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秀絨
現在的中學生擁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初中學習階段生理和心理逐漸成熟,自尊心強,內心敏感,擁有個性強、嬌縱任性等特點。語文教師長期教學方式方法單一,缺乏吸引力,“一言堂”式進行知識點講授,牽著學生跑,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得不到表達,沒有及時引導排解學生負面情緒,沒有結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導致學生普遍認為語文知識點零散、成績提高慢,學不學影響不大,對語文學習重視度不夠。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提高中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是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兩個重要階段,小學階段語文主要側重識記生字、生詞,造句,古詩的翻譯和背誦等,中學注重語篇分析,增加了文言文,作文要求也明顯提高,高中階段知識量更大,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分析、閱讀、理解、寫作、運用等方面的要求。不同教學階段教學側重點各有不同,在“并軌”的關鍵時期,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讓學生有一個過渡適應期,逐步引導,確保每個學生都入得了門。無論教的多好,剛開始學生就感覺語文學習困難,不想學,就很難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時,挑一篇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的《濟南的冬天》,先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濟南的冬天的短視頻,逐步引導學生融入課堂,理解課文,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啟中學語文教育之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學生的接收能力,讓更多的學生能愛上語文學習。
選入中學語文教材的課文,都是一些文質兼美、形神俱佳的精品,極具典范性,是中華悠久歷史文華的縮影。劉勰《文心雕龍·知音》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文如其人,每一篇課文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課文選擇、課前提示和課后習題都是編者認為學生應該掌握的學習重心。教師是語文教學這個多重對話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設,是掌握節奏的關鍵,是平等對話的首席,學生閱讀經驗和能力有限,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結合課前提示和課后習題對全文進行預習,結合考試重點難點、主旨中心大意、布局謀篇方法等多個方面進行備課,有的放矢,積極引導,提高教師掌握全局、協調各方的主體把控意識,引導學生暢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的理解偏差得以體現并及時矯正,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教材設計時,每章學習內容、學習側重點都不同,講課時,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讓教學方式靈活多變,不再是一個教室、一張嘴、一支筆、一本書的簡單重復。例如在學習《我的母親》時,讓學生先寫一篇類似《母親最感動我的生活瞬間》的作文,通過學生回憶,體會母親生活的艱辛,發現母親對自己的愛,再引導學生學習課文,體會胡適母親所具有的忍、慈、和、讓、剛等傳統禮儀素養,體會才會更加深刻。教學《雷雨》時,分組設定角色后,再讓學生預習,課堂讓學生以對這個角色的理解為基礎,演一出話劇,我相信這個記憶會伴隨學生一生。講解古詩和文言文時,讓學生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寫作背景,課前幾分鐘讓學生簡單介紹,再組織學習全文,經受古典文學的熏陶,學生體會會更深。
捷克夸美紐斯主張“能使教師和學生全都得到快樂”,美國斯賓塞提出教學的 “快樂原則”,認為人只有在積極樂觀的情緒中才能更好的調動主觀能動性,思維才會更加敏捷,才會學到更多內容。語言是人們表情達意、進行心靈溝通的有效橋梁,教師在教學時,要真心熱愛語文教學事業,以真情流露的方式充分發揮語言應具有的“修辭美”、“音韻美”、“幽默美”、“意境美”。多用幽默詼諧表達方式,視覺上表達語言的意境美,聽覺上表達語言的音韻美,充分調解課堂氣氛,積極創建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
評價是一種手段,區分不同教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成果,多采用同一標準,由教師對學生進行簡單分等,張貼公布,表彰獎勵,這只會是學習差的學生更不想學習,自尊心受挫,得不到老師的肯定。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必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組織教學內容,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分層評價學生進步與否,讓每個學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努力實現離自己最近的目標,逐步趕上成績好的學生。教學時,要從學生的衣著、上課表現、作文情緒表達、平時言談舉止等多方面了解學生,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與他們平等對話,做朋友,采取正確的、不傷孩子自尊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肯定性鼓勵性的評價,因材施教。《論語·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利用作文將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明確指出,給予鼓勵,肯定學生。
語文教學不僅要交給學生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學到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千人千面,受用終生。假期讓學生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撰寫心得體會,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平時教學時,充分利用課本上的閱讀內容,給于學生中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后,再用問題引導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結合課后習題,讓學生的理解偏差全部得到體現后,再由教師對理解有偏差的學生進行引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掌握閱讀理解的學習方法后,再逐漸縮短理解時間,提高學習能力。
總之,提高語文學習興趣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筆者僅結合自己多年教學實踐,提出些許感悟,希望對教育同仁們有所助益,更多有效措施等待廣大語文教師去創新。
(作者單位:赤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