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本來 李曉明 李芳飄 姚立鵬
肝癌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統計顯示其發病率有日益增加并年輕化的趨勢,對公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腫瘤的發生和發展與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緊密相關。當腫瘤患者外周血中CD4+T細胞含量增加而CD8+T細胞含量減少時,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被抑制,而免疫抑制程度和患者的臨床預后息息相關,Treg(調節性 T細胞)可以借助細胞細胞與細胞間的直接接觸或者通過分泌免疫抑制性細胞因子來發揮對T細胞功能的抑制作用抑。
通過抽簽的方法從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療的肝癌患者和健康體檢人員中分別選取86例和67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分別列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86例患者包括42例男性患者和4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在36~70歲,平均(48.3±6.2)歲。對照組67名人員包括36例男性和31例女性;年齡在38~71歲,平均(48.4±6.3) 歲。觀察組患者均通過術中病理明確診斷,本院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了此次研究且觀察組和對照組人員一般資料類似,組間統計學比較差異無意義P>0.05。
肝癌組織中Treg含量檢測:術中選取一標本并將其制成細胞懸浮,借助密度梯度離心法將懸浮液中的淋巴細胞去除,然后用PBS溶液清洗并加入對應的單克隆抗體,置于室溫中半小時,1小時內通過美國貝克爾曼公司生產的Epics XL型流式細胞儀對Treg、CD4+、CD8+等含量進行檢測。
將此次兩組患者的研究資料通過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用卡方檢驗計數資料,當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通過Cox回歸模型確立影響兩組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數據分析發現,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CD4+CD25+Treg細胞、CD8+T細胞、CD3+等所占的百分比更具優勢且組間統計學差異比較有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觀察組和對照組Treg細胞百分率比較(%)
借助Cox回歸模型分析外周血中調節性T細胞含量、IL-10含量以及各種可能影響患者預后的病理指標(如癌細胞分化程度、腫瘤直徑等)對預后的影響。通過多因素分析發現,肝癌患者預后和Treg細胞以及腫瘤細胞細胞分化程度密切相關,是影響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Treg細胞水平在評估患者預后中的價值
研究表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特別是調節性 T細胞在肝癌組織中的高表達,和肝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CD4+CD25+Treg細胞、CD8+T細胞、CD3+等所占的百分比更具優勢且組間統計學差異比較有意義(P<0.05),這和多數研究報道相一致[2]。國外有研究發現,轉移性肝癌患者的組織中調節性 T細胞水平明顯增加,且和患者預后密切相關[3]。同時報道中指出,隨著患者外周血中調節性T細胞水平的增加,患者的生存期顯著降低[4]。調節性 T細胞含量的增加對免疫系統的殺傷腫瘤細胞作用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腫瘤細胞的生長和繁殖,因此降低機體的調節性 T細胞含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機體機體的抗腫瘤效果,減少術后復發可能性。結腸癌患者腫瘤組織中調節性T細胞含量較高,在隨訪期間,術后復發患者的調節性T細胞和CD4+T細胞的含量都明顯增加,而且隨著白介素-10含量的增加,IL-17和干擾素的含量降低。調節性 T細胞是機體控制自身免疫反應的T細胞亞群,其可以生成包括白介素-10在內的多種免疫抑制因素,因此可以對IL-17和干擾素等的產生發揮抑制作用[5]。此次研究通過多因素分析發現,肝癌患者預后和Treg細胞以及腫瘤細胞細胞分化程度密切相關,是影響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肝癌患者組織中的調節性T細胞含量明顯增加,這樣會對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產生抑制作用,從而增加腫瘤發生、發展幾率。大量報道指出,減少腫瘤組織中的調節性 T細胞水平,能夠防止腫瘤術后復發,改善患者預后。有研究證實,Treg細胞既能夠抑制腫瘤殺傷細胞的數量,還能夠憑借抑制其遷徙至腫瘤組織而實現腫瘤細胞對免疫系統的免疫耐受。國外研究證實,在部分腫瘤的小鼠模型中,降低調節性 T細胞水平能夠明顯增加機體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預后[6]。由于患者術后的復發和患者體內Treg細胞含量密切相關,因此進行免疫干預對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具有重要意義。過度表達的調節性 T細胞在肝癌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手術治療有助于降低調節性 T細胞水平,提高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的的抗腫瘤能力[7-8]。
總之,肝癌患者的預后和調節性 T細胞的水平密切相關,臨床可以將Treg細胞水平評估腫瘤患者自身免疫狀態的重要參考指標,這對正確評估患者病情和判斷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