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貞
摘要:隨著證券行業的快速發展,證券公司的企業規模、經營領域都在不斷擴大,行業競爭也日趨激烈,傳統以分(子)公司或中心營業部戰略區域建立的區域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行業要求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益、提高內部標準化、流程化水平、適應外部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發展,實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是證券公司新機遇和新挑戰下,實現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變革。本文闡述了傳統區域集中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管理的弊端及實現財務共享服務的優勢,并就證券公司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旨在為促進證券公司的全面發展、提升證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提供有價值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證券公司;財務;集中管理;財務共享
在我國證券行業發展之初,缺乏成熟的、完善的管理模式、運營制度,每家證券公司主要是以分支機構作為獨立的核算單位這種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各分支機構擁有獨立的客戶資金銀行賬戶、獨立的資金。到2001、2003年中國證監會發布了《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關于加強證券公司營業部內部控制若干措施的意見》后,各證券公司紛紛對分支機構財務管理體系進行改革,逐步建立了區域集中的財務管理模式,對分支機構財務管理和控制日趨強化。近年來隨著證券公司企業規模、經營領域的不斷擴大,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證券公司紛紛開始轉型財務共享服務的財務管理模式。
一、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概念
作為一種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重新產生發展至今徹底改變了原有的財務管理組織框架,全面規范了財務管理流程、提升了財務管理效率,并充分運用現代網絡技術、信息技術,以企業財務業務流程處理作為基礎,實現了對全公司財務的集中統一管理。同時,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實現了對總部各部門、各分支機構費用的集中審批和支付,實現了財務預算、核算、執行、分析的全過程數字化、信息化管理,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經營成本、有效控制了經營風險的發生、全面提升了會計信息質量,為公司的業務發展、領導決策提供了更有利的、更有價值的數據依據。
二、傳統區域集中財務管理模式的缺陷
(一)財務人員缺乏獨立性
除區域財務經理由總部直接委派管理以外,大部分財務人員既受公司總部財務的監督管理以外,還受營業部的直接管理,導致財務人員獨立性不夠,加大財務管理風險。
(二)運營效率低下,資源、成本相對浪費
在財務管理中主要以分公司或中心營業部為主體,這便造成1-2家營業網點必須配備一名財務人員,負責網點的所有業務,工作繁瑣,無法實現專業細分及規模化,導致運營效率低下。因為分散,各網點的基礎財務工作量較大,相對人力成本較高,而且相關的財務設備投入也不少。從經濟效益上來講,這種模式沒有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財務管理薄弱
國家放寬了證券公司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使得證券公司不斷壯大規模,證券公司近幾年不斷在開設新的網點,網點執行的標準不盡統一,數據質量參差不齊,造成財務風險加大。而且分支機構的財務人員大量的精力在操作性事物上,財務管理職能有限。
三、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優勢
不同于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應用將財務管理分為:共享財務、業務財務、戰略財務三個不同的層面,這一劃分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規模效應的體現,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財務管理水平、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現實的優勢
1.提升組織運作效率
通過集約化運作,工作效率和質量將進一步提高。由財務共享平臺處理一些煩瑣、重復性強的業務時,各個業務單元能夠更與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財務共享服務提高了財務信息產生的速度,財務報告完全可以做到實施和同步。
2.降低綜合成本
傳統的會計作業主要是分散在不同的組織單元中進行處理,財務共享模式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實現了集中統一的專業化處理,通過規模化、標準化,制度化、流程化、剔除了很多重復性的工作,降低財務部門的運行成本。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就從經費50家“財富”500強企業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在實現財務共享后投資回報率平均在27%左右,減少員工人數26%。
3.強化集中風險控制
財務共享通過審核、支付及核算集中上收,可以減少標準執行偏差及各業務單元可能的暗箱操作,在有效降低運營風險的同時,便于實現集中監控。
4.服務專業化
財務共享因為業務標準統一規范,能夠提供一致準確、多維度會計信息,共享業務流程透明化、制度化,資金支付電子化,提升員工和客戶滿意度。
(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 推動證券公司財務職能轉變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將財務分為三個部分即共享財務、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通過提升財務管理服務水平,進而支持業務的快速發展。缺乏共享財務就是低效率的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缺乏戰略財務就是簡單的會計部門工作,缺乏業務財務業財融合將成為一紙空談。
(三)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實現組織模式對戰略目標的支撐
共享財務的共享中心通過智能和高效的核算承擔了證券公司大量的簡單、重復的業務,戰略財務通過計劃、預測、分析、資源配置等管理職能實現價值創造,進而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
四、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策略
財務共享服務不是簡單地將企業旗下所有分(子)公司的財務部門合并到總部,而是將一部分現有的經營職能集中到一個新的半自主的業務單元的合作戰略,從而達到總部能夠更加有效管理控制分(子)公司經營情況的目的。
(一)制定規范化、標準化的財務管理制度
這就要求證券公司必須實現財務管理制度的標準化,這是實現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基石。例如:公司總部全面完善現行的財務管理制度,以經過審批的標準業務規范為財務共享服務奠定基礎;對證券公司各分支機構、營業部中的財務人員進行集中培訓,使其盡快掌握全新的財務管理標準,從而為下一步正式實施財務共享服務奠定基礎;通過持續化的監督為制度標準化提供保障。
(二)對財務流程進行再造,實現業務和數據的整合
在實施財務共享服務前必須先對財務流程進行再造,實現數據信息的業務化,財務流程的模塊化、統一化和標準化,實現財務數據的全程共享。例如: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各區域的財務權限上交,原來的中心營業部、子公司及分公司的財務部門被取消,由總部設立的機構統一進行賬務處理、資金支付、財務監督、報表及核對等基礎性會計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財務數據傳遞的準確性、及時性,總部可以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財務分析和報告上,從而對證券公司預算編制、制定科學的財務政策提供更多的數據依據。
(三)調整財務組織架構
作為一種典型的集中組織模式,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了服務端與客戶端分離的方式,也就是實現了共享服務中心與企業集團成員之間的分離,重新將二者之間的業務界面、業務關系進行了定位,從成員單位中將從事標準化財務管理工作的財務人員分離出來,集中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從而實現了對財務人員的集中化管理。
(四)建立財務共享平臺
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共享平臺就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為支撐,將證券公司總部制定的所有財務制度都集中在統一的數據庫中,公司的其他部門不得隨意修改數據庫中的內容,以此來保證證券公司戰略決策的有效落實。實現了流程的標準化管理,加強了對各中心、分(子)公司的監控管理。通過分享共享平臺的財務數據,總部財務部可以對各項經濟業務進行監督、預測及管控,全面、快速、準確地了解各分支機構的經營狀況,及時準確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五、總結
財務共享管理模式是未來財務管理的主流趨勢。財務共享作為財務領域的一次重大變革,是一次觀念再造、流程再造、組織再造、人員再造、系統再造,通過實施財務共享,真正實現了優化組織結構、規范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創造價值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宋洪雨.淺議證券公司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及其建設[J].商業會計,2013.
[2]張利華.淺析證券公司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優化[J].中國商論,2018 (3).
[3]史曉梅.淺談證券公司財務集中管理模式[J].中國經貿,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