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展鵬
摘 要:近些年我國建筑行業整體發展速度逐步加快,在各項技術應用推動下,我國智能化建筑建設規模在逐步擴大,各項設計施工技術不斷推廣,弱電工程設計質量在不斷提升。在智能建筑弱電系統基本組成中主要有建筑設備監控系統、通信網絡系統、報警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弱電電源接地系統等。建筑弱電系統合理設計對弱電工程建設質量會產生較大影響,對我國建筑工程整體發展水平也具有重大影響。
關鍵詞:智能建筑 弱電工程 設計施工 措施
中圖分類號:TU8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1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現代化建筑設計與施工開始朝著智能化方向高速發展,在未來建筑領域發展中智能建筑將會成為城市建筑主要發展趨勢。智能建筑是由不同系統構成,其中弱電工程是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設計中是以建筑物為基本平臺,合理配置不同功能系統,能為人們創造更加合理的生活工作環境,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建設基本要求。在設計施工過程中,系統間的兼容性與拓展性需要逐步完善,對弱電工程設計中各項不利因素進行分析,保障設計施工活動能高效開展。
一、智能建筑弱電工程特點概述
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是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對建筑中強電、網絡用電系統等進行規范化管理,常見的弱電系統主要有以下兩類,建筑樓道中以及其他消防系統中的弱電,大多數都是用于公共建筑與大型商場等。其次要基于信息交換功能,完成多類信號與信息的有效傳輸,這樣能為智能建筑計算機以及電控設備管理提供有效保障。在現階段智能建筑建設中應用的弱電技術,大多數都是以弱電技術低電壓特點為基礎,來實現建筑消防管理作用,對建筑物整體安全進行有效監控,保障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了全面發揮弱電系統應用功能,需要對項目建設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判定項目施工技術應用要點,有針對性采取相應的維護管理措施。確保工程各個工序能有效落實,避免發生各項問題,為智能建筑穩定運行提供重要保障。
二、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施工現狀
首先,從當前我國部分地區智能建筑弱電工程整體建設情況來看,弱電工程在設計階段缺乏規范化的設計標準。當前大多數地區都陸續出臺了弱電工程系統設計標準,但是從建筑行業整體發展形勢來看,尚未制定統一的參考標準,導致弱電工程難以參照各項規范化標準進行設計。當前在弱電工程設計階段需要對國內外各類成功案例進行分析,結合我國建筑行業基本發展現狀,擬定最適宜的行業規范與設計標準,保障弱電工程系統設計與施工能高效開展。
其次,在弱電工程設計階段,相關人員未能對設備以及線纜安裝施工等合理控制,導致設計不合理以及安裝操作不規范等問題發生,致使工程造價成本提升。相關設計人員未全面掌握各類材料與施工設備應用性能,在設計階段不合理選用相應材料設備與施工技術,導致項目后續施工質量難以提升,施工管理維護成本逐步提升[1]。
最后,我國智能化建筑實際發展起步時間相對較晚,弱電工程系統設計施工與西方國家之間仍有較大差距,行業專業人員數量不足。在弱電工程設計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缺乏系統化知識,只能對單個系統進行設計,對整個系統不能有效設計管理。設計人員對各類設備應用與運行環境不熟悉,導致設備應用安全問題較大。所以當前相關管理部門需要逐步擴大弱電工程設計施工專業人才的培育,引入充足的施工管理經驗,對人員強化培訓教育,掌握更多專業化技術,提升弱電工程設計質量,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在弱電工程施工中,布線施工是重點環節,針對任務繁重的線纜布設任務,需要結合不同弱電系統選取有效的處理方法,結合不同型號線纜選取對應的施工處理技術。為了降低施工難度,加快施工進度,可以優先選用相同型號的線纜,采取統一化措施進行處理。
三、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策略
1.合理設計具體措施
