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 張端喜 徐華晨 陶建平 陸岱鵬 戴東軍 唐玉新


摘要:針對茄果類蔬菜在機械化移栽中容易出現基質塊散坨、根系損傷等問題,該技術規程結合江蘇地區地理氣候和機械移栽的操作特征,提出機栽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生產流程的技術規范。該技術規程依據現有國家、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對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的一般性要求、技術措施、播種、催芽、苗期管理、成品苗標準、包裝、標志運輸及生產檔案提出具體要求。該技術規程貫徹農機與農藝深度融合這一理念,對江蘇地區茄果類蔬菜穴盤苗實現機械化移栽和規模化生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關鍵詞: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機械化移栽;壯苗指標;散坨率;技術規程
中圖分類號: S641.04+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05-0122-03
收稿日期:2018-08-27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16)1002];江蘇省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編號:5511716);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農業)重點項目(編號:BE2017303)。
作者簡介:陳 凱(1989—),男,山東泰安人,碩士,主要從事農業設施與裝備、農機與農藝融合技術規范研究。E-mail:1009218666@qq.com。
通信作者:唐玉新,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機與農藝融合技術規范、農業設施與裝備研究。E-mail:tang@jaas.ac.cn。
茄果類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茄子、辣椒,均屬茄科植物。茄果類蔬菜適應性強、產量高、供應季節長,露地和設施均可栽培,其生物學特性及栽培管理方面具有許多共性,在我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1]。近年來,隨著設施蔬菜產業的持續高速發展,我國基本實現了蔬菜的周年均衡生產和供應,至2015年設施蔬菜播種面積達400萬hm2以上,產值約9 800億元,約占農業總產值的17.9%[2]。據《中國農業統計資料:2016》統計,2015年我國蔬菜播種面積為2 232.83萬hm2,產量為 7 977.97萬t,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32.86萬hm2,總產量增加125.3萬t,占比1.60%,占全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 14.76%。蔬菜及其加工出口產業在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量達到 1 010.6萬t,出口額為129.2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總額的18.3%,位居第2。據統計,2015年我國蔬菜總產值超過2萬億元,穩居農產品之首,占種植業總產值的35%[3-6]。
蔬菜作物穴盤育苗是在人工控制的環境下,按照特定的農藝要求和標準化技術來進行優質種苗的規模化生產,穴盤育苗是茄果類蔬菜栽培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茄果類蔬菜早熟、高產、優質的重要手段。幼苗質量對茄果類蔬菜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穴盤育苗具有節約籽種、成苗快、秧苗素質好、不傷根系、成活率高、操作快捷、適宜遠距離運輸等突出優點,降低育苗成本和生產成本,減少農民育苗勞動量和勞動強度,達到減本增效的目的。規模化和標準化育苗已成為現代化農業生產的關鍵技術之一,在我國已形成規模化發展,呈現良好發展趨勢[7-10]。
隨著我國設施蔬菜快速發展[11]、勞動力成本逐年提升以及蔬菜機械化定植技術的逐步成熟,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圍繞農機農藝深度融合,規范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流程,降低育苗生產成本,節約勞動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結合茄果類蔬菜種植模式與機械化移栽作業技術特點,提高蔬菜機械化水平,提出適合江蘇地區氣候特點的機械化移栽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技術規程。本規程為本地區茄果類蔬菜穴盤苗能夠適合機械化移栽、實現自動化管理和規模化生產起到重要作用,為促進現代農機與農藝以及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論指導[12]。
