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淮



十年前認識本家吳云斌時,其人瀟灑俊爽,十年后還是瀟灑俊爽。有的人天生顯老,有的人愈活愈年輕,吳云斌就屬于后者。十年之間人沒有怎么變化,他的字卻更精神自然了。書法能養人,同時也磨人,云斌從書法中養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重慶山高水深,云斌的書法也是山高水深,甚至還有了某種超脫與自逸。我在云斌幽雅的工作室中向外眺望,一脈江水蜿蜒而過,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此時仿佛置身于一種懷古的情境之中,禁不住就想揮毫。書法如人的精氣神,顯示著一個人的精神格局。
賞讀吳云斌的書法,我感覺江南才子承襲的是“二王”一脈。重慶的巴山夜雨、縱橫江河可以造就“二王”的遺風余脈,同時,遠古的金文草篆及章草風味兼雜其中。吳云斌當下的書法,沿襲的就是比較純粹的“二王”書風,細觀之,雜融米芾、董其昌的筆意,更有來自傳統的多樣滋養。人變書變,溫文爾雅的吳云斌當下的審美情調就是要使筆下有那種雅致、那種靜謐和那種格調。已過知天命之年的他,在閱盡無數江山人物,看過不少書壇新潮之后,書法進入一種心靈上的回歸狀態。心不爭鋒,筆不拗捩,人不倨傲,自趨風規自遠之路,筆下留一份溫潤,心上多一份寬裕,隨性隨筆,隨意隨心。書法寫到這個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便只是寫給自己了。
我首先是認識吳云斌的作品,其后才認識了這個人。作品是緣,從作品可以看脾氣,看氣質。十年前,我們在一次研討會上認識,一見如故。而認識他的作品,則是在2000年以前全國第六屆、第七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和全國第七屆、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上。當年他的作品就帶著一種新意跳入人的視野里,瀟灑而不乏清秀,靈動而蘊藉、厚樸,與當時入展的很多作品拉開了相當大的距離??梢哉f他的書法在那個時候就已經相當成熟了:守持傳統而能變化傳統,吸收碑帖而能化解碑帖,還有那種特有的巴蜀書風,更偏重于文秀的書卷之氣。作為一個成熟的書法家,在幾十年的摸索中,他在不同的書體中體悟著書法,體悟書法中的哲學。從他過去和現在出版的作品集中,我們能夠看到不同的探索、不同的體悟。
吳云斌的創作狀態是在對傳統虔誠的追求中,不懈地在碑帖的轉換之間尋找屬于自己的那種形式意味。書法入古出新,入韻追味,沒有入古,筆下就不可能有內涵。他的筆下既有富有裝飾意味的中山王器銘文篆書,也有章草、“二王”的書風,用筆之路相當開闊。于他來說,古典傳統成為一種背影、一種血肉。他兼融小篆卜辭、漢碑篆額、鐘鼎文字特點,又孜孜于吸收“二王”、米芾、楊凝式、董其昌書風,靈動回環,剛健婀娜。書法沒有多重的修養,就達不到一種純粹的境界,也達不到對于書法深刻理解的程度。有的人在創作中,筆底下是沖突的,云斌兄卻是在融匯中變化,“信腳自能知舊路”,云影空明,與古人共游。
閱讀他的書法,感覺是自在的,同時也是自適的。書法不是要脫新,也不是要復古。書法是一種感覺,身心合一,書字合一,對書法三昧的領悟、體會是不一樣的。“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痹票髮ǖ淖穼ひ呀泿资炅恕K臅ㄊ谴竽咴?,也是小橋流水;是錦繡山川,也是相逐幽鳥。他的作品有在功夫之內的,表現了充分的技巧性;也有的完全是隨心而寫,把技巧全忘的,寫得也是“俱道適往”“如瞻歲新”。他視書法如道,但又能在書法之中超脫,不斤斤計較書法的細枝末節,更沒有去刻意經營書法,一任自己自然地書寫,隨碑入碑,隨帖入帖,筆下或波瀾壯闊,或風生水起,皆是造心之境,造境為心。
書法寫到了一定的時候,不是對傳統的繼承,而是對傳統的化解。吳云斌對傳統的理解與打磨,經過了幾十年的歷練。經驗的累積與創作實踐的累積,使他處于一種游刃有余的狀態之中。他的書法從來沒有朝著激進的、個性化突出的路子上走,而是一步一步地在傳統中提煉、吸收,在繼承中發揮自己內在的個性。宋人李涂在《文章精義》中說:“文章不難于巧而難于拙,不難于曲而難于直,不難于細而難于粗,不難于華而難于質?!眳窃票笾饾u地把巧、曲、細、華去掉,而更趨于拙、直、粗、質。他的書法創作早已不是炫技,而是歸道歸心,文秀之中,熠熠其個人矣。
當代書法界正面臨著某種困境,傳統的技巧似乎已經掌握在分寸之間,國展書寫模式的不斷復制與再生,使帶有原創性和個性的書法不多。經典式微,學養的不足帶來創作能力的不足。書壇必須建立新的審美的標準以及獨創性、超越性。吳云斌的書法中,沒有野心,但有一種傳統的理性和理想。他在優柔而艱難地堅守著自己的精神領地。他不是在荊棘中前行,而是在傳統的通途大衢上優雅地采擷。他的筆下,有自己的情調,也有自己的審美。他具備自己的書寫經驗,并將這種經驗延伸成一種能力。他在傳統與自我個性之間,不斷地互相塑造、互相印證和互相調節。他的書寫與創作,建立在自己的主體性上。他的創作,是“回到書法本身”的創作,是自我精神的審視。
吳云斌是一位在書法的創作上講究形式的書法家,但他的形式始終和表現的內容結合在一起。他的形式建立在自己的美學觀與創作觀念之中。在一定的范圍內,書法絕不是唯形式而形式的純形式,而是通過形式闡述書法的深層意蘊。他的作品,沒有拼貼,也沒有染色,而是一種樸素的形式,一種純粹的自然。
生活在重慶的吳云斌,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專業,也有一個默默支持自己的賢妻,還有一個優秀的從藝兒子。更重要的是,他把重慶作為自己創作的田野,堅守在那里,寫自己的字,讀想讀的書,收集古今雅玩。重慶水深浪高,吳云斌靜水流深。
感受云斌兄其人其書之魅,作詩以贈:
云斌筆下有秋霜,碑意詩書此中藏。
統景溫泉筑書院,碧津園圃做文章。
心隨古法追勝境,情愫先賢翰墨場。
遙望山城多碧樹,世間高士愛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