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題來源: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
案件類型:銷售假藥罪
張某、程某原在培訓機構學習美容、美甲時就認識,二人學成后在本市一居民小區內開設“優碧皮膚醫療中心”,主要業務為美容、美甲。為賺取更多利潤,二人在無藥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分工合作,由張某通過微信向其上家購買粉毒、綠毒等美容針劑,程某則對外化名程老師,以通過其微信朋友圈發廣告等方式予以宣傳。被害人侯某看到程某的朋友圈后心動不已,聯系程某以人民幣8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套進口鉑金美白針、一套VC及2支瘦臉針。案發前幾日,被害人侯某在注射瘦臉針后,發現左右臉頰效果不一樣,遂至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接報后,與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執法,并從被告人張某、程某店內查獲各類代售美容針劑112支,經鑒定,查獲美容針劑中有54支屬于假藥。
據張某、程某交代,兩人為提高業績,便想到了在培訓時聽人說過的幫助別人注射美容針劑來錢快這個辦法,雖然知道違法,但房租、水電、人工費節節升高,二人遂約定由張某負責進貨,程某負責宣傳并幫助有需要的客人注射。但沒想到,剛給被害人侯某注射一支瘦臉針后就被抓獲了。日前,上海鐵路運輸法院經審理后判決被告人張某、程某犯銷售假藥罪,均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并禁止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與藥品生產、銷售等有關活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程某、張某正是利用女孩子天性愛美的特點,在無藥品經營資質的情況下,虛假宣傳、夸大產品效果,將未經我國批準進口的假美容針劑銷售給顧客,給顧客造成了巨大傷害。根據《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依照本法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為假藥。同時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本案張某、程某銷售未經批準進口的美容針劑,觸犯了刑法,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徐剛勤,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察三部檢察官助理,協助檢察官辦理了一批較為有影響力的案件,其中“應某等五人污染環境案”被最高檢評為污染環境刑事案件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