1 范圍
本規程規定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的一般性要求、技術措施、播種、催芽、苗期管理、成品苗標準、包裝、標志運輸及生產檔案。本規程適用于江蘇地區適合機械化移栽的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其他蔬菜品種可參照本規程。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GB 5084—200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所有部分;GB 16715.3—2010《瓜菜作物種子 第3部分:茄果類》;NY/T 1276—2007《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NY/T 2118—2012《蔬菜育苗基質》;NY/T 2119—2012《蔬菜穴盤育苗 通則》;NY/T 2312—2013《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技術規程》;NY/T 5010—2016《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
3 術語和定義
NY/T 2119—2012《蔬菜穴盤育苗 通則》和NY/T 2312—2013《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技術規程》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程。
3.1 蔬菜移栽機
按照蔬菜種植農藝要求的株距、行距和深度栽植蔬菜秧苗的機械。
3.2 苗株高
苗莖近地基部到主莖生長點之間的高度。
3.3 散坨率
將測試缽苗由60 cm高處釋放,自由落體至田間符合機械移栽條件的地面,收集散坨質量,散坨質量與原坨質量比≥20%的植株為散坨株數,散坨率為散坨數與供試總數的比值。
3.4 苗冠直徑
苗冠垂直投影面的平均直徑。
4 一般性要求
4.1 產地環境
產地環境條件符合NY/T 5010—2016《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的規定。
4.2 育苗設施
在利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等設施進行育苗時,要求設施堅固、抗災能力強,并且具備一定的環境調控能力,能夠調節溫度、濕度、光照以及防蟲、防雨等。
4.3 基質
育苗基質符合NY/T 2118—2012《蔬菜育苗基質》的規定,滿足無土傳病害、無有害物質的要求;基質pH值在5.4~6.0,EC值在1.0~3.0 mS/cm之間。
4.4 移動苗床
在充分考慮溫室面積的大小及生產要求的基礎上,規劃建造適宜的滾動栽培床,栽培床的上部結構支撐在可以滾動的圓管上,并設有限位裝置,能夠使栽培床床面向兩側移動50 cm左右,以便騰出操作走道,床面高度為1.1~1.2 m,苗床寬度為1.7 m,網孔密度及材質強度適宜72.128孔等規格穴盤育苗使用。
4.5 噴灌設備
設施安裝噴水設備,噴水要均勻。一般育苗溫室裝備自走式噴灌車,須配套軌道系統,安裝在溫室桁架上。噴灌車噴灌時,噴頭總出水量不得超過有效供水量,配套水肥一體化施肥機。
4.6 種子
4.6.1 品種選擇 春茬栽培早、中熟品種,秋茬栽培中、晚熟品種,綜合選擇適宜當地生產的抗病、優質、豐產、抗逆性強、商品形狀優良的品種。
4.6.2 種子質量 種子質量符合GB 16715.3—2010《瓜菜作物種子 第3部分:茄果類》的規定。純度大于95%,出芽率不低于95%。優選丸粒化包衣種子。
4.7 水質
水質符合GB 5084—200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的規定,其EC值小于0.3 mS/cm,pH值在7.0左右。
4.8 催芽室
建立專用催芽室,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功能,內配有加溫、增濕、溫濕度監測及智能控制設備;也可在溫室栽培床上催芽,穴盤擺放在移動苗床上,盤上覆蓋白色地膜或微孔地膜或無紡布等材料保濕。
5 技術措施
5.1 消毒
5.1.1 設施 育苗前清除育苗設施內外雜草及污物,使用殺菌劑、殺蟲劑對育苗設施進行消毒處理。
5.1.2 穴盤 使用前采用2%的漂白粉溶液浸泡30 min,用清水漂洗干凈。
5.1.3 自配基質 噴施殺菌劑、殺蟲劑或使用物理方法進行消毒。
5.2 基質裝盤
5.2.1 預濕 調節基質相對含水量至40%左右。
5.2.2 裝盤 將預濕好的基質裝入穴盤中,使每個孔穴都裝滿基質,平整表面,使穴盤孔格清晰可見。
5.2.3 壓穴 采用與穴盤規格相對應的壓穴板或打孔器,在裝滿基質的穴盤每個孔穴中央打取直徑為1 cm、深度為1 cm的播種穴。
5.3 播種
5.3.1 種子處理 丸粒化包衣種子可直接播種。未丸粒化包衣種子可進行溫湯浸種或藥劑消毒。
