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表妹:
你曾問過我,什么時候開始覺得自己真正長大了。我想,不是答完最后一科高考試卷放下筆的時候,不是看到曾經的偶像而不再激動的時候,也不是終于以一杯枸杞向歲月服軟的時候,而是大學畢業的那個六月,徹底把寢室清空后,自己將鑰匙交還給宿管阿姨的時候。
那一刻,青春就這樣結束了。
大學帶來的意義如此非凡,遠遠超乎一紙學位證書能夠定義的所有,這是每個人告別青春的最后一站,是無論多少年以后想起都還會熱淚盈眶的高光時刻??匆娔阒棉k電腦、被褥、衣物等行李的興奮表情,我想送上一番有關大學的碎碎念,作為最后一件應該帶上的行李,輕輕壓進你心上的行李箱。
讀一所大學,獲得畢業證書并不是唯一的意義。選擇文科,也并不表示你在向智商妥協,而應該是出于真正喜歡以文載道、經世濟人的情懷。“愛上所學專業,并為自己賺一種活法”,是我聽過的最喜歡、最接地氣的忠告。
因此,脫離專業劍走偏鋒,未必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與大學此生一遇,不要委屈自己,我們為的不是打著創業的旗號去灰頭土臉地發傳單或者擦桌擺椅,而是要把學習永遠放在第一位,不管你喜不喜歡、適不適應自己的專業,都請你好好地陪伴它走下去。
對于大學舞臺,我在你的眼神中能看到迫切,也能看到膽怯。在巴掌大的小縣城長到十八歲,埋頭讀書是唯一的頭等大事,你能輕松背誦一篇英語課文,或者解開一道方程式,但此外再無任何特長,如此便要面對江湖。我知道,在小城市還算風生水起的你,是在擔憂大學里面人才濟濟,自己會變成不起眼的配角。
這話沒錯。
大一剛入學時,為了能盡快真正成長為大人,我主動報名參加了校學生會,還沒開始工作,先發現自己的渺小。學生會里臥虎藏龍,很多來自大城市的學長學姐都談吐不俗,口中經常會蹦出我聽不懂的詞語,或是沒見過的生活方式,在起跑線上先甩掉我兩百米的距離。
但是,配角也有配角的精彩。學生會新成員見面會上的才藝展示環節,在一通高山流水的詩詞匯、琵琶行、古箏奏中,身無一技之長的我,自信地展示了一套廣播體操,不怕變成一股“洪流”。在三年的學生會生涯里,我始終算不得惹人注目的主角,倒也未曾感到不甘,校友們的滿意笑臉印證了努力沒有白費,而我也在盡情試錯中享受著朝氣蓬勃的青春,并讓自己盡快成長。
成為配角并不可怕,生活的大熒屏上,本就主角和配角缺一不可。
你瞧,有這么多新鮮事情要去嘗試,有這么多任務要去完成,大學四年并不輕松吧,所以接下來,我就不再沉重地勸你該怎樣做一個戰無不勝的好姑娘,而是向你分享一個小秘密:大學生活再忙亂緊湊,也不要忘了保持一項健康積極的愛好,這些鮮活的點滴隨時都能讓你保持熱氣騰騰的少年感。
回首那些年,身邊活出自我的同學,基本上都有一兩項執著的業余愛好。他們憑借愛好為非凡人生注解,構成這個校園里最生動的畫面,也為自己的青春勾畫上了一筆鮮活閃亮。
多年以后重播我的大學經歷,頭腦中閃爍最多的記憶,是那一份份躲在圖書館中飽覽下的報刊,一幀幀獨坐寢室中勤奮寫作的無聲默片,以及一本本樣刊、一張張稿費單到手時的喜悅。文學,是我在大學生以外找到的另一種形態,是一道綿延至今且經久不息的微光。你相信嗎,特別喜歡讀文字或者寫文字的我,每當敲擊鍵盤時,都會感覺自己是一口貪婪地張開大嘴的井,眼前的文字變成漫天大雪撲簌簌落下,將心中填補得越來越清涼。
所有報刊中,我尤其喜歡一份堪稱殿堂級的文學期刊,在智能手機與電子閱讀圈地為王的時代,我竟然還自費訂閱,一期不落。但你能相信命運如此奇妙嗎?就在去年底,經由工作單位推薦,我意外地獲得了去這家期刊編輯部實習的機會。由此,本與文學毫無瓜葛的南方青年,帶著一腔豪情北上,站在了位于北京西二環的那座天藍色大廈下,相逢仰視許久的夢想之地。
紙上一遇,心系多年。寫作這件事,給了我透視世界的目光,給了我以稿酬收入為底氣的自由獨立的大學時光,讓人獲益良多。如今,我大學畢業已經三年,是被稱呼“叔叔”多于被稱呼“哥哥”的年齡,但仍繼續保持著業余寫作的習慣。珍藏的樣刊被妥帖地裝進行囊,隨著主人四處漂泊,泛黃的紙張下,藏著我永遠不會褶皺的少年心。
親愛的表妹,你就要去讀大學了,這樣讓我羨慕的年齡,去度這樣一趟讓我羨慕的旅程。大學對你的人生重塑,再多的文字也無法以偏概全。愿你能與一切美好的事物相逢相遇,愿你回首往日不會感覺遺憾,愿這四年能借你一場不懼碾壓的鮮活,不問明天。
表哥程則爾
2019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