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如果學生不能掌握和適應信息化社會的學習,就會被信息化社會所淘汰。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擴大,信息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而信息技術課程在中小學的教學應用,已是當今教育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本人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以下一些教學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創新能力;教學
一、 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愛上這門課,才能真正讓學生走進信息技術的學習中。”
現在由于網絡及電腦手機等產品的普及,學生及早地就接觸了信息化設備,而學生愛上電子產品和愛上信息技術課,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當學生剛接觸信息技術課時,往往是懷著好奇的心理,但是在后期學習中,才發現原來信息技術的學習有時會顯得枯燥無味,有時還需要重復的刻苦訓練,才能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這就和學生想象中的信息技術差之甚遠,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
所以我們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課前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備好每一節課,可采用游戲化等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真正的“愛”上信息技術,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
二、 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當今世界,知識創新已經是衡量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作為教育者,我們除了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中,創新能力更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大到國家社會對于信息技術的創新要求,小到個人對于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都充分體現了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作為教育者,我們理應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開發學生蘊含的創新潛能,不斷強化他們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講EXCEL中的“排序”時,我只講述了按主要關鍵字進行了升序排列,其他關鍵字等僅僅提了一下,具體的操作讓學生自己完成。結果他們好多人憑著自己的摸索,學會了根據不同關鍵字進行升序或是降序排列,有的同學已經會用了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排序”,并把“排序”功能應用到了現實生活中。
實踐出真知,創新無止境,我們作為教育者,還要給學生們提供創新能力培養的環境場所,讓他們大膽創新,自由創新,而不拘泥于固有模式。
三、 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信息技術目前已廣泛滲透在其他各個學科中,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更有助于知識的整理、歸納、思考、記憶、練習等。目前不少學科已經使用了多媒體信息手段進行教學,借助了信息技術強大的計算功能、圖文處理功能、篩選和延伸功能,將其他學科的教學展現得淋漓盡致。
例如數學課中的立體圖形的教學,課本上只能體現出平面的圖形效果,學生更多的是想象圖形的樣子,但對于有些空間感不好的學生來說,這就變成了困難的問題。那么結合信息技術中立體圖形的渲染,學生一目了然,強化了學生的想象思維。
一節課,一旦確立了明確的教學目標,那么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就要按照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逐一地展開教學。而信息技術以自身強大的載體可融入其他各門學科中,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要認真鉆研教材,找到融入點,切實體現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的重要性。
四、 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這一概念是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國提出的。信息素養包含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溝通和交流的能力,以及社會道德和法律意識問題。
當下,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教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們教育者,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在網絡盛行時代,互聯網上知識云集,不健康內容隨之而來。同時還伴隨網絡詐騙、計算機病毒等不良現象。所以作為教育者,我們應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發展是把雙刃劍,在平時的教學中應不斷滲透健 康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健康的信息道德。
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還要以身作則,切實做好教師的模范作用,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指引學生正常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養。
未來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對于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任重道遠,同時也對教育者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我們既要培養學生基礎能力的全面發展,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養,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要不斷尋求新的模式和傳播手段,以適應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要。
作者簡介:
于世猛,江蘇省宿遷市,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