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摘要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梗患者搶救過程中采取院前急救護理配合的應用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急救護理,觀察組采取優質院前急救護理配合,比較相關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明確診斷用時、治療時間以及轉院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觀察組患者的死亡率和心力衰竭率均較對照組更低,而痊愈率則較對照組顯著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結論:社區醫院采取優質院前急救護理配合有利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該護理方案值得應用并推廣。
關鍵詞 院前急救護理配合;急性心肌梗死;社區醫院;搶救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的關鍵在于縮短其搶救時間,這也是提升患者臨床療效的基礎。社區醫院中出現的急性心梗患者通過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急救護理操作,也能夠為患者后續的轉院治療提供良好保障【1】。本次研究將分析社區醫院院前急救護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搶救中的應用價值。
資料與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以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各12例。觀察組男6例,女6例;年齡52-73歲,平均(61.4±0.3)歲;發病時間22 - 53 min,平均(39.2±0.4)min。對照組男6例,女6例;年齡51 - 72歲,平均(60.8±0.4)歲;發病時間24 -52 min,平均(40.2±0.3)min。兩組患者的線性資料對比較為均衡,具備可比性fP>0.05)。
方法:(l)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的急救護理:當接到患者的急救信息之后,需要立即趕赴現場采取相關檢查,監測患者心率、血壓以及脈搏等各項牛命體征。診斷之后迅速采取吸氧和建立靜脈通道等措施,必要時可給予患者適量救心丸和對癥治療,上級醫院的急救車趕到之后立即進行各項事宜的交接。(2)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優質院前急救護理配合:①首先是完善各項準備:為了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需要充分地準備好各類搶救藥品、物品以及儀器和治療器械,一旦接收到患者的急救信息之后需要立即進行處理。②當收到急救信息之后需要立即趕赴現場,就地搶救:為患者快速建立>2條靜脈通路,應用帶心電監護的簡易心電圖機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嚴密監測患者的呼吸頻率、血壓和脈搏等相關指標,同時立即對患者進行吸氧治療,其氧流量應控制約5 -6 L/min,在搶救的過程中需要快速和醫聯體上級醫院取得聯系,并將患者心電圖傳送至上級醫院,以幫助患者的正確診斷,確保患者可在最短時間之內能夠接受專科治療,為患者的成功搶救奠定良好基礎。③接到患者急救信息之后,需要快速反應,詳細聆聽患者或家屬的相關口述內容,并對他們進行安慰,給患者以正確的體位護理,并安慰患者進行自我放松:依據急救流程進行處理和撥打120轉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治療。在救護車運送時需要保持患者為仰臥位,同時需要對患者和家屬開展心理護理,防止其出現緊張、焦慮和恐懼等不良情緒,以免影響病情。④快速建立靜脈通路之后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進行用藥處理:在用藥過程當中應該確保藥品名稱、劑量和濃度等的準確性,防止由于錯誤用藥而對其產牛不良影響。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提升藥物的吸收效率,盡可能不應用遠端靜脈,需要選擇距離心臟比較近的大靜脈給藥,同時可應用安全性更高的套管留置針進行穿刺,以確保輸液的高效性和安全性。⑤最后還要做好患者的轉運和交接工作:在進行轉運時,應做好患者護理銜接以及病情交接的工作。在進行轉院前需要詳細告訴患者和家屬在轉運過程中有可能產牛的風險,以提升其認知程度。其次,救護車到達后,保持患者平臥狀態。在轉運過程中需要監測其各項牛命體征,維持輸液的暢通,若發現異常應該立即進行除顫治療。在到達上級醫院之后,應該與有關科室的工作人員盡快做好患者的交接工作,以便及時得到專科治療。
評價指標:對兩組患者的搶救效率指標進行對比,包括明確診斷耗時、采取治療的時間以及轉院時間;對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對比,包括死亡、痊愈和心力衰竭。
統計學方法:數據以SPSS 17.0處理,用(x±s1表示計量資料,實施f檢驗;采用率用%表示計數資料,實施x-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的搶救效率比照:觀察組患者的明確診斷用時、采取治療時間以及轉院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更短,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l。
兩組患者的預后效果比照:觀察組患者的死亡率和心力衰竭率均較對照組更低,而痊愈率則較對照組顯著更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有報道指出【2】,急性心梗患者其病因機制主要在于血供中斷或者下降,同時冠脈狹窄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除此之外此類疾病發病后20 min內將出現細胞壞死,發病3h后壞死細胞約占全程60%左右,6h之后患者心肌細胞漿全部出現壞死。患者發病之后通過社區醫院進行及時有效的急救護理配合,對于提升患者治療效果、降低其死亡率等均具有重要意義【3】。通過采取優質社區醫院院前急救護理配合,能夠避免常規護理中的機械化和單一化缺陷,可加強與綜合醫院之間的溝通和配合,避免在交接過程中發牛錯誤,為患者的搶救治療贏得寶貴時間。本次研究結果提示,通過采取社區醫院的優質院前急救護理配合,觀察組患者的搶救時效較對照組患者更優,同時該組患者預后效果較對照組顯著更好。這提示,通過社區醫院采取優質的院前急救護理配合,能夠為急性心梗患者的搶救贏得最佳的搶救時機,可進一步提升患者搶救治療效果,對于確保急性心梗患者牛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4】。
綜上所述,社區醫院采取優質院前急救護理配合,有利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該護理方案值得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陳文華.社區醫院院前急救護理配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4):10-11.
【2】陳秀英.院前急救護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搶救中的意義【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8):295.
【3】劉曉瑜,趙學霞.急診臨床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術成功率、復發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寧夏醫學雜志,2018,23(9):853-854.
【4】劉春紅.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4):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