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包含多個環節,主要有前期準備環節、總體設計、詳細設計、完善設計等方面操作。在前期準備階段中要全面分析各項基本需求,對弱電工程建設可行性進行判定,審查具體規范實施方案。總體設計要對用戶各項基本需求進行分析,采取可行性方案,確保弱電工程最終設計總方案。詳細設計需要全面適應規范化、科學化基本原則,促使方案優化設計與工程平面設計能保持一致,提升設計經濟性與合理性。在完善設計中要做好系統化測試操作,對工程系統各項性能指標進行優化,強化工程系統應用成效。在建筑弱電工程設計中,首先要做好入侵報警系統弱電設計,在計算機管理系統應用環節中,設計可以編程操作的挾持防區與四線制防區,能實現連續性監控,應用無線探測器設計來優化防區基本功能,保障視頻與入侵監控系統能聯動應用。其次要做好綜合布線系統弱電設計,弱電設計與土建項目尺寸要保持統一,設計平面圖與信息圖相關信息能有效對應。在設計中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控制,首先是做好水平子系統設計,應用吊頂線槽敷設UTP雙絞線纜,依照規范化標準進行施工。其次是強化管理子系統設計,主干光纖可以選取機架式光纖配線架。最后是主干子系統設計,在設計中選用多模萬兆光纜作為主干。在出入口門禁管理系統設計中,統一選取非接觸讀卡識別方式,對出入口門禁進行監控與報警。最后在智能化弱電工程計算機網絡設計中選取星型拓撲結構,應用光纖連接,促使交換機之間多模光纖能有效傳輸[2]。
2.詳細考證設計方案
設計部門要對的子系統各項設計方案進行技術交底,與設計院加強協調配合,對弱電工程監控目標、設備配置情況、系統設計結構組成、項目預算等要素進行深入分析。在降低成本與資源投入中,與建設部門產生意見分歧之后,需要組織項目參與主體展開專題研究會議,對設計方案詳細考證。
3.核定設計圖紙
在設計圖紙審定中要對不同子系統對應的設計、功能表述、設備選型等與合同要求進行對比,結合設計確定界面,對不同系統技術以及資料進行核查。分析主要受控對象管線基本分布位置,保障信號連接口各項界面設計能滿足規范化設計要求。在圖紙審核工作中,要對設備清單與圖紙對應情況進行判定。設計圖紙完成核定會審之后需要由設計、建設與第三方簽字確認。
四、智能建筑弱電工程施工策略
1.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展開施工安排
在智能建筑弱電工程施工中需要嚴格參照設計圖紙各項要求,結合施工規范、建筑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對施工活動進行合理組織。施工階段發現設計圖紙相關問題之后,需要及時整合問題,針對問題擬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施工中要嚴格執行標準化施工程序,擬定規范化的質量管控程序。在日常施工環節需要對各類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其中要重點重視隱蔽工程施工建設。
2.具體落實各子系統施工管理工作
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與土建施工與裝飾施工具有一定聯系,在子系統安裝施工中主要有監控設備、綜合布線、智能卡與音響等。在弱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部門要對各個子系統基本建設功能進行分析,相關建設部門要重視觀感驗收。例如弱電工程弱電井控制箱接線要更加完整,室內中不同子系統面板排列整齊有序。要結合系統線路布置圖要求做好機電設備安裝調試操作。
3.確保管線施工質量符合要求
在管線施工質量控制中,管線安裝操作環節較多,比如基本線路安裝、線槽安裝、分線盒安裝電等。所以在施工活動開展之前要參照設計圖紙各項要求,在掌握整體設計理念基礎上,確定各個環節施工順序,合理調控線路基本搭接形式,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在實際施工操作過程中還要對以下內容進行控制。在管路施工中不同系統、不同電流、不同電壓的線路不能在相同的管路中進行安裝。在布線操作與穿線操作開展過程中,操作環節用力要均勻,施工中有序穿線,對雙絞密度進行控制,避免線路基本傳輸速率受到較大影響。布管施工安裝接頭位置不能出現毛刺,避免對線路劃傷。線路拐彎位置,要對彎度進行設計。安裝架橋時,不同接口不能存有較大高差,避免拉線阻力值增加。各個弱電系統傳輸線路需要進行明確標識,選用不同顏色導線,相同工程中要應用相同顏色的導線。為了防止對結構產生較大影響,要對保護層基本厚度合理控制。電線管預埋過程中,不能在鋼筋外部進行敷設。
綜合上述,隨著我國社會多領域快速發展對智能建筑弱電工程建設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從工程建設角度來看,合理設計能有效推動項目穩定建設。相關部門之間要強化協調配合,保障設計與施工各個階段能有效設計,更好地實現項目建設基本目標。結合工程項目建設要求,對設計圖紙內容進行分析,制定規范化的施工方案,做好子系統施工管理,強化管線施工質量控制,優化各個環節施工操作,整合各項問題,便于建設管理部門制定針對性措施進行控制,加快我國智能建筑弱電工程項目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艾輝.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施工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19):131-132.
[2]顧永歡.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施工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6):7845-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