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義飛 陳榮強
摘 要:本文分析非法校園貸危害,并對財經素養教育必要性進行剖析,提出加強財經素養教育的解決方法,力求給高職學院防控非法校園信貸提供價值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財經素養;校園貸;網貸平臺
高職院校大學生個性鮮明,思想獨立,樂于接受新生事物。校園貸形式新穎,風險隱蔽,讓許多大學生深陷高利貸泥淖無法自拔。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財經意識的培養,突破高職學生專業技能的局限性及自身素質的單一性,為學生理性財商結構作好鋪墊。
一、高職院校非法校園貸危害
校園貸,是指在校大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借、貸業務自助辦理,實現借貸的“在線交易”。非法校園貸平臺普遍存在高誘惑、無門檻、無抵押、高利滾利、暴力催收等亂象。
1.虛假宣傳,誘導過度消費
校園貸放款快,宣傳零首付、低門檻,文飾實際資費標準,誘導學生允諾不文明催收手段,導致學生過度消費。
2.手續簡便,隱瞞高額利息罰款
校園貸簡化程序,給大學生“借款貼心”的錯覺。同時,利率大大超過,亦或變相超過國家規定的利率,構成高利貸。
3.惡意注冊,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
借貸機構利用網絡在高職院校發展業務,有些平臺甚至在校園附近設點,通過校園兼職、補助、勤工儉學等方式地推,發展非法業務。非法借貸機構冒充“熟人”、“同學”,說服大學生注冊平臺,加入校園貸代理,培訓學生虛假宣傳、偽造虛假合同、誘騙繳納高額保證金等等,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
4.觸碰道德底線追債
在校大學生個人資產普遍為零,貸款憑信用,沒有信貸擔保和抵押。當貸款拖期或者還不上時,出借方經常會采用不合法的收債渠道,如公開個人信息、照片,雇傭討債公司進行暴力催討,在道德層面上有著極大的危害性和殺傷力。
二、財經素養教育必要性
財經素養教育是財經和風險知識的理解力教育。財經素養教育培養大學生運用財經素質、知識與技能,在財經背景中做出有效經濟決策,保障個人經濟權益,養成勤儉節約、儲蓄的好習慣,是大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1.分清“高息貸”或“高利貸”
根據相關調查,超90%學生不懂高息貸或高利貸,最高法院規定未超過年利率24%應予支持。利率在24%-36%實為灰色地帶,年利率超36%為非法高利貸,不予支持。
校園貸平臺以月息“0.1%”為“低息”噓頭,誘導學生貸款,實際上加上平臺服務費、滯納金等,往往超過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再繳納違約金,將超過36%變為非法高利貸!
2.區分“正規軍”與“雜牌軍”
辦理規范校園貸有助學和創業平臺,如投投貸、名校貸;有專門分期購物消費平臺,如趣分期、分期樂;有大型電商平臺提供的嵌套在購物消費中的校園信貸服務,如花唄、白條類。
非法校園貸滲透非常大,防不勝防。如:今借到、閃銀。其中“今借到”借款人只要在平臺上發布借款信息,填寫借款理由、借款金額和年化利率,即可向指定好友或者“今借到”朋友圈推送,點擊消息的人可以選擇借款,并在線上支付借款額。
3.合法借貸,保障自身權益
借貸主要條款包括利率、還款期限等,確實需要借貸時,需要制定合理的還款時間,并與網貸平臺簽訂正規合同。同時謹慎使用個人信息(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謹防上當受騙。
4.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大學生一旦使用非法校園貸,極易演化成“拆東墻補西墻”的冒險做法,最終引發不良事件。學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以及自我防范意識,樹立正確消費觀,抵制過度消費、超前消費。同時通過金融信貸法律知識學習,提高個人金融風險防范能力。辯識正規金融機構及創新金融業務,杜絕參與或使用校園貸,自覺識別高利貸、過度借貸、詐騙貸、套路貸等嚴重危害。
三、加強財經素養教育的途徑
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不良網絡借貸隱患無處不在。經濟是基礎,財經素養是“活血劑”,高職院校要加強財經素養教育,通過財經素養倍增高職生的綜合素質。
(一)成立財經素養教育小組,建立學生財經素養信息卡
各級學院、學工、教務處、團委、經濟學院的相關人員,成立財經素養教育小組,協調有關事項。
1.各學院指派相應的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定向管理,為學生提供財經素養測評、建議和咨詢。
2.加強學生的財經素養輔導,積極推進“大學生財經素養自我測評”工作,為高職學生正確、客觀認識自身財經素養,并根據自身的財經素養、專業能力、職業性質、專長、人格特質進行準確職業定位。另外,財經素養教育小組要規范引導學生對校園信貸的認識,逐步建立起針對大學生的信用誠信體系,防控校園信貸的風險。
