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亮 段光耀
從當初租借的5間瓦房、10余張床位、一臺血壓計和兩副聽診器起步的趙曲公社鄉鎮衛生醫院,到國家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項目工作由全省倒數第一躍至前三名……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篳路藍縷,玉汝于成。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伴隨著改革開放醫療衛生事業的偉大實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一路走來,正是山西省精神衛生事業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
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屬二級公立精神專業防治機構,是山西省精神科專科聯盟成員單位、臨汾市特殊患者健康扶貧救治實施單位、臨汾市精神障礙患者強制醫療收治醫院,也是全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和睡眠治療中心。擔負著國家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項目的實施和全市17個縣(市、區)精神障礙患者的預防、治療、康復及精神衛生知識普及工作。
A 提升硬件軟件 全力塑造品牌
“七八個人,十幾條槍”,最值錢就是一臺血壓計和兩副聽診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鄉鎮醫院升級為市級公立醫院。改善硬件,提升軟件,展示形象,塑造品牌。而這一切,要追溯到2016年的一次大跨越。
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前身為襄汾趙曲公社精神病醫院,創建于1962年。建院初期,醫院靠租借的5間瓦房開展工作。當時,工作人員僅有8人,十來張床位,最值錢的醫療器械就是一臺血壓計和兩副聽診器。
改革開放后,在省、市兩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趙曲公社精神病醫院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1980年,經省政府批準,收歸臨汾地區衛生局管理,更名為臨汾地區精神病醫院,由鄉鎮醫院升級為市級公立醫院。
1999年,臨汾地區精神病醫院由襄汾縣趙曲鎮遷至臨汾市堯廟鎮。2000年臨汾撤地改市,醫院隨之更名為臨汾市精神病醫院。遷址后,醫院先后購置了一批診斷儀器及化驗檢測設備,配備了救護車、發電機、電影放映機等其他設備,曾經“七八個人,十幾條槍”的狀況已成歷史,但仍然無法滿足社會需求,與臨汾市快速發展的步伐相去甚遠。
2015年11月,現任院長馮斌由臨汾市中心血站調至臨汾地區精神病醫院,挑起了醫院的重擔。到任第一天,他就被醫院的破敗景象深深觸動了:門前泥濘不堪、門診大廳冷冷清清、病房墻皮脫落、房頂漏雨,住院患者有20余人。深入了解后得知,因工資不能全額發放,社保無法交齊,職工士氣低下,人心渙散……
在這之前,臨汾市于2009年開始實施的國家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項目(簡稱686項目)工作,并成立市精防辦并設于該院,由精防辦負責具體實施項目工作。到2015年底,臨汾市686項目工作整體水平處于山西省末尾,受到省、市上級部門通報批評。
正是如此,馮斌頂著巨大的壓力,會同領導班子帶領全院上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革新。硬件是基礎,軟件是關鍵。他首先從硬件著手,維修粉刷、亮化美化,墻白了、地凈了、窗明了,患者住得舒心,家屬心里滿意;同時,軟件也急需改善,為此,醫護人員先后分批赴北京安定醫院進修學習,思想整頓、專業提升、責任意識增強、服務態度全面改善。秉承“用我的真心、關心、耐心,換您的放心、安心、舒心”的理念,醫療水平提升,服務質量提升,患者入住率逐日逐月提升,全院煥發出新的氣象。
展形象,塑品牌,擴大影響力,這是新屆領導班子又一大動作。該院先后在全市基層衛生院懸掛精神衛生宣傳版面;在高鐵站、汽車站等公共場所發布平面廣告;在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并開設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抓住“世界衛生日”“世界精神衛生日”等重要衛生紀念日,上街頭、進農村、入校園,搞義診、做咨詢、開講座,增強臨汾市民眾對精神衛生健康的認識,進而全面擴大了醫院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2016年,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成立心理健康中心,開設心理咨詢、情感宣泄、心理治療等服務,填補了臨汾市的空白,并開通了本市首條免費心理援助熱線,解答群眾咨詢,開展心理干預,有效地幫助了一批精神障礙病患者。
為消除病患者的心理障礙,2016年底,醫院正式更名為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2016年,注定是一次大跨越。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以全新的姿態投入到全市精神衛生健康事業。
B 擔起項目重擔 盡好社會責任
“精神障礙患者自身痛苦,親友痛苦,對社會的危害和影響難以預測。我院擔負著國家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項目的實施,也是臨汾市精神障礙患者強制醫療收治機構,我們有能力擔起這副重擔,有理由盡好這份責任。”
2017年,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發展步入快車道。醫院擁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07人,配備CT、DR多普勒彩色超聲、腦電生物反饋儀、視頻腦電監測等先進儀器,編制床位300張。這一年共收治患者826人次,門診患者就診12600人次。即將投入使用的新院區占地40.5畝,建筑面積15700平方米,編制床位達到480張,硬件環境將實現質的飛躍。
馮斌說:“精神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精神疾病的長期性、反復性,以及精神障礙患者長期服藥依從性差、易肇事肇禍的狀況,造成患者自身痛苦,親友痛苦,對社會的危害和影響難以預測,成為社會不和諧的一個因素。我院擔負著國家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項目的實施,也是臨汾市精神障礙患者強制醫療收治機構,我們有能力擔起這副重擔,有理由盡好這份責任。”
為解決大部分困難精神障礙患者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窘境,2017年,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作為特殊患者健康扶貧指定實施單位,針對貧困特殊患者開展健康扶貧救治活動。全院積極籌備,完善機制,利用下鄉扶貧義診、微信公眾號及全市扶貧第一書記微信群宣傳救治政策,并針對貧困患者開通一站式服務,住院時免收押金,出院時自費部分予以減免。從2017年5月起至今,共救治貧困患者436人次,累計減免費用84.4萬余元,讓患者真正有病敢醫、有病可醫,減輕了患者家庭負擔,減少了患者肇事肇禍狀況,為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如今,該院門診住院患者持續增加,醫院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業務收入三年來逐年翻番。2018年業務收入達1900萬元,較2014年增長了10倍。職工福利待遇全部落實,五險兩金齊全,工資全額發放,職工平均績效工資達到1500元以上,最高時達2300元。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治療項目工作綜合排名,由全省的倒數第一上升至第三名。
C 增強使命意識 挑起責任擔當
作為山西省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具體實施單位,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將進一步增強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牢牢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不獲全勝,不見大效,決不收兵!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臨汾市積極推進精神衛生工作,取得了明顯的工作成效,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衛健委的充分肯定,被確定為山西省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三大試點之一。
今年4月28日,臨汾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啟動會召開。作為具體實施單位,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長馮斌進行表態發言。他深有感觸地說:“這既是一次全新的機遇,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面對黨中央作出的這項重大戰略決策,面對黨中央確定的這項重大政治任務,我院將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定信心決心,進一步增強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牢牢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不獲全勝,不見大效,決不收兵!”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馮斌在工作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心理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作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隨之增大,造成部分人群的生活失意、心理失衡,甚至行為失常,發生了很多惡性事件,嚴重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危害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大美至善,大醫精誠。臨汾市第五人民醫院將以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施單位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勇擔職業使命,充分發揮精神專科技術優勢,全面投入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當中,不斷提升人們心理健康素養,有效化解矛盾突出、心理失衡、生活失意等潛在危害,秉承“用我的真心、關心、耐心,換您的放心、安心、舒心”的理念,以“打造晉南地區一流的精神衛生機構”為戰略目標,用精湛的醫術、優質的服務,加快建設“健康臨汾”和“平安臨汾”,助力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