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 祁桐
[摘要] 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我國公共衛生檢測實驗室的發展也逐步加快。該文從實驗室管理的角度出發,分析公共衛生檢測實驗室的現況,找出阻礙其發展的原因,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 公共衛生;實驗室;現況;對策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a)-0195-02
公共衛生是通過評價、政策發展和保障措施來預防和控制疾病、延長人類壽命和促進人類身心健康的一門科學。公共衛生事業關系到整個地區乃至國家的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作為其重要內容的實驗室檢測工作是開展公共衛生技術管理與服務的重要技術手段。近年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公共衛生檢測實驗室的作用和地位尤為重要,因而,實驗室的管理,也隨著衛生檢測工作的進一步規范越來越受到重視,隨之而來的管理上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也日益突出。
1? 公共衛生檢測實驗室現況
1.1? 實驗室設置混亂
目前,我國公共衛生檢測機構的設置是同一行政區內設有省、市、(縣)區級實驗室, 設置與功能基本相同,各級實驗室隸屬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內部設置混亂,難以管理。同時實驗室規模小,功能單一,依附業務科室,不僅影響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影響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科研協作。
1.2? 人員素質堪憂
一個實驗室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驗室人員的素質高低。目前,國內公共衛生檢測實驗室人員專業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業務水平低、責任心不強、操作技能不過關,導致出具的檢測結果缺乏可靠性及準確性。
1.3? 儀器設備管理疏漏
儀器設備是實驗室的重要資源,其數量、檔次、先進程度體現了一個實驗室檢測的硬件支撐能力,對儀器設備的管理直接影響檢測數據的質量,是實驗室提供檢測質量保證的關鍵因素,也是反映實驗室管理水平的指標之一。由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食品衛生安全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頻發,國家加大了對基層衛生檢測實驗室的投入,一大批用于檢驗的儀器設備陸續配發到位[1]。因為各種儀器設備種類繁多,用途不同,精密程度不一,管理要求也各異,因而給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管理帶來一定困難,加上個別人員對設備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在設備管理中容易出現程序文件和操作細則不完善,設備檔案不健全,重大輕小等問題。
1.4? 檢測結果難以互認
由于各個衛生檢測實驗室間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水平不一,檢驗水平也參差不齊,不同儀器設備生產商又有不同的地域標準,再加上試劑質量不穩定等因素,導致所出具的報告在各個實驗室間無法互認,達不到數據共享,給公共衛生檢測實驗室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障礙。
1.5? 質量管理有待提高
實驗室檢測工作在公共衛生事業中起著重要作用。實驗室向社會出具的檢測報告能否得到各方面的認可,是公共衛生各項工作的關鍵[2]。目前,衛生檢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還處于一種自發狀態,質量管理體系還不夠完整,對實驗室認證和認可認識不足。
1.6? 信息化管理有待完善
當今社會已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社會,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勢在必行。然而有的實驗室數據管理還停留在手工記錄階段,各個檢驗部門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不僅浪費了大量資源,還阻礙了衛生檢測工作的進一步提升。
1.7? 安全管理有待落實
雖然針對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已經出臺了不少法律、法規和條例,但仍普遍存在著安全意識不強、安全管理忪懈、實驗室安全制度不完備以及遵守制度的力度不大等問題[3],管理與實際工作脫節,甚至于形同虛設。
2? 公共衛生檢測實驗室對策分析
2.1? 深化體制改革
衛生檢測實驗室作為專業化的檢驗機構,必須運用現代實驗室管理理念進行科學統籌規劃,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建立區域性衛生檢測中心,加強重點實驗室建設,重視各實驗室間的相互交流和雙向協作,才能推動公共衛生檢測機構的進一步發展。
2.2? 重視人員群體素質
實驗室人員的群體素質是影響實驗室工作質量的一個主要因素。對現有的專業技術人員加大繼續教育力度,進行包括質量控制、實驗室操作技能等相關專業技能培訓,按其專業的特點加強自身業務建設,鼓勵開展新項目的研究及應用,以提高整個實驗室人員的群體素質。同時,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制定嚴格的業務考核機制對實驗室人員進行定期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頒發上崗證。
2.3? 加強儀器設備管理
加強衛生檢測實驗室的硬件建設,已成為提高檢驗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儀器設備是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也變得尤為重要。根據需求正確地配備儀器,通過建立設備管理程序文件和操作細則,健全儀器設備檔案[4],加強儀器設備狀態標識管理并按期對設備進行校準,從而促進儀器設備程序化和規范化管理,保證儀器設備發揮最大效能。
