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侯梅華
肝腎綜合征(HRS)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在晚期肝硬化患者中,12個月的發生率為20%,預示肝移植的不良結局[1]。目前,臨床上常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腎小球濾過率(eGFR)等指標判斷肝硬化患者的腎功能,但這些指標均存在一定缺陷,它們受到各種額外的腎臟因素的影響,如肌肉量和蛋白質攝入量[2]。血清CysC比Scr和eGFR更敏感,在腎近端腎小管細胞中重新吸收和代謝,而不需要額外的腎消除[3]。hs-CRP是全身炎癥反應的敏感指標,其濃度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預后重要性。同時,hs-CRP也可能是腎臟疾病的一個重要參數[4]。因此,本研究通過檢測晚期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ysC和hs-CRP水平,探討其對晚期肝硬化肝腎綜合征(HRS)患者的預測價值。
一、研究對象
選擇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肝硬化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3例,女19例,年齡 34~81歲 ,平均年齡(54.74±7.35)歲。對所有患者進行隨訪1年,根據隨訪結果將患者分為肝硬化組45例和肝硬化合并HRS組17例。病例納入標準:(1)肝硬化的診斷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為B或C級;(3)無腎毒性藥物使用史和休克癥狀;(4)征得研究對象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病例排除標準:(1)合并血液性疾病或惡性腫瘤;(2)既往存在腎臟疾病患者;(3)拒絕參加本研究。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二、方法
收集患者臨床資料,所有研究對象在入院第2天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80℃保存備用。測定血清中Scr、BUN、CysC和hs-CRP采用苦味酸法測定Scr含量(德塞診斷系統有限公司)、采用紫外速率法檢BUN含量(德塞診斷系統有限公司)、采用比濁法測定CysC和hs-CRP含量(寧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根據患者年齡、性別和Scr水平估算eGFR。
三、隨訪
所有研究對象均進行隨訪,每兩周檢測腎功能和肝功能,根據美國肝臟研究協會(AASLD)對HRS的診斷標準[5]:(1)肝硬化合并腹水;(2)Scr>133 μmol/L;(3)停利尿藥至少2 d以上并經白蛋白擴容后Scr沒有改善;(4)排除休克;(5)目前或近期沒有應用腎毒性藥物或擴血管藥物;(6)排除腎實質性疾病:尿蛋白>500 mg/d,顯微鏡下觀察血尿>50個紅細胞或超聲檢測結果為腎實質性病變。以HRS作為隨訪截點,隨訪時間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記錄HRS的發生率。
四、統計分析

一、 兩組研究對象
Scr、BUN、eGFR、CysC和hs-CRP水平比較 與肝硬化組比較,肝硬化合并HRS組研究對象sCr、BUN、CysC和hs-CRP增高,eGFR水平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二、 CysC、hs-CRP與sCr、BUN、eGFR的相關性分析
血清中 CysC水平與sCr和BUN呈正相關(r=0.510、0.492,P<0.05),與eGFR呈負相關(r=-0.753,P<0.05);血清中hs-CRP水平與sCr和BUN呈正相關(r=0.695、0.641,P<0.05),與eGFR呈負相關(r=-0.516,P<0.05)(表2)。

表1 兩組研究對象Scr、BUN、eGFR、CysC和hs-CRP水平比較

表2 CysC、hs-CRP與sCr、BUN、eGFR的相關性分析
三、 CysC和hs-CRP診斷HRS的ROC曲線 CysC和hs-CRP ROC曲線AUC分別為0.713和0.805,CysC和hs-CRP診斷HRS都有一定的診斷價值(Z=4.28,P<0.05) 。對ROC曲線下AUC進行Z 檢驗比較,hs-CRP大于CysC (Z=3.21,P<0.05) (表3圖1)。

表3 CysC和hs-CRP預測HRS的ROC曲線

圖1 CysC和hs-CRP診斷HRS的ROC曲線
四、 CysC和hs-CRP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比較
hs-CRP單獨診斷HRS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依次為76.47%、62.22%、43.33%和87.50%,均高于CysC的70.59%、57.78%、38.71%和83.87%,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聯合檢測后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8.24%、68.89%、51.72%、93.94%,與單獨檢測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作為排除診斷,陰性預測值為93.94%(表4)。

表4 CysC和hs-CRP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比較(%)
HRS是肝硬化患者常見且嚴重的并發癥,1年發生HRS的累積概率為18%,5年以后增加到39%[6]。本研究的HRS的累積概率為27%,這個結果是因為本研究的平均隨訪時間在兩年左右。
對CysC水平的評估在腎功能障礙的早期檢測中可能很有價值,它們隨著eGFR下降而增加的速度快于Scr水平[7]。CysC水平的升高對肝硬化患者腎功能損害的檢測比Scr水平的升高更為敏感,當腎小管損傷時,其水平能升高至正常的200倍[8]。CysC可影響中性粒細胞的遷移,在炎癥反應的評價中發揮作用。一些研究已經檢測了腎功能障礙和炎性細胞因子之間的聯系,如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被認為是評價高血壓腎病的嚴重程度和進展的一個有用的標志物[9]。hs-CRP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蛋白,大多數關于hs-CRP的研究都是在心血管系統上作為炎癥指標進行的,其血清水平高低可作為反映炎癥反應強弱。血清hs-CRP對終末期腎病維持血液透析具有預測價值,在透析前患者中,腎功能和hs-CRP及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之間存在反向關系,相反,在一些研究顯示,在透析前患者和非透析患者的腎功能異常和hs-CRP水平之間并沒有發現明顯差異[10]。CysC和hs-CRP同時具有炎癥反應作用,同時與腎損傷有一定的關聯性。因此本研究推測它們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本研究結果表明,肝硬化合并HRS患者血清中CysC和hs-CRP水平較單純肝硬化患者增高。通過ROC分析發現,CysC和hs-CRP的AUC值分別為0.713和0.805,提示它們可以作為預測肝硬化合并HRS的潛在生物標志物。通過聯合CysC和hs-CRP檢測后診斷價值有一定的提高,特別是陰性預測值達到93.94%,具有較好的排除診斷作用。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的納入樣本較少,CysC和hs-CRP在感染后容易升高,同時,缺乏標準化,只有高值國際參考值,在低值區可能會引入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