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鋒
【摘要】在人體解剖學課堂教學中,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這一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將現代多媒體教育信息技術與解剖學學科特點有機融合,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形象思維,加深印象,增強記憶效果,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化 教學案例
【課題】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規劃課題《新課程理念下提升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GS[2016]GHB082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R-4;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07-01
1.案例實施背景
本節課是筆者在全校舉行的信息化課堂教學活動中上的一節觀摩課,所用的教材是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十二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解剖學基礎》。
2.案例設計
本節課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以生為主”的教學原則,采用“創情境—導行動—達目標”的教學模式,充分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技術,通過影像、圖片、板畫等多種教學手段,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最大效率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案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熟悉連結椎骨的結構名稱、位置和功能。(2)理解椎間盤的結構及其臨床意義。
能力目標:能應用運動系統理論知識分析、解釋相關臨床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品質。
4.案例教學重、難點
4.1重點:椎骨間連結結構名稱、位置和功能
4.2難點:椎間盤的結構及其臨床意義
5.案例教學用具
交互式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學課件、微課視頻、圖片
6.案例教學過程
6.1 創設情境,設疑激思
開課時,我用電子白板播放了兩個視頻片段,第一個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痛苦行走;第二個是體操運動員在空中翻騰,同時引出三個情境問題:(1)腰椎間盤突出癥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2)運動員在空中翻騰時,構成脊柱的26塊椎骨為什么沒有分離開?它們之間靠什么結構牢牢地連結在一起呢?從本節課中我們一起來探究這些問題的答案。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創設生活情境和實際病例,提出情境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注意力,同時自然地引入本節課題。)
6.2 回顧舊知,提出問題
接下來,我用電子白板展示椎骨的圖片,讓學生辨認椎體、椎弓板、橫突、棘突、關節突等椎骨的結構,回顧前面學習的椎骨的一般形態結構,然后用電子白板的復制功能再復制一塊椎骨,并將兩塊椎骨上下疊放,緊接著老師提出問題:“假若老師給大家提供一條韌帶,讓你將這相鄰的兩塊椎骨連結起來,你將如何連結?并將韌帶所在的位置在白板上畫出來。”同學們躍躍欲試,勇于展示,有的連在了椎體上,有的連在了椎弓上,有的連在了棘突上……“究竟人體椎骨間是如何連結起來的呢?我們繼續接著探究。”老師斷續追問。此時同學們的探究熱情迅速被激發起來,都急切地想知道椎骨間究竟是怎樣連結的。(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直觀演示和學生親自動手板畫,既讓學生復習鞏固了舊知,同時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也為后面的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和方法引導。)
6.3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如下三個探究活動:
活動一: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找出連結椎骨的主要結構。(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閱讀教材和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和指導學生抓住知識主干進行有效學習。)
活動二:觀看椎間盤的結構和椎間盤突出癥的形成微課。(設計意圖: 通過微課3D立體直觀的動畫演示和講解,不僅讓學生真切地觀察了椎間盤的結構,而且也讓學生深刻地理解了椎間盤突出癥的形成機理,從而輕松巧妙地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活動三:課件展示連結椎骨的前縱韌帶、后縱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和黃韌帶,讓學生通過觀察說出各類韌帶的位置和功能。(設計意圖:通過活動三的設計,不僅讓學生熟悉連結椎骨的韌帶,而且注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運用功能與結構相統一的辯證思維方法進行思維的培養。)
6.4 達標檢測,拓展應用
(1)課件展示人體一段脊柱解剖圖片,讓學生辨認前縱韌帶、后縱韌帶、棘上韌帶、黃韌帶和棘間韌帶。(2)播放腰椎穿刺視頻,讓學生思考腰椎穿刺時,針頭會依次經過哪些韌帶?(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視頻的觀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臨床應用相結全,培養學生能應用理論知識分析、解釋相關臨床問題的能力,以求達到鞏固新知,靈活運用知識,拓展思維和提升能力的目的。)
6.5 情境再現,回顧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現在同學們思考并回答我們在開課時提出的兩個問題:(1)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如何形成的呢?(2)人體椎骨間是如何連結起來的呢?(設計意圖:小結本節課時,我讓學生回答開課時的兩個情境問題,不僅使整節課前后呼應,渾然一體;而且很自然地回顧小結了本節課的所學知識,一箭雙雕,相得益彰。)
7.課后反思
本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的特點,成功地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同時又將抽象的、無聲的、靜止的、難以理解的解剖學理論專業術語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的、生動的和學生便于觀察的實物圖片和視頻,從而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了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學得主動,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總之,合理科學地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可以增強課堂的生機、活力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