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茸
摘 要: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運用。原因是多方面的。當前,我國的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新時期的領導干部更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提高綜合素質和執政能力,運用哲學思維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復雜局勢和重大關系,推動改革發展。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 理想信念 科學決策
中圖分類號:B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2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運用。一次是2013年12月3日,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一次是2015年1月,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在這兩次學習中習總書記反復強調的一個主旨就是領導干部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
一、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和認識
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地解決了哲學的定位問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舊哲學受限于當時落后的生產力和科學水平,舊的哲學很多研究內容都是具體科學,比如說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等。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學問。馬克思和恩格斯則終結這個時代,把新哲學定位在了世界觀的高度,規定自己研究對象是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實現了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的合理分離。其次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的科學性。一方面它實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科學統一;也就是說既承認世界是物質的,也承認物質世界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則第一次科學的揭示了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并且把唯物論和辯證法的觀點來研究人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規律。實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這是過去舊哲學沒有做到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把科學的實踐觀引入到自己的科學體系中,并強調強調其全部理論都來自于實踐,而且要付之于實踐,指導實踐,并接受實踐檢驗。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其區別于其他一切哲學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
二、新時期領導干部學哲學用哲學的重要性
1.學哲學可以讓領導干部清醒的認識國情,深刻領會國家政策,正視改革困難,堅定改革成功的信心
2015年11月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將“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列為違紀行為寫了進去。新疆日報社原黨委書記、總編輯趙新尉被立案審查。據查,趙新尉曾公開發表反對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于新疆工作重大部署要求的言論,妄議中央大政方針,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規矩。近年來有些官員不注重自己的言辭,私下里甚至在公開場合說一些不負責任、觸碰《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底線的言論,這些人之所以會犯這樣的錯誤,和個人素質脫不了干系,但說到底還是因為信仰不堅定,缺少哲學素養,沒有用哲學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國情。所以學哲學用哲學可以讓領導干部辨清國情,深刻領會國家政策。
另外哲學中社會矛盾原理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又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當上層建筑比如說社會制度、政治經濟體制、法律法規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時,就會阻礙生產力發展,影響社會進步。那么改革就是不斷調整和完善上層建筑以適應關系經濟基礎發展。
2.學哲學可使領導干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習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前提。平時不注意學習,缺乏哲學理論素養,就不會用辯證的、唯物的、實踐的、群眾的等哲學觀點觀察社會問題,不能正確對待社會轉型暴露的問題,思想上就有困惑。于是就出現了有的看到有些國有企業效益低下,就認為公有制不行了;有人看到黨內存在腐敗現象,就對黨失去信心;有的看到別人步步高升,就心里不平衡,甚至產生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心態。于是扭曲的思想造成了理想信仰的動搖。這些負面心態導致黨員干部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的歪曲。習近平總書記說“三觀”是人生的“總開關”,“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總開關”問題沒有解決好,這樣那樣的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1]。
3.學哲學用哲學是領導干部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的客觀要求
當今國際上世界格局大變革,國內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經濟新常態,利益多元化,各種矛盾交織,于是伴隨這些現象出現了一些過去從沒有經歷過的新問題新情況。而一些領導干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束手無措,出現了本領恐慌。有的領導自持高學歷,心氣浮躁,自命不凡,實踐能力很差。有的思想保守,辦法陳舊,創新能力不佳;有的目光短淺,顧此失彼,統籌協調能力不行。如何解決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學習,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先進經驗學。但最根本的還是通過理論學習,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我們前政協主席李瑞環曾經說過:“哲學這門學問說來也神,你的工作越變化、越新,它顯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場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問題越困難,越復雜,它的效力越神奇;你面對的問題越關鍵,它發揮的作用越關鍵。”[2]
三、領導干部該如何學哲學用哲學
1.學哲學原理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包含很多原理和觀點。每個原理的落腳點都是方法論。在充分熟悉了之后,還要用一些方法來強化記憶,比如就是用哲學觀點來分析實事。我們說生活處處有哲學,哲學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任何事情都逃不出他研究的一般規律。任何問題現象都可以用哲學分析。還有一種就是說出一句成語典故、名言、哲理小故事,你能更夠分辨出它反映了哲學上的哪些原理。比如“十個手指頭彈鋼琴”“黑貓白貓,逮到老鼠就是好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解剖麻雀等等。
2.原原本本讀原著
習近平總書記說把10卷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寧專題文集》作為黨員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權威性教材。除此之外還要著重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的一系列成果。比如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小平同志的《鄧小平南方講話》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相關論著以及當前習總書記的《治國理政》等等。這些著作都是滲透著理論創始人原汁原味的哲學思想經典。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3]。
3.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
3.1權力觀問題。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掌好用好手中的公權力。領導干部與一般的老百姓最大的區別是手中握著公權力。權利哪里來?權力是什么?權利怎么用?這都是各級領導干部需要弄清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立場就是群眾立場。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群眾的觀點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離開群眾或凌駕于群眾之上,最終會落得被群眾拋棄的下場。所以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學習他的立場——堅持群眾的觀點走群眾路線,做人民公仆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3.2創新問題。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領導干部是建設創新性社會的領導者和實踐者。是改革的中堅力量,要讓創新在全社會為然成風,領導干部就要先行一步。發展就是事新事物代替舊事物。但是要加快發展還必須要求我們主動、客觀地分析事物的自身特點,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根據事物的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對我們的工作和事業做出預測和調整,不斷的去開拓創新。于是領導干部絕不能被束縛在習慣勢力和傳統思維中,要善于打破常規、探索創新來促進工作發展進步。
3.3科學決策問題。領導干部工作的性質決定領導工作就是總攬全局的工作。相對于更大范圍的工作而言,領導干部處于局部地位;相對于更小范圍的工作而言,領導干部又處于全局地位。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能夠處理好全局與局部,眼前和長遠的關系,善于駕馭工作全局,統籌協調各方,立足當前、放眼未來。而現實工作中,有些地方拋棄了科學的哲學觀念,片面發展,缺乏整體謀劃、只顧眼前,不顧長遠,造成一些地方的發展失衡,竭澤而漁。因此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領導干部必須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運用唯物主義辯證方法,樹立大局意識,切實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
3.4用人問題。一是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德才兼備是用人的首選,也是用人的原則。哲學矛盾普遍性原理告訴我們德與才相互聯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但是現實生活中,往往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之德和才都是有缺憾的,能達到這一標準的人畢竟廖廖,如果是這樣怎么辦呢?矛盾的重點論告訴我們事物中的矛盾有主次之分,要抓主要矛盾。這個原理告訴我們要抓重點抓關鍵,所以德和才只能兩者相權取其重,以德為先。二是把握主流,不拘一格選人才。對于真正有才之人,真正能干事、有能力的干部,不要因為他曾經“小過”和“毛病”,而一棍子打死。也不要以曾經對自己有過意見而壓制人才,堅持大局為重、用人所長。
毛主席強調,“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領導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必須聯系實際學,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準確把握歷史發展的大勢,明確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和道路。改革開放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學習馬克思主義也永無止境。領導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領導干部的終身任務。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20
[2]李瑞環.學哲學用哲學[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張紅嶺.提高領導干部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領[N].學習時報,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