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杰
摘要 目的:探討婦科門診患者對人乳頭瘤病毒及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的相關認知情況。方法:收治HPV患者100例,對本組研究對象發放自制調查問卷。結果:患者對HPV致宮頸癌知曉率低下。結論:我國應提前HPV病毒篩查年齡段,還需要加大對該病毒與疫苗的宣傳。
關鍵詞 婦科門診;人乳頭瘤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疫苗;認知情況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嗜上皮性病毒【1】,在人類和動物中有廣泛的分布,對人類黏膜上皮細胞有較高的特嗜性,會引發多種上皮細胞良、惡性增殖性疾病【2】。研究表明,持續感染HPV是發牛宮頸癌的主要原因,高達98.00%[3],因此需要及時發現、有效治療、干預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避免發牛宮頸癌變【4】。本研究探討婦科門診患者對HPV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HPV患者100例,年齡20 - 66歲,平均(35.24±2.33)歲;本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知情研究。
方法:對本組研究對象發放自制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患者年齡、性別、職業、婚育史等一般資料和其對HPV的認識,包括其分型、傳播方式、疫苗了解程度、與宮頸癌的關系等【5】。
結果
共發放100張問卷,回收IOO張,本組患者年齡20 - 66歲,平均(35.24±2.331歲;職業以農村育齡婦女、鄉鎮老師、干部、少數公務員為主(94%);教育程度:大中專生28例,農村育齡婦女高中以下62例,初中以下或文盲10例;既往史:既往感染HPVIO例;婚育史:已婚81例,有牛育史79例。
對HPV認知情況:患者知道HPV常見臨床表現為牛殖器疣II例;患者知道性牛活傳播為HPV主要傳播途徑21例;患者知道宮頸癌的高危因素為HPV 18例;患者聽說過HPV 39例,其中患者沒有接受過HPV篩查16例。另外23例僅是通過單位體檢進行篩查;患者有HPV感染史7例,但很缺乏對該病毒的認知。
對HPV疫苗認知情況:聽說過HPV13例,其中回憶不了解途徑2例,通過醫院宣教了解2例,通過社會宣傳了解3例,通過網絡知識了解6例;愿意接受疫苗接種38例,患者表示希望獲得更多關于HPV的知識74例。
討論
研究表明,70%有性牛活女性會感染HPV,其病毒疫苗僅適用于9- 26歲女性【6】。高危型HPV發牛宮頸癌的概率很大,因此目前研究主要針對高危型HPV,包括治療性疫苗與預防性疫苗【7】。本研究結果顯示,> 50%患者缺乏對HPV的認識,認為自己不可能感染該病毒,甚至還有患者沒有聽說過該病毒【8】。結果顯示,患者對HPV致宮頸癌知曉率低下,且體檢多為單位組織,有部分患者不愿接種,分析與其考慮到該疫苗的安全有關【9】。
綜上所述,因女性性早熟的提前,我國應提前HPV病毒篩查年齡段,還需要加大對該病毒的與疫苗的宣傳,并給予適當經濟補貼,讓更多女性朋友受益。
參考文獻
【1】張馨月,時念民,蘆強,等北京市朝陽區已生育女性醫務人員HPV疫苗認知情況分析【J/OL】.中國健康教育,2018.(7):655-658.
【2】陳云霞,吳東勝,陳世群,等.某高校大學生對人乳頭瘤病毒及預防性疫苗的認知調查【J】中國校醫,2018,32(6):401-404
【3】翟力軍,黃輝,黃辭冬,等.北京市東城區部分醫務人員對人乳頭瘤病毒及其疫苗認知凋杏【J】首都公共衛生,2018,12(3):142-145.
【4】胡塔靜,朱祺,陳文花,等.上海市松江區學生家長對人乳頭瘤病毒及其疫苗的認知和疫苗接種意愿調查【J】中國病毒病雜志,2018,8(3):216-222
【5】蒲晨,劉春容,張希,等.成都市中學生家長對人乳頭瘤病毒及其預防性疫苗的認知及態度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8,45(2):299-302.
【6】袁素波.婦科門診患者對人乳頭瘤病毒及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的相關認知情況【J】現代實用醫學,2018,30(1):121-122
【7】唐桂丹,陳艷萍,吳培,等.我國適齡女性對人乳頭瘤病毒疫苗認知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的系統評價【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7.12(10):994-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