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利
2019年6月13日,深圳市福田區京基御景華城小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窗事件,一名5歲男童被砸中,后因傷勢過重去世。這一事故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近年來,由于惡劣天氣、管理失位等原因導致的高空墜物引發的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案件頻現。此類災害事故發生后,當事各方往往各執一詞,從而引發諸多糾紛。
墻磚脫落,物業擔責
【案例】秦先生將私家車停放在小區自家單元樓下。當天夜間,一陣大風將該單元6樓外墻上的瓷磚吹落,砸在秦先生的車上,造成車頂大面積凹陷和后窗玻璃破損。面對這一從天而降的意外,秦先生找小區物業公司要求賠償,后者表示涉案車輛沒有停在停車位上,他們不承擔賠償責任。經反復交涉無果,秦先生將小區物業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被告承擔其1.2萬元的車輛維修費用。法院審理認為,被告負有小區物業管理維護職責,包括對建筑物的維護,出現外墻建筑材料脫落損害事故,物業存在過錯,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原告作為業主并交納了停車位費用,但未將汽車停放在指定位置,其對損害結果也應承擔一定責任。據此,法院判決原告、被告分別按照2︰8的比例承擔事故責任。
【說法】對于惡劣天氣中的高空墜物引發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責任認定,應當依據我國現行的侵權責任法及其相關規定劃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規定:“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物業公司作為全體業主委托的小區管理者,對于自身管理區域的建筑物負有安全防范及風險提醒義務,對于可能造成業主人身財產損害的安全隱患及風險,應當及時消除或提醒。對照上述職責義務,被告既沒有告知相關業主,亦未盡到修繕義務排除危險隱患,從而導致了損害結果的發生,故應對原告的損失承擔主要賠償責任。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本案中原告因沒有將車停放到指定位置,自身存在疏忽大意的過失,故也應承擔一定責任。
主體不明,推定“連坐”
【案例】快遞員小李經過一小區居民樓前時,被一個從天而降的花盆砸中頭部,后被送到醫院搶救,診斷結論為開放性顱骨骨折,共花去醫療費2.6萬余元。治療終結后,小李想找肇事花盆的主人索賠卻未能如愿。無奈之下,小李持報警記錄、診治病歷等證據,將整棟樓2樓以上的14戶居民全部告上法庭,要求他們“共同”賠償各項經濟損失4萬余元。法院經審理,判決除4戶能證明自己因安裝防護網等理由而排除嫌疑外的其他12戶住戶各承擔3000元。
【說法】在加害人不能確定的情況下,高空墜物受害人的損害如何得到救濟一度是爭議較大的熱點問題。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明確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事實上,在此類糾紛中建筑物使用人并不一定是實際侵權人,但設立該規定的立法目的,一是在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情形下,將“板子”打在可能實施加害行為的建筑物使用人身上,主要是出于對受害人施以救濟的考慮;二是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針對存在的風險防微杜漸,履行相應的保管、維護和注意義務。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規定,該類案件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即法律推定加害人有過錯,反之則需要由可能造成損害后果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自證清白”的責任,如證明當時家中無人或沒有移動花盆的可能等情節,否則致害責任即成立,需要與其他“嫌疑人”分擔賠償責任。
極端天氣造成的損害,也難免責任
【案例】薛某出差途中入住一酒店,同時將自駕車停放在酒店指定車位。第二天取車時,薛某發現汽車前部被酒店樓頂掉落的廣告燈箱嚴重毀損。事后他與酒店協商賠償事宜未果,遂訴至法院要求酒店賠償維修費等損失。對此酒店方辯稱,薛某入住當晚,該地區遭遇強對流天氣,九級大風是導致燈箱墜樓的主要原因,此極端天氣屬于不可抗力,故酒店方不應承擔賠償責任。法院經審理,判決被告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據此規定,本案關鍵在于當晚的九級大風是否構成“不可抗力”這一免責事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外力,如地震、臺風、洪水、海嘯等。極端天氣能否構成不可抗力,需要結合侵權地氣象特點等因素進行判斷。在氣象科技和交流通信較為發達的今天,一般的惡劣天氣均可得到預報預警。對此,建筑物的所有者、管理者、使用者及其他負有管護義務的人應當對極端天氣予以特別注意。一方面,購買放置于室外高處的設施時應考慮本地的氣象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安裝及施工;另一方面,在發生極端天氣情況時,應對室外的懸掛物、擱置物采取臨時加固措施,防止墜落傷人。本案中,酒店方并未根據氣象部門已發布的大風預警信息采取措施避免損害發生,因此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