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摘要 目的:探討血液灌流在重度烏頭堿中毒中的臨床療效價值,提高重度烏頭堿中毒搶救的治療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20例,分為兩組各10例。對照組使用一般臨床治療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給予血液灌流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中毒癥狀情況,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搶救存活率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中毒癥狀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搶救存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液灌流能夠很快緩解重度烏頭堿中毒后的唇舌麻木、胸悶、抽搐以及低血壓等中毒癥狀,還可以提高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的搶救存活率,血液灌流對于搶救重度烏頭堿中毒,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血液灌流;重度烏頭堿中毒;療效分析
血液灌流是臨床急救上的一種治療手段,其作用原理主要是將血液中的藥(毒)物吸附在同形物質上,促進血液得到良好的凈化,在其他治療于段基礎上聯合血液灌流對患者進行搶救,可以清除患者體內的毒物成分,提高搶救的成功概率【1】。血液灌流對于搶救重度烏頭堿中毒具有較好臨床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牛存率。為了進一步探討血液灌流在搶救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的臨床療效,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20例,進行血液灌流治療于段進行搶救,觀察該方法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資料與方法
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20例,分為兩組。觀察組男6例,女4例,年齡25 - 63歲,平均f44.3±3.4)歲;對照組男6例,女4例,年齡24 - 63歲,平均f44_3±3.3)歲。兩組患者在男女性別比例、平均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給予該組患者一般內科常規治療措施,患者在入院后,要及時給予患者催吐和洗胃,一旦患者出現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等情況,要給予適量的阿托品靜脈推注,如果出現頻發室性期前收縮,要給予適量的利多卡因進行靜脈推注。②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給予血液灌流進行搶救,做到盡快清除、凈化患者血液中的毒物,采用吸氧、心電監護等措施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牛命體征閉。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中毒癥狀情況,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搶救存活率情況。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采用f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中毒癥狀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中毒癥狀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l。
兩組患者搶救存活率比較:觀察組患者搶救存活率(80.O%)明顯高于對照組(60.O%),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討論
我國中藥資源豐富,是中藥資源大國,使用中藥的歷史悠久。附子、川烏等烏頭是我國常用的中藥,這些藥物的藥理作用多、臨床使用廣泛,臨床上主要治療寒濕痹痛、肢冷脈微【3】。烏頭堿是附子、川烏等中藥的主要藥物成分,這種牛物堿的脂溶性強、水溶性差,具有較高的親脂性,容易在乙醇等溶劑中溶解。烏頭堿在消化道中的吸收速度很快,使得患者在使用該類藥物后中毒速度很快,且這類毒物的中毒劑量很低。相關臨床研究表明,血液灌流在重度烏頭堿中毒的治療過程中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在重度烏頭堿中毒搶救上。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治療后的臨床中毒癥狀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者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的搶救存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搶救存活率,兩者間的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血液灌流能夠很快緩解重度烏頭堿中毒后的唇舌麻木、胸悶、抽搐以及低血壓等中毒癥狀,還可以提高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的搶救存活率。總之,血液灌流對于搶救重度烏頭堿中毒,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左旋,鄭小剛.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搶救重度烏頭堿中毒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3):147.
【2】王榮輝,謝麗萍,龍春莉,等.連續性血液濾過串聯血液灌流成功搶救重癥烏頭堿中毒臨床體會【J】中外醫療,2010,29(32):27-29
【3】余英姿,李文彬.早期血液灌流一血液透析串聯治療急性重度烏頭堿中毒療效分析【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l6(4):45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