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美]《皮爾斯·比索尼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年07月出版
1968年,人類首次在太空拍攝地球的照片;1969年,人類首次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完成了“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的壯舉。本書是美國宇航局登月探索的圖文編年史,航空航天作家皮爾斯·比索尼搜索了美國宇航局的哈蘇照片檔案庫,披露了許多首次公開的珍貴照片,并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為讀者全景呈現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整個過程,終著成了這本太空迷的必備書籍。
《我包羅萬象》,埃德·揚著,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07月出版
本書將帶領我們以“微生物之眼”重新認識生命體之間的共生關系。在每個自成“動物園”的人體之上,微生物能塑造器官、防御疾病、消化食物、馴化免疫系統、指導行為,并賦予我們各種神奇的能力。讀者可以通過本書重新認識人類過往對很多古老共生關系的大意破壞,同時見證當下各行各業努力構建新型共生關系的謹慎嘗試。
《鏡中的宇宙》,[日]村山齊,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年06月出版
本書圍繞“我們為何存在于宇宙”這一問題,從可感的物質世界出發,層層深入至微觀粒子世界,結合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的體系,一路探索至中微子與反物質及物質世界間的隱秘關系。本書不止沉潛于對前沿研究的講解,更是一部激蕩人心的自然解謎佳作,能夠讓讀者體會到自然探索中的感動與沉醉。
《極光》,梅勒妮·溫德里奇著,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07月出版
極光,是天文學、地質學、磁力學及核物理共同造就的自然奇跡,在人類文明中扮演著充滿靈性而神秘的角色,投射了世人豐富的想象。溫德里奇博士遍訪瑞典、挪威、冰島、加拿大,將神話、藝術、科學、文化融于行記之中,從民間傳說到科學原理,從冰天雪地到繽紛光影。她用清晰迷人的筆觸記敘了追尋極光的旅程,以及那些至今仍生活在極地、始終迷戀極光的人們。
《創世記》,愛德華·威爾遜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05月出版
本書綜合古生物學、動物行為學、人類學、考古學等多學科新成果,演繹了這一偉大的演化過程,對生物學和社會科學都能帶來全新的啟發。自達爾文以來,生物學界一直相信以個體為單位的自然選擇主導了演化的劇本,自利的生物個體時時都在相互競爭。然而,在生物中為何會出現眾多的合作乃至自我犧牲的行為?這個問題自達爾文時代就困擾著生物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