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璇
【摘 要】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西周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時代,對以后歷朝歷代乃至我們現今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從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宗法制度以及周易這三個方面分析西周文化對我們后世的影響。
【關鍵詞】禮樂制度;宗法制度;周易
中圖分類號:K2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1-0238-01
一、西周的禮樂制度
禮樂制度是當時的西周吸取了商朝滅亡的經驗教訓,鞏固等級制度的同時也為鞏固自己的統治,而制定的制度。這一制度反對“淫樂”,采取“節樂”措施。那么什么是“節樂”呢?
(一)“節樂”
根據史料,可以看出“節樂”有著三層意思。首先,“樂”是“節樂”的目標。其次,“樂”中要素是“節樂”的手段。最后,器樂“節”聲樂,以打擊樂器為“節樂”之先。這里的“節樂”具有一定的深意。“樂”作為手段的同時也是目標,換句話說,就是用“樂”中的要素來節制“樂”本身,這使得音樂自身成為節制的對象。
(二)“禮樂”
禮樂制度中的禮樂其實是包含“禮”與“樂”兩部分的。“禮”的本質是差異,用來顯示社會中各等級之間的差異。這樣就形成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間的上下尊卑關系。“樂”則是配合各貴族進行禮儀活動而制作的舞樂。這里的“樂”不僅僅是指音樂,而是帶有厚重的政治和社會色彩,是指借助音樂來引起情緒的共鳴,而級別決定了可享受到的舞樂規模。
“禮”之所以與“樂”相輔相成,是因為一個社會不能只講差異而不講和同,否則將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禮樂制度的影響
禮樂制度的影響總體來說有利有弊。一方面,它適應了當時的政治需要,有利于穩定周朝的統治秩序,豐富當時人們的娛樂生活。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它更多關注的是上層統治階級,忽略了下層人民的文化需要。而且人類社會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也不可能僅有禮樂制度一種音樂文化。
即使禮樂制度最終崩潰瓦解,但是它之于后世的影響很深刻。
首先,禮樂制度是中國古代雅文化的邏輯起點。其次,禮制的核心內容是秩序,尊卑、長幼有序,這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和諧穩定。但是,我們在傳承西周的禮樂制度時也應該認識到,它也存在著弊端與不足。一方面,禮樂制度本身天然地具有倫理教育的功能和價值取向;另一方面,在禮樂制度的影響下,造成中國古代的私德十分發達,而社會公德卻非常的欠缺。
二、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度及其特點
宗法制是按照血統遠近以區別親疏的制度,是同分封制相配合的,周公吸取了夏商兩代王位繼承不善的歷史教訓,確定了嚴格的嫡長子繼承制,這樣就形成了周天子家天下的宗法制度。
而這樣形成的宗法制度有兩個明顯特點。其一,宗法制強調等級;其二,宗法制強調血緣相親,通過維護各級同姓貴族的利益來團結整個周族的力量,也就是通過強調血緣關系,這樣可以在面臨來自外部的侵襲時可以去團結各宗族的力量去抵抗,以期達到加強統治的目的。
(二)宗法制度的影響
宗法制度影響之深遠,已經深深滲入到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首先,與外國的其他民族相比較而言,中華民族更注重人倫、重視親情、重視家庭生活。其次,中華民族重視祖先、重視傳統、重視統一的民族精神也是受到了宗法制的影響。大陸每次舉行黃帝、炎帝等大型祭祖活動,海內外炎黃子孫每年回國參加的人數都很多。而中華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與宗法制度的影響也是密不可分的。
但與禮樂制度一樣,宗法制度也存在著不良的影響與弊端。受宗法制度的影響,我國形成了聚族聚姓而居的習慣,而這也是小農經濟長期存在的原因之一,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與發展。而且,這種影響亙古不變,影響至今。
三、周易
《周易》是我國的傳統經典,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從古至今的歷代哲學家的思想觀點,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
《周易》對后世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周易》強調陰陽對稱,相反相成,對稱互補,構成統一和諧的宇宙萬物,這一對稱協調原理,在傳統醫學、藥學、方劑學中得到廣泛運用,在傳統的建筑結構、園林布局中,運用得更是淋漓盡致。《周易》在世界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現代計算機的鼻祖萊布尼茲,早已聲稱他所創立的二進制原理與六十四卦圓圖“完全一致”。
四、周朝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周朝燦爛的文化是留給我們后人的一筆寶貴的財富。但是,文化與政治經濟息息相關,周朝的文化作為奴隸社會的產物,與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必定有不相符的地方。因此,今天,我們在學習、傳承周朝的禮樂制度時也要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周文化在今天能夠得以更好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