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婷
【摘要】在現今的社會中,不少青少年沉迷網游不能自拔,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更是荒廢學業、影響前途。本研究選取我校2014級汽修專業一名典型后進生為例,他的問題行為表現為脾氣暴躁、沉迷網游、對學習過度焦慮不安。通過本問題提出的研究,老師以管樂教育作為切入口,運用音樂對學生的問題行為、思想動態、價值取向等方面進行干預,使其學習能力和其他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本研究也充分體現了音樂在教育中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音樂;價值觀;管樂;興趣;責任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課題提出
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與發展,學生的家庭狀況、心理特征、興趣愛好、學習習慣等都有了巨大的改變。對于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的學生來說,在家里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滿足,大至電腦、平板、智能手機,或者手表、各種娛樂用具和生活用品,父母都絕不吝嗇,有的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而省吃儉用。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一部分學生養成了以個人為中心、追求享樂、無心向學、好吃懶做、沉迷網絡游戲的不良習慣,有的甚至與父母、老師形成對立面,難以開展溝通教育。筆者認為,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更是一種能觸動到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能量,音樂能使人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熱愛生活,能把暫時迷失方向的孩子引領到正確的道路上。老師可以運用音樂干預的方法,通過教育引導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其他綜合能力得到發展與提高。
二、研究依據
多年的實例說明,音樂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調劑品,是人們寄托思想感情的藝術品,更是人類精神明文的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音樂對人類大腦中樞神經的刺激,能最大限度地發掘大腦潛能,從而有助于促進智力發展,鍛煉人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協調五官與四肢的靈敏度。
三、研究對象及內容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我校2014級汽修專業一名典型后進生為例,他的問題行為表現為脾氣暴躁、沉迷網游、對學習過度焦慮不安等。
(二)研究內容
通過本問題提出的研究,老師以管樂教育作為切入口,運用音樂對學生的問題行為、思想動態、價值取向等方面進行干預,使其學習能力和其他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四、研究過程及成效
(一)確定研究對象,展開音樂干預個案研究
梁某,2014級汽修班學生,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在家,無暇顧及孩子的日常生活與學習情況,自小在奶奶的陪伴與教育下長大,家中有一個比他年長5歲的哥哥。從初中開始學習成績一路下滑,基礎知識較差,對學習感到吃力且無趣,初中階段幾度出現輟學的想法,在父母的一再央求下勉強完成初中階段的學習。高中階段來到我校就讀,通過時間的推移,筆者發現該生在生活上、學習上都存在著許多問題。
個人性格方面:自尊心強、脾氣火爆,喜歡我行我素,不愿意接受老師和家長的教育,做事缺乏理性。
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比較差,不愛參與集體衛生勞動,事事依靠別人幫忙;沉迷網絡游戲和手機游戲,無視學校規章制度,多次曠課、曠宿,翻墻到學校附近網吧,上課期間無精打采、昏昏入睡。
在學習方面:該生存在嚴重的厭學情緒,對大部分文化知識、專業知識表示無法理解甚至拒絕接受,成績極為不理想。
在家庭教育方面:該生母親表示,親子間溝通出現問題,難以開展正面教育,只求兒子能在學校呆足三年,不求成績好壞,不求掌握技能。了解到學生家長的態度,作為班主任的筆者深感困惑。
(二)診斷與措施分析
1.診斷
通過對學生的現狀以及其家庭情況的了解與分析,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父母教育方式不當、欠缺溝通是主要原因,沒有及時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進行跟蹤與教育;其次,初中厭學情緒蔓延至今,無法進入學習狀態;再者,在生活上、學習上得不到的成就感,只能通過虛擬的網絡世界獲得滿足,終日沉迷網絡游戲不能自拔,一旦離開了游戲,便感覺失去方向。
2.措施——音樂干預
(1)鼓勵與引導。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與了解,筆者發現從學習的角度無法改變梁某,反而令他越發反感,但梁某喜歡音樂、喜歡唱歌,或許能運用音樂干預的方法喚醒他、改變他。筆者開始在不同的場合從唱歌方面鼓勵梁某,使他在音樂方面找到一點成就感、自信心,感受到有人關注自己。隨后通過多次的交流和引導,最終梁某自愿加入了學校學生管樂團,成為圓號聲部的一員。筆者相信,音樂能使一個人積極向上,音樂能使一個人熱愛生活,管樂團的學習更能使一個人體會到團隊合作的樂趣。
(2)興趣與責任心的牽引。憑著梁某良好的身體條件和天生的樂感,很快適應圓號聲部的學習,甚至有意想不到的良好表現。梁某的體型、牙齒、唇型都非常適合吹奏圓號,并且他有較好的音準概念和節奏感,因此進步很快,能吹奏出圓潤而厚實的聲音和難度較大的音區。慢慢地,他對手上的圓號產生了興趣,并獲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和喜悅,遲到、曠課的次數慢慢減少了,去網吧、拿手機的時間沒有以前頻繁了,相反看樂譜、吹號的時間多了,與同學溝通、交流的機會也多了。在樂團聲部首席競選中,梁某憑借自己的實力成功當上了圓號首席,在他的臉上展示著自信和努力的決心。
3)責任促使成長:自從當上了圓號首席,梁某在管樂團的表現越來越好了,為了發揮榜樣作用,上課能認真聆聽老師講解、模仿老師的動作,學習新指法與吹奏技巧,拿到新樂譜能主動學習、視奏新旋律,帶領聲部成員合奏,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后,更加增強了自信與成就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鍛煉,梁某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在生活方面,作息時間有規律了,曠課、曠宿的現象沒有了,違紀現象大大減少了;懂得與同學和諧共處,很多事情都跟大家商量著來一起完成;在學習方面,上課能努力思考老師所講的知識并完成課后作業,遇到不懂的虛心向同學請教,積極參與實操課堂,逐漸提高各科成績。在家里能主動關心父母,與父母分享在學校里的生活點滴。更常常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老師反映在一次專業課上,讓大家分享自己在學校里最深刻的事,梁某大方地走上講臺分享到:曾經的自己沉迷網絡、無心向學,曠宿曠課甚至差點被學校開除,感謝我的班主任沒有放棄我而且一次一次地教導我、幫助我,帶我進入了管樂團這個團結、向上的集體,讓我能自信、勇敢地重新找到正確的方向,讓我的生活每天都十分充實、有趣……
(三)價值觀的改變成就美好未來
在短短兩年的管樂團學習時光里,梁某對老師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管樂團充滿著喜愛與珍惜,他變得隨和、友善了,不僅學會了學習的方法,也學會了與人溝通的技巧,努力提高著自己的素質與品德。通過自己對音樂的愛好,改變了過去扭曲的價值觀,重新認識自己、審視自己,從而認同自己、相信自己,重新愛上學習、愛上生活,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憧憬。
經過梁某的不斷努力,成績終于趕上來了,最終可以和其他同學一同參加就業實習,工作單位是一家汽車綜合維修店。雖然不是大公司,也沒有體面的高收入,但是對于梁某及其父母來說,能找到現在這樣一份穩定的工作,是一家人萬萬沒有預想到的。梁某家長更多次親自來到學校,感謝老師對孩子的正確引導與教育。
音樂能讓人愉悅、音樂能陶冶人情操;責任能讓人進步、責任也能讓人成長。
在梁某的研究個案中不難發現,運用音樂從學生的問題行為、思想動態、價值取向等方面進行干預,能使其學習能力和其他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增強其自信心以及成就感。音樂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學生教育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更是學校素質教育有效和必要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