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目前初中段學生英語厭學情緒比較嚴重這一問題,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本人在此做一個探討,淺談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嘗試和比較以往積極有效的教育教學策略,摸索、總結、創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針對性強的解決辦法,使學生得以平衡、全面、和諧發展。
關鍵詞:英語;厭學情緒;成因;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以及各級政府對承擔義務教育的學校在財政上投入的不斷增加,各地學校的辦學條件得以不斷地改善,許多小學從一年級就已經開設英語課程了。對于語言學習,當然是早接觸,早掌握。可是現狀似乎不太令人樂觀,主要表現在如今孩子們對英語的學習熱情整體上不如從前,特別是初中生,過早出現厭學情緒——在進入初中的第一學期就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了!在此,我談談當前初中學生厭學英語的原因及其對策。
第一,教師隊伍中的教師素質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從而導致學生厭學。
目前還有部分學校,特別是一些偏遠學校英語師資嚴重短缺,為了應付教學,開齊英語課,部分學校只得讓非英語專業的教師未經過正規的英語課程培訓就走進英語課堂;還有就是相當一部分學校的英語教師畢業多年沒有機會去進修、提升自己專業知識,教師知識結構老化現象較突出。
第二,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不扎實,再加上老師不太關心基礎差的學生,從而導致他們產生厭學情緒。這是大多數學生厭學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現在,在許多中小學有一種奇怪的教育現象,從小學開始,部分老師就只抓少數尖子生,而放棄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這種怪病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我們現在的教育正處于轉軌時期,應該重視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轉變原有的陳舊的教育觀念,與時俱進才能夠與新的時代精神相適應。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完全是因為應試教育造成的結果。在部分學校目前只注重考試結果——以考取重點學校的人數多少來評定學校和老師的好壞。這種情況的出現,直接影響著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價值取向。
第三,小學升初中的擇校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這不但是導致他們產生厭學情緒的一個原因,也是承當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英語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的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承擔義務教育的學校其教學設備、硬件設施相對一些私立學校、貴族學校要落后。家里有錢的、學習成績較好的小學生在升入初中時,家長們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這部分孩子基本都去一些教學設備較好的私立學校了,剩下的大多數學生學習的基本功普遍較差,學生思想素質也參差不齊,這部分學生中有許多在小學初始就存在一定的問題:要么成績差,要么品行不好,要么“雙差”等等。在以這樣的學生為主體的班級中,大多數孩子不以學習成績差為恥,而是在比調皮、比誰最能惹事,諸如:誰更能氣倒老師,誰更能捉弄人……。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他們哪有心思學習?學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又從何談起?
既然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厭學情緒那么嚴重,作為從事基層教育工作的英語教師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去幫助他們呢?我認為要預防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要端正他們的英語學習態度,應該努力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改變教育觀念,與厭學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能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我們應該做到在學生面前不擺架子,但也絕不能和他們過于隨便,老師要愛這部分學生,反之,他們也會尊重老師,同時,對待他們的學習要少搞負評價,對他們要既嚴肅又熱情,上課提問多一點,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很在意他們。在批改作業時候要仔細一點,及時發現他們在學習中的錯誤,得到準確的反饋,及時矯正。家訪工作勤一點,爭取家長對外語教學工作的支持,對學生外語學習的督促。由于老師和他們的接觸多了,師生之間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種親和力從而使學生外語學習的焦慮感降低,由于他們的愛屋及烏,他們自然會對英語教師也格外的青睞,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會多,慢慢地他們就會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其次,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教法盡量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英語教學本身包含著許多枯燥的因素。如何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消除厭學情緒,那就要靠教師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了。如果教師上課每節課都千篇一律,教學單詞、背背課文、講講語法,長此以往,就不能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沒有興趣學習英語,更不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我們應該通過運用“精講多練、善導自學、激發興趣、師生和諧”的課堂教學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刻苦鉆研《教學大綱》,認真鉆研課本,不惜花時間精心設計授課計劃、方法和步驟。在課堂上盡量做到“精講、多練、多讓學生學英語用英語”,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最后,進行賞識教育,幫助學生重新樹立信心。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及時肯定和表揚學困生,滿足他們的內心需求,可以產生其要求進步的動力。
在每節英語課上,別忘了把較容易的問題或作業留給這部分學生。或叫他們朗讀事先讀過多遍的單詞,句子和對話;或叫他們進行簡單的對話表演……當他們讀對了,表演正確了,別忘了送給他們一句“Good, you are clever!”;或者面帶微笑地朝他們豎起大拇指。而他們往往會因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而激動萬分,往往會讓他們感覺到“我也行”,“我也是可以完成老師提出的任務的”,“我并不比別人差”,從而使他們對自己充滿自信,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總之,厭學情緒的現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成因也比較復雜,因而要“診治”學生厭學情緒的工作也不會立竿見影。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做個有心人,多為這些問題學生“把把脈”,探究“病因”,“對癥下藥”。只要我們善于思考研究,大膽實踐探索,就會改變我們目前英語教學的現狀,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顏震華.教育激勵的理論與實踐[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
[3]王景和主編.英語教學名家談[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余曉杰,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火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