5.3.2 播種 人工或機械方式將種子點播到填裝基質并壓穴后的播種穴,播種時保證每孔穴里都有1粒種子,并放置在孔的正中央,播種后覆蓋基質,保持各格室清晰可見,然后噴透水,保持基質濕度為80%~90%,以穴盤底部滲出水為宜,稍稍濾干后將育苗穴盤放置于催芽室或苗床上。也可根據情況,先進行種子集中催芽,種子露白后播種。
可采用育苗播種流水線,一次完成基質裝盤、壓穴、播種、覆地、澆水作業。
5.4 催芽
5.4.1 環境 保溫、相對濕度及時間控制如表1所示。
5.4.2 方法
5.4.2.1 催芽室催芽 穴盤碼放在隔板上,并經常向地面灑水或噴霧以增加空氣濕度,當種子整體出芽60%左右時挪出。
5.4.2.2 苗床催芽 穴盤擺放在育苗床架上或與土壤隔離的地面上,盤上覆蓋白色地膜或微孔地膜或無紡布等材料保濕,當種子整體出芽在60%左右時,及時揭去地膜等覆蓋物。
6 苗期管理
6.1 幼苗期
適當控制水分,降低夜溫,充分見光,防止徒長。白天溫度控制在幼苗生長適宜溫度,晝夜溫差一般控制在5~10 ℃。逐漸增加光照度,基質相對濕度保持在60%~80%。不同蔬菜幼苗期溫度管理參照表2進行。
6.2 成苗期
逐漸降低基質濕度和空氣溫度,適當提高營養液濃度,采用干濕交替方法進行苗期水分管理,基質相對含水量一般控制在60%~80%;對于容易發生徒長的蔬菜幼苗,可采用控溫、控濕、補光等措施控制徒長,不同蔬菜成苗期溫度管理參照表3進行。
6.3 煉苗期
適當降低溫度,控制澆水,保持基質相對濕度在60%左右,停止澆肥,加大放風量,以利于定植成活和緩苗。起苗移栽前1 d澆1次透水,便于從穴盤內提苗。出圃前施用廣譜性殺菌劑,預防定植期間的病害。
6.4 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農業、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控制原則。藥劑防治應嚴格按照NY/T 1276—2007《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所有部分執行。
7 成品苗標準
7.1 成品苗質量目測標準
節間短、莖粗壯、葉片肥厚、子葉完整、四葉一心、深綠色;葉柄短、株叢緊湊;根系發達、苗整齊一致。
7.2 成品苗質量評價標準
不同蔬菜成品苗質量評價要求參照表4進行。
8 包裝、標志、運輸及生產檔案
8.1 包裝
采用定制的瓦楞紙箱或硬塑箱等包裝。
8.2 標志
注明種苗種類、品種、苗齡、裝箱容量、生產單位等。
8.3 運輸
溫室內運輸:采用溫室苗床專用運輸車進行溫室內秧苗運輸,運輸車行走在苗床上,一次運輸秧苗20盤左右;園區內運輸:采用穴盤苗專用臺車進行運輸,前配牽引車,1次運輸秧苗300盤左右;長距離運輸:采用專用保溫車進行運輸,車內溫度冬季保持在10~15 ℃,其他季節不高于25 ℃,車內相對空氣濕度保持在70%左右。發往外省(市)的苗須經相關部門檢測通過。
8.4 生產檔案
對茄果類蔬菜育苗各環節所采取的措施進行記錄,建立育苗生產技術檔案。生產技術檔案保留2年。
參考文獻:
[1]梁稱福. 蔬菜栽培技術(南方本)[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2]喻景權,周 杰. “十二五”我國設施蔬菜生產和科技進展及其展望[J]. 中國蔬菜,2016(9):18-30.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中國農業統計資料:2016[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
[4]張學杰. 我國蔬菜及其加工出口產業發展狀況與對策[J]. 中國蔬菜,2018(8):1-7.
[5]李斯更,王娟娟. 我國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措施[J]. 中國蔬菜,2018(6):1-4.
[6]陳殿奎. 國內外蔬菜穴盤育苗發展綜述[J]. 中國蔬菜,2000,1(增刊1):9-13.
[7]張艷玲,張桂玲,劉殿功,等. 設施蔬菜集約化穴盤基質育苗技術[J]. 內蒙古農業科技,2015,43(3):107,123.
[8]季 托,焦 娟,吳金娟,等. 茄子穴盤育苗基質適宜理化性狀研究[J].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9(4):566-571.
[9]張俊杰,張西群,彭發智,等. 蔬菜工廠化播種育苗技術及應用前景[J]. 河北農業科學,2013,17(4):20-23.
[10]郝金魁,張西群,齊 新,等. 工廠化育苗技術現狀與發展對策[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1):349-351.
[11]吳 迪,劉滿強,焦加國,等. 有機物料接種蚯蚓對設施菠菜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學報,2018,34(2):411-417.
[12]唐玉新,曲 萍,劉曉宏,等. 適合機械化移栽的辣椒穴盤育苗技術規程[J]. 江蘇農業科學,2017,45(23):112-115.何訪淋,包國章,陳薇薇,等. 醋酸鈣鎂鹽環保融雪劑及凍融脅迫對高羊茅幼苗的生理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9,47(5):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