其對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只能在較長時期內才能體現出來。申蕙與鄒平(2016)[3]從民航業和經濟發展的協同關系出發,探討民航業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實證研究表明,中國民航業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與經濟發展具有長期均衡關系。丁燕飛(2018)[4]對廣東省2007-2016年國省道建設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國省道建設對地區經濟影響顯著,貢獻比例在5%~25%。
從現有研究文獻來看,大多數學者認為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增長起促進作用,這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礎,本文選取了西部特大城市西安、成都和重慶3個城市為研究樣本,探討2008-2017年,交通運輸量與經濟增長的相關關系,研究結果將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貨運方式角度對西部3大城市的經濟發展提出建議。
三、西部特大城市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發展狀況
(一)經濟發展狀況
西部特大城市西安、成都、重慶的GDP水平在2008-2017年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其中,重慶GDP水平位列第一,成都位于第二位,西安排名第三位。10年間,重慶與成都GDP水平呈現較快增長,2017年兩個城市GDP水平分別達到19500億元、13889億元;全國排名分別為第5位和第9位。相比之下西安增速較為緩慢,2017年GDP水平為7 471.89億元。3個城市GDP水平差距逐年加大,西安在經濟發展方面整體呈現較為落后趨勢。
(二)交通運輸發展狀況
2008-2015年,重慶整體客運量水平持續高于成都和西安,成都于2016年實現反超,西安客運量水平相比之下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在航空貨運發展方面,3個城市整體表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其中,成都近10年保持絕對領先態勢,而西安和重慶在2008-2010年保持相近水平,2011年西安航空貨運量超越重慶,此后兩城市差距逐漸加大。在鐵路貨運發展方面,3個城市在近十年間表現出較為平穩的發展趨勢,其中重慶保持著較西安和成都更高的水平,西安與成都則處于相近水平。在公路運貨發展方面,重慶持續保持較成都、西安更高的水平,且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西安公路貨運量較成都更高,但仍與重慶有較大差距。重慶在交通運輸各方面都呈現較高水平與其具有更大的城市規模密切相關。此外,發達的水路運輸系統也是重慶經濟發展的競爭優勢。
四、西部特大城市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模型設定
為研究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分別選取旅客運輸量、航空運輸貨運量、鐵路貨運量、公路貨運量作為解釋變量、地區生產總值(GDP)為被解釋變量建立回歸模型,分析各個變量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本文選取數據涵蓋時間與截面,選取面板數據進行檢驗,設定模型如下。
(1)
式中:i表示截面單元,t表示時間單元,Xi,t為所選取的解釋變量,βi為待估計參數,εit為隨機擾動項。針對旅客運輸量、航空運輸貨運量、鐵路貨運量、公路貨運量分別進行模型建立,將本式中Xi,t分別替換為PTIi,t、HFTIi,t、TFTIi,t、GFTIi,t,建立四個回歸模型進行計量檢驗。
(二)數據來源
變量統計描述如表2所示。
(三)實證結果
由單位根檢驗實證結果可知,地方生產總值的P值<0.05,故拒絕原假設,該序列沒有單位根,為平穩序列。解釋變量旅客運輸總量,航空運輸貨運量,鐵路貨運量及公路貨運量的P值均>0.05,故不能拒絕原假設,序列有單位根,為不平穩序列,而一階差分的結果均拒絕原假設,為平穩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