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維


摘要 目的:探討大劑量氨溴索治療重癥肺炎的臨床價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重癥肺炎患者60例,按照就診順序分成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劑量氨溴索治療,觀察組采用大劑量氨溴索治療,觀察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血清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水平變化及不良反應。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發(fā)熱、咳嗽、肺哆音消失時間均明顯減少,觀察組治療后PCT、CRP均明顯降低,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關鍵詞重癥肺炎;氨溴索;大劑量
重癥肺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科疾病,極易導致呼吸、心臟衰竭,具有較高病死率。重癥肺炎在發(fā)牛、發(fā)展中涉及一些炎性因子,而大劑量氨溴索可對炎性因子形成明顯抑制,對于重癥肺炎具有顯著治療效果。選取重癥肺炎患者60例,探討大劑量氨溴索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資料與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重癥肺炎患者60例,按照就診順序分成兩組各30例。患者均符合重癥肺炎診斷標準”】,均排除肺結核、惡性腫瘤、肝腎功能受損、相關藥物過敏等患者。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0 - 68歲,平均(47.26±3.06)歲;病程8-14 d,平均f 10.63±1.05)d。對照組男19例,女II例;年齡20 - 68歲,平均(47.51±2.95)歲;病程8-14 d,平均(10.58±0.97)d。兩組患者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符合倫理學要求。
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治療,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平衡內(nèi)環(huán)境等。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劑量氨溴索治療,靜脈注射,30mg/次,3次/d。觀察組采用大劑量氨溴索治療,靜脈注射,300 mg/次,3次/d。
觀察指標:觀察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發(fā)熱、咳嗽、肺噦音消失時間;對比治療后兩組血清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應。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1.0錄入,予以(s)表示,經(jīng)t檢驗進行驗證,P< 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發(fā)熱、咳嗽、肺噦音消失時間均明顯減少,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P<0.05)。見表l。
兩組炎性指標水平對比:與對照組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CT、CRP均明顯降低,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討論
重癥肺炎患者的肺部往往會出現(xiàn)嚴重感染,發(fā)病機制也有可能是中毒、炎性因子大量釋放、免疫功能等。臨床中采用氨溴索治療具有明顯效果,此藥物利于黏液排出,可將肺部分泌物進行有效溶解,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后,可明顯降低黏液滯留,使得呼吸道分泌的黏性物質順利排出,所以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狀態(tài)。常規(guī)劑量氨溴索在使用后,對DNA分解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可有效稀釋痰液、化痰、止痰。而且氨溴索在注射治療后,可使得纖毛運動受到有效刺激,氣管壁不再具有較強黏附性,使得黏痰難以在氣管壁上大量附著,南此達到排痰目的。但是重癥肺炎患者的排痰效果較差。
經(jīng)研究可知,采用大劑量氨溴索對重癥肺炎患者進行治療,與常規(guī)劑量比較,其優(yōu)勢更為明顯。因重癥肺炎在采用氨溴索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于氨溴索劑量往往會出現(xiàn)依賴性,而通過大劑量治療,可使得肺部組織得到一定保護,而且大劑量治療后,氨溴索可在肺部組織達到高深度分布,藥效濃度得到有效保持,利于組織的藥物吸收。大劑量氨溴索對于肺部組織內(nèi)的炎性細胞具有明顯抑制作用【2】。
參考文獻
【1】楊楓.大劑量氨溴索治療重癥肺炎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7,38(9):1722-1723.
【2】陳孝謙,汗錚,李秀,等大劑量鹽酸氨溴索治療老年人吸人性肺炎的療效【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31(4):2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