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受到巨大的沖擊。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高校思想教育模式已經顯得與當今的社會發展格格不入。本文論述了高校的傳統思想教育存在的問題、高校的傳統思想教育改革策略和高校的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以期本文能夠為我國的高校思想教育改革及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思想教育;改革策略
我國的高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高校建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思想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校的大學生的思想認知也發生變化,改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對此,我們的高校要更加重視高校的思想教育建設,加快改革傳統的高校思想建設課程,盡快找到并且執行適合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教育建設的策略。
一、高校的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1、有益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我們常說:思想指導行動。大學生們的思想教育對他們的言行舉止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影響。尤其在當前的多元化的社會,大學生們可以接收到各類的思想,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消極的信息影響,這些信息甚至違背人類倫理道德。我國高校思想教育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知識養料,確保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滿足國家社會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更好的擔負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與使命。
2、對我國的全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大學生群體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股中堅力量。他們的思想教育是否合格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著這個社會的思想觀念。大學生們處于三觀正在完全確立的時候,他們的思想教育至關重要。他們擁有了正確了思想觀念,會影響著這個社會的主流思想。相反,他們的思想出現了問題,一樣會影響整個社會的主流思想。整個社會在正確的思想的氛圍下,人們都會去積極努力的工作和社會,這個國家也必然會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3、對教育改革的影響
高校的教育改革是我國整個教育系統改革的一面旗幟,只有高校教育改革成功了,更加重視素質教育,我國的教育改革才可能走向成功。在高校教育改革中,思想教育擔負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的責任,其創新改革成為教育教學改革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推進高校思想教育深化改革,將促進高等教育全面創新改革與發展,有助于高校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教育生產力的解放與發展,顯著提高高校教育教育人才質量。
二、高校的傳統思想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陳舊枯燥
我國的傳統教育模式始終很難擺脫應試教育,高校的思想教育也是如此。在傳統的高校思想教育教學上,老師們習慣于按照書本上的內容照本宣科,書本上的內容往往都是一些理論化的知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相對較低。老師們在課上很少會結合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去講解書本上的內容,學生們的學習能動性較低。雖然很多高校老師利用了多媒體技術來教授高校思想教育課程,但很多時候多媒體技術流于形式,網絡上大量的真實、有效的案例未被利用,教學模式亟待解決和更新。
2、學生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較低
任何一門課或者一項技術要想學好,必須從內心對他有足夠的興趣或者其它動力。但是,大學生們對當前的高校思想教育往往認識不全面、重視程度不夠、興趣也不足,這就導致大學生們對思想教育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較差。并且在思想教育課上,學生們和老師的課堂互動極少,學生們往往只是被動的在聽老師講課,學生們的主觀學習能動性較差,這就背離了學習一門課的科學規律。學生們不和老師進行足夠的交流和互動,老師自然也就無法知道學生們的所思所想,最終必然會導致高校思想教育課的教學效果不理想。
3、對高校學生的教育效果不理想
高校思想教育課的教育目的實現不夠理想,很多大學生覺得課上的內容離自己很遠,課上沒有認真學習,課下沒有細致的思考。很多老師也似乎只是為了完成工作,沒有對課堂的時效性進行認真的思考。在這樣的雙重作用下,高校思政教育課堂效果不理想。日常思想教育教學過于重視表面形式,忽略了學生的內在需求。這種忽視大學生內在需要的說教,同時也弱化或者沒有從根本處認識到教育教學中情感認同發揮的積極作用。因此,在思政教育教學中,沒有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大學生的內在需要,思政內容缺乏內驅性和感染力,從而無法保重教育的實效性。
三、高校的傳統思想教育改革策略
1、改革當前的教學模式
我們的高校和老師必須對當前的教學模式有清晰的認識,發現當前的教學模式的弊端,改革當前的教學模式。老師們要對自己所授的思想教育課有清楚的認識,要針對當前的高校思想教育現狀引入一些鮮活的實例,讓學生們對課堂的內容有興趣和關注、學習的欲望。同時,我們的老師要科學的、合理化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當前主流的名人的關于思想的觀點和見解,也可以邀請一些知名的學者做一些講座,或者組織學生們進行一些關于思想教育的辯論賽和演講。我們的老師也可以進行一些觀點式的教學,某節課就是某一個觀點的討論,或科學理論的學習、或某社會問題的出現。
2、加強學生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我們的高校老師必須轉換思維,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能夠主動的去了解這門課、去學習這門課、去研究這門課。老師們可以多設計一些提問或者有趣的課堂內容,吸引學生,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例如,課堂中老師可以多列舉案例,通過發生在身邊的熱點新聞,引導學生探討交流,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老師們還可以讓學生們以角色扮演的角度去詮釋高校思想教育課,通過一些實踐活動以讓學生們去感受思想教育課的內容和理論。
3、高校要加強思想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
大學生們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校內度過的,學校的文化氛圍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著他們的思想。我們的高校要注重培養正確的、積極的、健康的文化氛圍,在硬件和軟件上做到齊抓共建一起努力。一方面,緊跟時代發展旋律,充分開展主題教育,不斷強化發展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發揮大學生的帶頭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宣傳的載體,發揮正確輿論的導向作用,構建和諧、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
此外,大力推行學生會組織建設,發揮學生社團的帶頭作用,引導學生推進自我教育。不斷構建完善的校園環境,遵循“以景化人,以文化人”的選擇,打造時時我、處處育人的文化氛圍。
綜上可見,我們的高校要針對當前的高校實際情況,社會的整體變化、學生們的思想的變化、教育理念的變化,對當前的教育模式做出一些針對性的改變,以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對思想教育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習興趣,增加課堂上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真正的做到有效的提高大學生們的思想認識,提高自我綜合素養。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足夠的主觀能動性去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國家,做一個真正的合格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劉瑋,《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對策》,[期刊論文],《時代教育》,2015(3)
[2]馬無纖,《教改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新探》》, [期刊論文],《當代教育科學》,2015(19)
[3]張文靜,《"獲得感"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初探》, [期刊論文],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4)
[4]任寶器,宋桂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活化途徑探析——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思考》, [期刊論文],《新鄉學院學報》,2017(7)
[5]肖麗華,《網絡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機遇嘗試》, [期刊論文],《教育現代化》,2017(51)
[6]張建蘭,《關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研究與探討》, [期刊論文],《魅力中國》,2014(2)
(作者單位:石河子大學,新疆石河子8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