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華


[摘要] 我國科技與經濟的迅猛發展,醫護人才需求層次不斷提高,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就業問題面臨考驗。為進一步了解學生就業需求,找出學生求職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和服務學生,多種途徑培訓學生接受繼續教育,對提高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就業質量和就業率、促進學校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畢業生;繼續教育;就業;調查
[中圖分類號] R1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a)-0185-03
我國科技與經濟的迅猛發展,各級醫院對人才質量的要求明顯提高,醫護人才需求層次不斷升格,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在就業問題上面臨考驗[1]。而當前,中等職業衛生學校畢業生人數眾多、專業性強、就業口徑窄,面向基層和相關領域的就業觀念尚未完全形成等因素,在“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下,就業難顯而易見。為此,充分了解學生的就業需求,找出學生求職中存在的問題,更新學生就業觀念,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有針對性地指導和服務畢業生,多種途徑培訓學生接受繼續教育,對提高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就業質量和就業率、促進學校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
1? 目標
通過制定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畢業需求調查評價體系,分析畢業生求職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出提高中畢業生就業能力的培養體系,促進學校快速順利發展。
2? 問題
①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畢業、就業、擇業、升學、繼續教育等的觀念問題。
②培養和提高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的就業能力問題。
3? 實踐
3.1? 對學生就業指導的實施過程
①收集與學生就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勞動法》《合同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尤其是其中經常用到的條款。
②結合校情,有針對性地制定《畢業生就業預備制度》、《就業工作流程圖》《實習生管理制度》等學生就業工作制度,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③進行就業形勢現狀的分析,包括總的就業形勢、中職學生的就業形勢、各專業及各地區的就業形勢等。
④收集并整理就業單位對人才的要求,提煉市場對人才的基本要求,研究畢業生應該具備的素質。
3.2? 就業規劃
①自我認識與自我定位。
②收集并整理我校畢業生就業的典型素材,以實際案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就業規劃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③物質準備,如身份證、個人簡歷、服飾。
④技能準備,如簡歷書寫、自我介紹、面試技巧等。
⑤心理準備,如工作難找、實習期工資低、工作累、陌生環境、心理不適應等諸多問題會出現在自己面前。
4? 調查報告
為進一步了解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的畢業需求,于2018年1—12月跟蹤調查了本校多專業學生及畢業生的就業需求。調查結果如下。
4.1? 調查對象
2016級護理專業、康復專業、助產專業、檢驗專業和口腔工藝專業的在校生及同年應屆畢業生。
4.2? 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1 521份,收回有效問卷1 470份,問卷回收率為96.6%。
4.3? 調查內容
該次調查問卷內容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學生對未來就業形勢看法及就業地域選擇、職業價值觀及就業期望等;第二板塊,學生擇業理念、擇業前準備及擇業渠道等;第三板塊,學生對自身和社會需求的認識、在就業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希望等。
4.4? 調查結果及分析
①第一板塊調查,見表1~4。
結果顯示在就業前景和就業形勢的問題上,各專業學生中護理專業學生就業信心最高,原因可能在于當前社會對護理專業人才需求較大,再者學校前期針對護理專業進行了多種方式的就業指導,包括護理心理專家的講座,護理職業生涯的授課,就業指導教師的多方聯系與推薦等。
從表2、表3得知,學生期望就業于大城市、國有醫院的比例最高,選擇邊遠和農村基層地區的極少,顯示學生的就業擇業觀念還遠不適應市場的需求,在求職過程中,部分學生期望值過高。說明對中職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深入,減少學生就業與實際市場需求相違背的情況,以免造成就業困難。
可以看出,選擇人數最多的是月薪2 000~2 500元,占49.9%;其次2 500~3 000元占26.2%;選擇低于1 000元或3 000元以上的人數較少。說明目前中職學生對薪酬的期待還是比較客觀、理性的,符合正態分布。
②第二板塊調查,見表5~6。
調查中49.7%的學生選擇中專畢業后馬上就業;43.7%的學生選擇升學,這兩項是學生的主要意愿。說明在新的就業形式下,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不管是否面臨畢業,都早早地將就業問題、學歷問題等納入考慮范圍,積極主動地思考自己的未來[3]。
調查結果顯示:學校推薦占28.0%,校內招聘會37.0%,二者合計65.0%,可見學校在獲得就業機會方面仍起著很大作用,而對于目前發達的網絡利用率僅為14.3%,有待提高。說明學校需要給學生一個更廣泛充足的、健康可控的校園網絡資源,這也是我們中職教育人員的努力方向。
③第三板塊調查,見表7~9。
表7? 對用人單位所看重的因素調查
從表7中可以看出,有69.8%的學生認為,用人單位第一看重的因素是個人實際能力,教師也應在就業指導上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到有能力、靠自己才是硬道理。
表8與表9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學歷低、能力不足是就業困難的關鍵因素,所以提高中職學生升學率或就業前后接受繼續教育顯得尤為重要;90%以上的學生認識到學校就業指導、就業信息量至關重要,渴望得到學習和幫助。
5? 結論
對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就業的特點、需求,進行調查分析,才能對培訓學生就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把培訓理論創造性地運用于實踐之中;才能探求可操作性的方法,構建行之有效的就業模式,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實踐自身價值[4]。
在實踐上本著理論先行,科研領路,注重效果的指導思想,提高學生學歷、接受繼續教育,才能真正把提高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就業問題落到實處。中等職業衛生學校教師更是任重道遠,學生能否充分發揮自身的職業優勢,需要進行更廣泛、持久、先進、更切實可行的畢業指導培訓工作[5]。
[參考文獻]
[1]? 姜亦煒.試論全程化就業指導理論體系的發展[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10):20-21.
[2]? 覃柳虹,曾銳.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在就業指導中的應用方法[J].教育長廊,2009(10中旬刊):12-13.
[3]? 劉衍素,李月梅.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學習風格調查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2下半月刊):97-99.
[4]? 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3版.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40-50.
[5]? 董寶良,周洪宇.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潮與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90-110.
(收稿日期:2019-03-05)