3.建立和完善大學生財經素養培育的長效機制,構建財經素養共享的網絡信息平臺,加強對大學生的金融、信用安全知識教育。
(二)改革課程體系,精選財經素養教育課程
開設專業課程,內容包括財經素養教育所需知識如:心理學、市場動態、融資、法律及有關行業領域的知識,形成學科課程和實用課程相結合的課程結構。
1.開展財經素養教育調研,對人才需求作科學分析、預測及修正
職業學院要從課堂走出去,深入財經素養對口機構、單位,學習機構單位職業性財經素養提升技巧和方法,及時修正人才培養方案,優化人才培養質量。
2.構建新型教學體系,培養學生財經素養知識和技能
學院開設與財經素養有關的課程,結合大學生容易遇到的財經障礙,構建能夠提高學生綜合財經素養和素質能力的新型教學體系。針對財經障礙推出系列案例提煉成教學項目,進行范式教學。學院對學生進行與財經素養活動相適應的情境訓練,要求學生懂得財經素養形成方法,如創業機會的識別、商業計劃書的撰寫、融資的方式與手段、市場營銷的做法等財經素養基礎知識,也使學生了解相關的法律、財務管理、稅收等。
3.加大財經素養實訓和指導
學院加大財經素養實訓和指導管理,指定專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進行實際鍛煉。
4.在實施財經素養教育的過程中,走校企項目聯合模式
財經素質的專業機構相對走在職業學院前列,學院可以借力發展,利用專業機構財經素質知識培訓體系、實踐項目、基地,為學生的實踐提供訓練和演習場地,培養大學生的財經素養應用能力。
(三)多平臺發力,加強學生財經素養教育
1.教師重視課堂財經素養教育傳授
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以身作則,以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言傳身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加強課堂財經素養教育。
2.開展財經素養講座
開展財經素養教育系列課程講座,從思想根源解決校園貸問題。如開設大學生健康消費觀、校園金融安全知識、大學生借貸風險等講座。
3.通過校園電視臺、微信、網站等發布財經素養微課
就目前來說,網絡日益學生發表言論、發泄內心不滿情緒的主要場所,因此,高校要占領網絡教育制高點,幫助學生甄別網絡中不好的因素,健全思想道德。學院可以利用網絡手段,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如創業借貸知識,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等。同時,積極發動經濟學院教師,開發財經素養課程,形成涵蓋財經心理、知識、能力、行為、實踐等多個層面的財經素養微課。也可以是發生在師生身邊、帶有普遍性的典型案例,錄制教學視頻,在校園網、官方微信和微博上推送。
4.開展相關主題的班團活動
開展針對非法校園貸的形式、分類、套路和嚴重后果,或者財經素養如何自我煉成等主題活動,幫助同學們正確識別不法校園貸,提高法律意識,從根本上遠離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培養學生的金融意識,提高財經素養。
(四)商業化運作,大膽進行財經素養試驗
1.組織學生財經素養技能競賽,提供展示學生實踐和財經技能成果的平臺。舉辦各種形式行業實訓、技能比武、財經素養競賽活動,努力摸索一條“財經素養理念-財經創業競賽-財經創業實戰”的有效運作機制。
2.全真環境下的財經素養實戰
加強高職學院的財經素養交流,積極組織專業教師考察財經素養教育,共同探討全真環境下的財經素養教育。學院成立大學生財經素養指導服務中心,由中心投入一定的資金支持,擇優扶植大學生財經素養自我提高計劃。專業教師根據專業性質,大膽探索財經素養教育,倡導學生注冊公司進行實戰訓練,積極指導學生利用所學財經素養進行財經創業實戰。
[參考文獻]
[1]張漢芳等.高職生基本職業素養及培育途徑[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
[2]鄧雁玲,楊亞強.“校園貸”的犯罪風險及防范對策[J].公安學刊,2017.
[3]李玫,徐穎.我國互聯網校園貸市場法律問題與規制路徑[J].深圳大學學報,2017.
[4]岳昌君.財經素養教育何以變得更重要[J].全球教育展望,2018
[5]安奕,劉浩.PISA財經素養測評對我國財經素養教育的啟示[J].中國考試,2018.
[6]吳鶴群,成曉越.風險社會視域下“校園貸”問題的生成及應對[J].當代青年研究,2018.
[7]張梅荷,周蕓韜.“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在校大學生財經素養的培養[J].納稅,2018.
[8]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J].大學,2018.
(作者單位:1.湖南民族職業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2.臨湘市桃林鎮中學,湖南 臨湘4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