2.4? 開展檢測數據互認工作
檢測數據互認工作的本質就是檢測機構所出具的檢驗結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的問題[5]。為了使檢驗結果更具可比性,衛生檢測實驗室應該在衛生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參考系統建設、常規檢驗項目參考區間制定等一系列工作來保證檢驗結果分析的準確性,為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奠定基礎。通過“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來表明其檢測數據具有合法性和公證性[6],實現資源共享,以促進衛生檢驗實驗室的長足發展。
2.5? 加強質量管理,開展質量監督
衛生檢測實驗室是衛生檢測活動的核心場所,質量管理是其重要的工作內容[7]。實驗室的運行和建立都必須在實驗室質量管理的基礎上。衛生檢測質量受人員的檢驗經歷、環境條件、試劑純度等多方面影響,因而質量控制需要有針對性,以確保關鍵環節的質量控制。實驗室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性、持續性過程[8],必須依據相同的技術標準對檢測過程進行規范,建立有效的質量運行體系,使所有的檢驗過程都具有溯源性及重現性。質量監督是保障檢測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依據有關國家標準、檢測技術規范等,對檢測工作開展監督,及時發現檢測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影響檢測質量的因素并予以糾正,從而以保證出具的檢測數據科學、公正、準確。
2.6? 全面推行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
隨著現今社會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入,衛生檢測工作信息化管理已成必然。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是以實驗室為核心,利用數據庫技術實現的全方位工作體系。通過系統中各管理模塊的交互運行,在滿足日常工作需要的基礎上,又保證了整個檢驗過程的嚴格管理和有效控制。為確保檢驗數據的公正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系統從樣品受理、樣品檢驗、結果錄入、數據審核,直到最后報告生成及高效查詢,用科學管理的方法,使檢驗工作高效的同時,又避免了資源浪費,推動公共衛生事業信息化的全面發展。
2.7? 加強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隱患
安全管理是實驗室檢測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9]。只有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制定實驗室安全手冊,建立生物安全危害評估制度,同時加強人員安全方面的相關知識培訓,實行實驗室準入制度[10],增強安全防范意識,使實驗室人員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才能確保實驗室安全。
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我國公共衛生事業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期,而衛生檢測實驗室作為公共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檢測與管理工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從中找出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探索和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促進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景旺,李業鵬.公共衛生檢測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的探討[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6,18(3):237-238.
[2]? 張華榮.醫學檢驗實驗室質量目標的建立與質量管理[J].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志,2011,34(3):155-158.
[3]? 王麗.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探討[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1,22(6):32-133.
[4]? 劉健,雷志剛,尚月梅,等.基層衛生檢驗實驗室儀器設備檔案管理探討[J].醫學信息,2014,27(5):19.
[5]? 李慶華.醫學檢驗結果互認的實施現狀與探討[J].現代養生,2015(10):296.
[6]? 高建新,熊平.衛生檢測實驗室設備計量管理[J].中國計量,2010(6):5.
[7]? 燕小琳.衛生檢驗質量控制規范管理探討[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8):1478-1479.
[8]? 許凌.疾病預預防控制機構理化實驗室質量控制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2,28(7):564-566.
[9]? 鄧翠華,薛俊太,魏建林.加強檢驗人員生物安全防護及預防措施[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0,28(1):123.
[10]? 袁小花,張鋼,郭咚,等.淺談血站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5):85-86.
(收稿日期: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