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素俠

摘 要:目的 探析宮頸癌患者中全程優質護理應用的臨床效果。方法 宮頸癌患者78例(手術治療;2016年5月~2017年11月)為觀察對象,抽簽法分組,單號39例為常規組,開展常規護理;雙號組39例為優質組,開展優質護理,對比組間心理狀態評分及依從率。結果 優質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常規組數據71.79%低于優質組92.31%,組間對比存在顯著差異性(χ2=5.571,P<0.05)。 結論 全程優質護理在宮頸癌患者中開展,取得的護理效果突出。
關鍵詞:全程優質護理 宮頸癌 依從率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1
宮頸癌是女性多發的惡性腫瘤之一,該疾病的發生與病毒感染、生物學因素等存在緊密關系[1]。近幾年,宮頸癌患者越來越多,且低齡化越來越嚴重,引起臨床極大的重視。手術根除術是宮頸癌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但大部分患者術后依從性差,且存在嚴重負面心理,影響其預后效果。優質護理作為新型的護理方法,備受人們青睞。本次研究對78例宮頸癌患者分組,探究全程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并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基礎資料
78例宮頸癌患者為納入的對象,2016年5月~2017年11月為對象納入時間,納入標準:符合《宮頸癌診斷與治療指南》[2]中的診斷標準,均開展手術治療,知曉研究目的,同意書上簽字,且研究獲得醫院倫理會批準;排除標準:合并臟器器質性病變患者,精神異常患者。抽簽法分為常規組、優質組,各39例,常規組:年齡范圍32~61(46.8±2.7)歲;疾病類型:鱗癌18例,腺癌14例,鱗腺癌7例;優質組:年齡范圍31~57(47.1±2.5)歲,疾病類型:鱗癌16例,腺癌13例,鱗腺癌10例。統計學分析納入宮頸癌患者資料無差異性(P>0.05)。
2.方法
常規組:對患者開展常規護理,包括病情監測,飲食指導、用藥觀察、對癥護理及相關的出院指導等等。
優質組:對患者開展全程優質護理,具體如下:(1)優質小組的建立:建立優質護理小組,組員包括1名護士長,3名護理人員,護士長結合患者的病情及臨床情況,對護理人員的責任落實,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并嚴格執行。(2)術前:患者入院后熱情接待,評估患者的病情、心理狀態,了解患者的感受,詳細患者患者術前的相關注意事項,并增加訪視次數,在訪視中告知患者手術的重要性、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術后早期下次活動的重要性,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同時鼓勵患者發泄不良情緒,舒緩心理壓力,使其保持積極的狀態面對治療。(3)術后護理:患者送至病房后,因麻醉因素影響,對于未清醒的患者,需去枕平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此外,要定期對受壓部位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的改善,預防壓瘡的發生。術后2d,可以指導患者取半臥位,減輕傷口壓力對患者造成的疼痛癥狀。此外,還要加強患者陰道血流量的監測,包括數量、顏色、性質等,一旦存在異常,需及時告知醫生。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可以鼓勵患者早日下次活動,以促進胃腸功能的快速恢復。患者家屬的支持與鼓勵,對患者的病情恢復也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家屬多關心患者,陪伴患者,予以患者生活、情感上的支持。
3.指標評估
焦慮、抑郁評分分別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判斷,兩個量表的總分均為100分,各分界分值為50分、53分別,評分大于各分界分值,說明患者存在焦慮、抑郁心理;患者的依從率采取問卷調查(我院自擬)評估,總分10分,用符號a表示依從(評分>7分),總例數用符合n表示,依從率=a/n×100%。
4.統計學方法
SPSS24.0統計學軟件工具對研究指標分析,計量資料(±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二、結果
1.心理狀態評分組間對比
組間患者心理狀態各評分干預前比較無差異性(P>0.05),優質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1。
2.依從率對比
優質組依從率92.31%(36/39)高于常規組依從率71.79%(28/39),有差異性(χ2=5.571,P=0.018<0.05)。
三、討論
宮頸癌是婦科高發性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無明顯癥狀,伴隨病情進展,會出現陰道流血、經量多、陰道排液等癥狀,對女性健康安全造成巨大威脅。采取手術法對宮頸癌患者治療,因手術應激性,導致患者存在明顯的焦慮抑郁心理,影響手術的效果,此外,大部分患者術后依從性差,導致患者預后效果欠理想。基于此,在宮頸癌患者治療過程中,開展全程的護理干預對其病情好轉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全程優質護理是對常規護理強化,全面對護理責任制落實,以提高護理效果的一種護理模式。全程優質護理模式中將以人為本作為護理理念,將人文關懷融入其中,讓患者充分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家屬的關心與支持,有效的情緒調節可以減輕患者的負面心理,詳細的術后指導可以保證患者術后的干預效果,利于提高患者依從性。本次研究結果中,優質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比常規組低,依從率高于常規組(P<0.05),對該結果分析,其原因在于全程優質護理減少了常規護理的盲目性,符合“生理、心理、社會”這一醫學模式理念,符合現代護理需求。
綜上所述,宮頸癌患者開展全程優質護理,心理狀態改善好,依從率高,是一種重要護理模式,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汪莎,陳宏.宮頸癌患者術后應用集束化護理對膀胱功能恢復的效果分析[J]. 世界中醫藥, 2017,16(A02):337-337.
[2]周琦,吳小華,劉繼紅,等.宮頸癌診斷與治療指南(第四版)[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8, 34(6):61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