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怡
千百年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總想去地球之外的地方看看。那時圓時缺的月亮更是激起了人們強烈的好奇心。在科學的幫助下,1969年,阿波羅11號終于在月球著陸,人們狂呼,人類終于“逃離”了地球。然而,50年過去了,最新的科學研究證明:月球竟然在地球大氣層里面。也就是說,盡管人們登上了月球,但依舊在地球的“籠罩”下,人類從來沒有逃離過地球。
月球,俗稱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后,人們通過激光測月,測量到了地球和月球的平均距離是384400千米,簡單一點說,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多年來,地球課本對地球大氣層的定義是這樣的: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不過,這個定義卻有著諸多爭議。為了直觀地解釋,天文科學家試圖用更加普適的標準來定義地球大氣層,然而,地球的大氣層實際上遠比想象中的更加復雜。
在研究發現中,天文學家萊曼·斯皮策首次提出了“散逸層”的概念,指出如果不是因為這一層大氣溫度較高,使得較輕的氣體逃逸,地球大氣中的氦氣含量肯定要比現實中高得多。而這一大氣區域就是通常所說的地冕。說的更直接一點,地冕就是“籠罩”在地球外面的那層氣體。
問題來了,地冕到底有多大?難道飛到月球還不算逃離地球?沒錯!盡管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飛到月球就是逃離了地球,但最新的科學證明,即便人們飛到月球也沒有真正逃出地球的“籠罩”。
眾所周知,要想測量地冕的大小,最直觀的方法就是在外太空中用航天器觀測地冕發出的光。在1972年的阿波羅16號任務中,宇航員曾首次拍攝到地冕層的圖像,但那一次是從月球軌道角度進行拍攝的,當時的宇航員并不知道自己其實并沒有飛出地冕。研究人員只是通過濾掉來自更遠的外太空的萊曼阿爾法輻射,測量來自地冕的光線,通過兩個傳感器不間斷地對地球進行觀測,經過20小時獲得了整個天空的圖像。
然而,在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地冕的范圍差不多延伸到63萬千米之外,相當于50個地球的直徑,而月球軌道相當于30個地球的直徑。這一結果意味著月球沒有逃出地球的“籠罩”,它還在地球的大氣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