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實施,傳統的教學理念發生了改變,在幼兒的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情況,籃球運動是一種傳統的運動形式,結合幼兒所處的年齡段發展特征,以及幼兒所具有的實際能力,在幼兒園進行籃球運動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對傳統的成人籃球運動訓練形式進行簡化,制訂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運動計劃。本文主要探討了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的價值,以及實際應用過程中的實施策略,希望能夠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幼兒園;籃球運動;價值與策略
當代幼兒教育的過程中,為了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除了簡單的運動知識傳授之外,還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活動,借助體育運動來鍛煉幼兒的身心,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精神。籃球運動涵蓋了走、跑、跳、投等多種身體運動形式,能全面、有效、綜合地促進身體素質全面發展,保持和提高孩子的生命活力,為孩子的一切活動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籃球運動又是一種競爭力很強的運動形式,對幼兒競爭精神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部分幼兒園紛紛開展了“陽光運動,快樂成長”等特色籃球課程。基于此,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對于傳統的籃球運動訓練形式進行簡化,讓這項運動廣泛運用于幼兒教學過程中,助力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一、 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的價值
在幼兒教學階段開展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優化學生的心理素養,籃球運動的開展形式,并不是單純的籃球比賽,而是在成人籃球訓練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改良,使籃球運動更加符合幼兒發展的基本特點,簡化式的籃球運動主要包括走、爬、跳、拍等運動形式,結合運動形式來制訂出合理的運動策略,能夠全面提高幼兒的身體素養,為幼兒今后的成長發育奠定一個良好的身體基礎。籃球運動開展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受當前社會環境的影響,幼兒大多都處于亞健康的狀態,很容易生病,身體的抵抗力較弱,通過籃球運動的開展,能夠全面激發孩子的免疫力,幫助孩子創建健康的骨骼生長條件,同時籃球運動是一項團體競技類運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團結合作的優良品格。一般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制訂的過程中,需要讓孩子之間通過相互合作來取得勝利,整個運動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孩子會主動與他人進行合作,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幼兒之間的良好友情,讓幼兒在今后能夠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中,掌握個人交際的基本技能。同時籃球運動的開展還能夠讓孩子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運動都具有一定的規則,來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制約,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以小看大,通過籃球運動來讓孩子善于發現身邊的規則和準則,更好地融入社會。
二、 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的策略
籃球運動本身就屬于一項團體性的激烈競技體育類項目,在進行運動開展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肢體碰撞,幼兒不可避免會受到運動傷害,為了盡可能地避免籃球運動來給孩子帶來身體上的傷害,教師可以在幼兒園籃球運動開展的過程中,制訂合理的安全規范,同時還需要與家長進行協商,讓家長明確籃球運動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在得到家長的默許之后,充分調動幼兒對籃球運動的學習興趣,在全面認識籃球運動的發展形勢的同時,全面激發提高幼兒的運動積極性。
(一) 正視籃球運動的價值
在正式運動活動開展前,教師需要讓孩子們明確籃球運動的基本流程和規則,通過視頻演示的形式向孩子播放球賽,還可以適當地制訂一些小游戲來鍛煉孩子籃球的基礎,健全幼兒的身體素養,通過傳球游戲或者與家長之間的通力合作,來激發幼兒對籃球運動的興趣,為今后的運動開展打下基礎。
(二) 營造良好的條件
幼兒園階段的籃球運動教學會受到孩子年齡特點和身體條件的制約,因為幼兒身高和手掌的大小相對于成人來講,傳統的籃球設備是不適合的,因此,教師在進行籃球運動開展之前,需要與幼兒園采購部進行協商,購買一些適合孩子玩耍大小的籃球,設置好符合幼兒身高的球架,布置一個小型球場,為幼兒籃球運動的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三) 優化分配運動小組
從當前我國幼兒園現實情況來看,班級幼兒幼數偏多,因此更需要對幼兒進行合理性的分組,讓每一個小組都有屬于自己的負責老師。由于小組之間的幼兒身體水平和運動素養會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教師在進行分組前,需要認真地觀察小組內成員的基本特征,制訂出適合孩子運動的訓練計劃。籃球運動開展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在合理地進行籃球小組劃分之后,可以定期地讓各個小組之間舉辦友誼賽,讓幼兒在比賽中收獲勝利的喜悅,養成良好的競技精神,并且能夠與小組內的其他成員進行通力合作,全面提高幼兒的集體意識,在幼兒園的孩子們熟記籃球的基本規則之后,還可以與其他幼兒園舉行球賽,促進籃球運動在幼兒教學階段的廣泛應用,凸顯其應用價值。
(四) 制訂差異化的目標
在幼兒園具有大小班之分,教師在進行籃球運動計劃制訂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以及所具有的身體體能來進行合理的規劃,明確幼兒籃球運動之間的差異性。大班兒的孩子可以適當地教授一些滑步、上籃等基礎籃球技巧,合理地規劃訓練時間,做好訓練強度的選擇,適當地降低傳統籃球訓練形式所具有的難度,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講,因為動作肢體的發育比較遲緩,因此只需要簡單的教會學生傳球技巧,就能夠滿足基本訓練要求,對小班幼兒的訓練時間和訓練難度的制訂,也需要相對于大班適當 地減少,在教育的過程中保證幼兒的正常發育和身體安全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現代幼兒園體育教育不能依據傳統的灌輸式概念教學,需要讓幼兒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滿足社會發展對幼兒綜合素養提高的基本需求。目前幼兒園教學過程中開展籃球運動已經獲得大眾的重視,幼兒階段是人生未來發展的重要階段,需要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奠定一個良好的運動基礎,充分鍛煉幼兒的身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與人交流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讓學生在幼兒階段就具備合作精神,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萬貞妮,周結華.貼近籃球,讓幼兒園充滿生命力——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適宜性的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7):25-26.
[2]徐紅盈.論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趣味籃球運動[C].∥2015年浙江省幼兒體育與健康發展論壇論文集,2015:216.
[3]許然.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的策略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4):52.
作者簡介:
戴秀燕,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第三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